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 语文版A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说课设计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设计之一
蓉园小学 叶建华
  
  一、说教材: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谈何容易、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三、说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教学设计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说教学思路与意图:

  (一)、故事导入,引发爱:
  1、讲故事,谈感受。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孩子正从自己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试验,让这位母亲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力量,避免了惨祸,拯救了孩子。是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们要学习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体会爱:
  1、自由读课文:
  (1)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后你有何感想?
  2、检查交流:
  (1)认读词语,说你能理解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谈何容易、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肉亲情
  (紧扣文本理解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感悟课文内容)
  (2)回答问题2
  (三)研读课文,感悟爱:
  1、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性。
  如:“小钱静静地躺在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得连红润起来。”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2、学习3 -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划出是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上感受。
  (2)、有感情地练读你划记得语句或段落,说说理由。
  (3)、学生交流体会。
  (随学生的回答,进行相机的指导,指导学生如情入境的反复朗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细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礼博士抽取骨髓使得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使得部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吉他人之所急得高尚医德。同时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习第7自然段
  4、说写练习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5、学完课文,谈谈你对课题理解。
  (四)拓展延伸,畅谈爱:
  1、组织讨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班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
  2、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让学生在欣赏《爱的奉献》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延伸。)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实验学校 钟秋华
  
  教学内容: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展示实验学校全新的教学观:"给我一次机会,我能行",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自信、在自信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人间真情"为专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学着关心、帮助他人"。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高效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课标和高效课堂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引导学生以"爱"为主线,抓住"谈何容易"这个关键词为突破口,找出"找髓难,抽髓难,运髓难"的相关语句,理解课题"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难点: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模式:
    根据实验小学倡导的高效课堂模式,本课的基本流程是:导入课题,引发"爱",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寻找"爱",完成学案--交流展示,体会"爱",教师点拨--课堂小结,畅谈"爱",拓展延伸--达标检测,学会"爱",当堂巩固。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爱",明确目标(3)
   1、播放1999年台湾地震视频,师缓缓叙述:1999年的9月21日,台湾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大地震,造成了1万多人的死亡。9月22日早晨,受灾地区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受伤的人员,当地气象局警告说,未来两周内还将不断有里氏5级以上的余震发生,台湾还处在余震的威胁中。然而,就在这天早晨,在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却要开始一场特殊的手术。为什么说它特殊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和这次地震有关的一个真实的爱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板书课题并质疑:"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此刻学生纷纷举手质疑:"生命桥指的是什么?""海峡指什么?""生命桥怎么跨越海峡?"我适时评价激励。
   3、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能抓住"谈何容易"这个关键词为突破口,找出"找髓难,抽髓难,运髓难"的相关语句,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从而理解课题"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我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完成导学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活在非地震带上的孩子们对于地震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缺乏具体直观的感受。我利用1999年台湾地震时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情境导入,旨在充分利用这些语文学习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学习语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进一步理解台湾青年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和李博士的高尚医德作铺垫,带着问题和学习目标学习有助于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二)自主学习,寻找"爱",完成导学案(12)
   1、出示导学案(一):
    抓住三个主干问题探究学习。
    问题一: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小钱和找髓难的句子。结合课文说说"谈何容易"的理解。
    问题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6自然段,体会抽髓难、运髓难。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小组交流是谁的哪些行为感动了你?
    学法指导:抓住环境、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品味人物情感,概括人物品质。
   (1)台湾青年具有(    )、(     )的品质。
   (2)李博士具有(     )、(     )的品质。
     问题三: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是谁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两岸同胞用什么为小钱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
   2、分组学习,完成导学案。
   3、多媒体出示《快乐链接》白血病、骨髓移植、7.3级地震、余震相关资料卡。
    (读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在导学案的提示下,学生自己能选用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字里行间如诗如歌的爱。这样做更能突出课堂的有效性,学生的自主性。快乐链接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知识。)
  (三)交流展示,体会"爱",教师点拨(15)
   1、学生多种形式展示导学案。(有的派小组长代表汇报、有的学习小组一起朗读感人语句、有的分段朗读,有的利用投影机解说导学案)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相机评价。(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的不同感悟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2、出示教学重点语句,点拨引导体会。
    A、"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巧用文本激情引读:在这场灾难中,台湾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生读)地震还未结束,但是台湾青年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因为他知道→(生读)险情随时都会发生,但是台湾青年没有顾及自己的安危,因为他知道→(生读)(这样的引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感悟台湾青年的优秀品质)
    B、"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利用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想像: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内心会平静吗?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加深学生对台湾青年高尚品质的认识。)
    C、"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出示地图与时间表,当抽象的语言化为一连串具体的数据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于李博士和医护人员不辞辛劳有了更直接的感受,面对李博士的照片,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四)课堂小结,畅谈"爱",拓展延伸(3)
   1、课堂小结: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这真是一座亲情架设的生命桥、爱心架设的生命桥、骨髓架设的生命桥等。
   2、组织讨论: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
   3、推荐学生阅读《生命二十四小时》这本书,它全程记录了海峡两岸救助白血病患者陈霞的感人故事。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五)达标检测,学会"爱",当堂巩固(7)
    出示达标检测:
   1、按照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本文通过讲述(     )患了严重的白血病,(     )和(       )冒着生命危险,用(     )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      )的故事,赞颂了两岸同胞(         )。
   2、对比例句中的两句话,体会学习细节描写的好处。
    a、针头刺去,余震使针头脱落,李博士停止工作。
    b、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a、她端起碗,挑了菜叶,送到嘴里,嚼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就是小钱,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或李博士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或李博士说些什么?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简明扼要说板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