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四年级 >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看不见的爱

《看不见的爱》教学实录之一
执教:杭州市胜利小学 毛莲君
  
  预设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微笑着”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
   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目标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了解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课文朴实的语言,体会母亲对孩子那份执着、坚韧的爱。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爱的名言。
  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套圈

  一、谈话导入
   1、刚才我们玩了套圈的游戏,我想先问问在一旁观看的同学,你观察到了吗,蒙上眼睛套圈和看着目标套圈有什么不同?
   2、再来问问这些亲身体验过的同学,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
   3、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
   2、交流: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
   3、同学都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很多同学都谈到了母亲爱孩子。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到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
  三、走进母亲,深入感悟母亲对孩子的爱。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哪儿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这份爱,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交流:找到了哪些句子。
   3、读句子。
   4、重点研读:
     那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表演体验
      你能学着母亲做一做吗?捡起石子,递出去。做着,做着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
    2)你再默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3)讨论:母亲为什么要孩子打弹弓,并且要一直捡着,递着。
    4)感情朗读。
    5)同学们,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什么?
    6)讨论:母亲为什么一直安详地微笑着?
  四、走进孩子——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1、母亲的这份爱,这份鼓励和支持,孩子感受到了吗?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划下来。
   2、重点研读
    1)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见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2)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五、拓展延伸,抒发情感。
   1、小练笔:走出不久,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我转过身……
     如果此时,作者转过身,他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又会想些什么?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2、同学们,课文学完了,我们回过头,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课题,这看似看不见的爱,你体会到了吗?体会到了什么?
   3、课外拓展
    1)我们的成长同样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爱,想想从哪些细小的事情,你可以感受到了他们的爱,把它写在日记里。
    2)推荐阅读《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看不见的爱 看得见的收获
             ——解读《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中的三处改动
                  杭州市胜利小学 毛莲君

  《看不见的爱》是现代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陪着眼盲的孩子打弹弓的故事,赞扬了一位给予残疾孩子无私母爱的母亲。
  文章语言朴实,描写细腻,初看之下觉得很平常,随着课文的发展,得知打弹弓的孩子原来是一位盲孩子,可母亲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为孩子捡石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当孩子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下来。”当“我”知道打弹弓的是一位盲孩子可他母亲还让他练习时怔住了,认为这是盲人无法做成的事,可母亲平静地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平凡的动作,安详的神情,简朴的话语无不流淌着一位母亲对孩子浓浓的执着的爱!
  先后三次执教了《看不见的爱》,期间有幸得到几位专家的点评和同伴的帮助,使得每次执教都有改动,都有提升,是一次很有价值的经历,收获颇丰。解读教学设计中的三处改动,可以透视出背后蕴涵的教育理念。

  改动一:展开学习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再次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体现母亲爱男孩的句子。在交流环节:
  原先的设计:
  生(读):“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生(读):“‘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他母亲平静地说。
  生(读):“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生(读):“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师: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都打在屏幕上,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改动之后:
  生(读):“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师:哪些同学也找到这句话了,一起站起来读读。
  ……
  师: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都打在屏幕上,哪些同学这四处都找到了?请站起来。(几位学生站起来)
  师:四处句子都找到了,可以看出你们读书很认真,很仔细,真棒!
  师:其他同学把漏划的句子划下来,划好的再读读这些句子。

  反思:[1]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原先的设计关注的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改动之后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展开,“哪些同学也找到这句话了,一起站起来读读。”使交流环节不再是个别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让更多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表扬四处全找到的学生,意在给其他学生以榜样示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补上漏划的句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学习的过程,扎扎实实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改动二:构建故事过程——塑造形象
  抓住文中两处描写母亲安详地微笑着,捡起石子,轻轻递给孩子的句子,引导学生研读,体会母亲这份不同寻常的爱。
  (那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原先的设计:
  师:请大家学着文中的这位母亲,捡起石子,递出去,再捡起石子,递出去,继续捡,继续递。就这样反复地捡着,递着。做着,做着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生:我的手很酸。
  生:我觉得很枯燥。
  师:刚才你们才递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而母亲从傍晚一直递到夜色笼罩下来,孩子也一直打着,母亲累了,孩子一定也累了。母亲为什么不停下来?
  生:母亲相信孩子一定会打中的。
  生:母亲可以陪着孩子打弹弓,但不可能一直陪孩子做任何事,所以她希望孩子能打中瓶子,那他就有信心做其他事。
  师:此时,母亲递出去的还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了什么?
  生:递出了爱。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改动之后:
  师:现在,你就是文中的这位母亲,请你弯下腰,捡起石子,递出去,孩子打不中;再弯下腰,捡起石子,递出去,还是打不中。继续捡,继续递。就这样反复地捡着,递着。做着,做着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生:我的手很酸。
  生:我觉得老是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很单调。
  生:我体会到母亲很爱孩子,我只递了一会儿就觉得很累了,这位母亲递了很久了,一定非常累了。
  师:刚才你们才递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而母亲到底递了多久?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吗?
  生:从傍晚到夜色笼罩下来。
  师:岂止?这只是作者看到的这一段时间。母亲就这样不停地捡着,递着,还一直安详地微笑着。同学们,孩子看得见这微笑吗?(看不见)那母亲为什么一直安详地微笑呢?
  生:孩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可以感觉得到。
  生:母亲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她会一直安详地微笑着。
  师:是啊,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会这样不由自主地流露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乃至每一个眼神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好母亲的神情。
  (生读)
  师:如果你是一位路过此地的行人,当你知道是一位盲童在打弹弓,你会怎么劝这位母亲?
  生:让一个盲童打弹弓,怎么可能打中呢?
  生:是不可能打中的,还是回家休息吧。
  师:作者也和你们有一样的想法,但母亲是怎么说的?(“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总会”是什么意思?母亲是想告诉孩子什么?
  生:母亲是想告诉孩子,只要坚持打下去,总会打中的。
  生:母亲其实是在鼓励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眼睛瞎了,就不去做一些事情。
  生:母亲是希望孩子能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也会成功的。
  师:母亲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身残志不残的人,是想让孩子明白,只要努力,盲童也能做正常孩子能做的事。同学们,你们说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什么?
  生:递出了关爱。
  生:递出了希望。
  生:递出了信任。
  生:递出了鼓励。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反思:小学生,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大多是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演绎。对他们来说,形象大于思想,人文精神和语言表达都需要借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本故事、文本形象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因此只有让学生构建生成文本故事,才能习得语言,感悟情感。原先的设计肢解了文本故事,抽离出所谓的重点句让学生谈感悟,谈体会,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都是游离与文本之外的,此时的感悟和体会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分析,“看不见的爱”其实是一种思考出来的爱,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改动后的设计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故事中,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经历”故事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品味语言,在经历的过程中出一位慈祥、睿智,给予孩子无私母爱的母亲形象也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鲜活,人文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改动三:抓住语言文字——感悟情感
  研读第三段,感受男孩的执着、坚韧。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原来的设计:
  师:读着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男孩打得很认真,希望自己能早点打中。
  生:男孩想快点打中,可以早点回家。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改动后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从哪些词语特别能看出男孩已经感受到母亲的爱,把它圈出来。
  (生默读,圈词)
  师:你找到了哪些词语?
  生:不停地
  生:很认真
  生:屏住气,瞄很久
  师(板书“瞄”):同学们,“瞄”是什么偏旁?(生:目字旁)我们是用什么瞄的?(生:眼睛)男孩能用眼睛瞄吗?(生:不能)那为什么他还要瞄很久,他是用什么在瞄?(生:用心在瞄)
  师:再去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男孩是用心在瞄。
  生(读):“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个男孩很用心,也很聪明。
  师:真是个眼盲心不盲的孩子。
  生:他很希望自己能打中瓶子,让妈妈高兴。
  师:是啊,母亲爱孩子,孩子也爱母亲。
  生:母亲的爱带给了他希勇气和自信,他也相信自己一定能打中。
  师:带着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反思:[2]文本中的形象,与影视、绘画、雕塑等形象不同,它不具有实体性,不能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不能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直接感觉它们,而必须借助言语这个中介诉诸于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人们只有在了解言语的前提下,通过想象、联想,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才有可能感受并还原出形象。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瞄准语言,指向心灵”的,用文字来传情,用文字来叩击心灵。原先的设计丢弃了文本的语言,就是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这样的感悟必定是肤浅的、空洞的。改动后的设计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文字,特别是对“瞄”字的品味玩索,引导学生品出“瞄”的形象、情味和意蕴,让课文中的人物一下子立了起来,丰满起来,鲜活起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此时的感悟才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