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建安小学 庄智慧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使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着“神机妙算”这个中心词,熟读课文并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就下面一级填空题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1)假如鲁肃不肯“帮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第三天没有雾或者不是“大雾漫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曹军“出动”,诸葛亮不但_____________,还可能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这二十只船驶回南岸时,不是“顺风顺水”,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预见到这些“假如”都不会出现,所以说他___________ _______。
以上填空题也可以说是讨论题。前四题要求学生设想,一旦这些“假如”出现,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况。第(5)题则要求学生分析,诸葛亮是怎么预见到这些“假如”不会出现的,其中第(1)和第(3)题波及人物心理分析,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旦展开,那就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他们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的。
《草船借箭》重点语段练习设计
吴炳兴
重点语段:
“二十只船靠岸的时候,……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草船借箭》第十节)
教学设计:
1.这一节讲哪两层意思?其中哪一层的意思与开篇第一句话相呼应?
2.最后一句话的中心词是什么?词义怎么讲?整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3.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内容?重点详写什么?
4.课文里哪些词句跟这句话关系密切?这些词句是如何表达中心的?
5.通过周瑜这句话,你能看到诸葛亮、周瑜各是什么形象?
训练目的:
指导学生抓住“画龙点睛”的中心句、中心词,向全文辐射,“绕心画圆”,层层渗透,加深对全文的理解。这种教学设计,实际上以语段教学为“楔子”,迅速直奔要旨,俯览通篇,可以帮学生理思路、抓重点、明中心。
新课标下的语文实践活动
扬州市东关小学 吴 玲
《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教材,但课后的思考练习却作了相当大的调整。若是不动一番脑筋的话,其中的几题就难以落实。例如第3题: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此题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强调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若要演得象模象样,非得熟读课文不可。那样的话,第一题熟读课文的要求不也随之落实了吗?哪还要老师提出什么读书的要求,到时纯粹是学生自愿在读书,他们会多快乐。把读书当成他们的一种快乐。把读书当成他们的一种需要,那样的读书活动,完全遵从学生的主观愿望,岂不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吗?
于是我在第一课时学习结束时,布置这样一项特别的作业:课后全班分成以四个小队为单位,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课后只见一组组的同学团在一起,大家共同商量。在排练中,我注意观察,各组都涌现了几位出色的导演,优秀的演员。“金星小队”的导演叶哲林,瞧!她指导杭子琦同学多耐心,而杭子琦一会儿读书背台词,一会儿请导演过堂,连手执鹅毛扇的细节都不放过,我在一旁看着直想笑出声来。本组其他队员充当观众,他们也不闲着,每人捧着语文书,在一旁提词,有的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同学们的建议着实能看出他对人物的理解有深度。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人人都能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个读书,观看,思考,演练的过程能说不是学习吗?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让各小队表演。那天的演出使我对这些小家伙真的刮目相看。他们煞有介事地把各个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从着装到道具都作了精心安排,我惊异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仅一天的时间,每个角色把台词说得那么自然流利,全无背诵之感,我想那是由于他们已经历了一个内化的过程,已不在是作者那样写的,而是作为诸葛亮或周瑜就应该这样说才行。
经历了这个过程的那些学生,启开了他们的心智,其收获远远不止是学了一篇课文,或是复述了一个故事。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了课文,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好地实践着新课标的理念。
《草船借箭》练习设计之一
佚名
一、读了课文,我最佩服诸葛亮( )。
二、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支援( ) 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
定罪( ) ①犯罪的行为;②刑法;③苦难、痛苦
·
虚实( ) 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
三、辨别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希望(1)我希望妈妈能带我去杭州西湖旅游。( )
(2)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
谢谢(1)教师节时,我对李老师说:“谢谢您对我的关心。”( )
(2)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
四、我会感受。
1、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
2、从“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
3、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
五、语文营养菜。
1、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曹操南下 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糊里糊涂
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草船借箭 尽是计谋
2、照样子写词语。
虚实 ( )( )( )( )( )( )
读中学说——《草船借箭》口语交际训练例谈
星子县第二小学 赵红英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的目的旨在多向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九义教材在每个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专项口语交际训练。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了解文中人物的内心,用自己的声音说出主人公的心声。
《草船借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组课文,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最能反映两人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它们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好材料。我对教材进行粗线条处理。让学生多读,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了解文中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挖掘教材中说话的要素,引导学生读中学说。
一、自由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读懂课文是进行学说的基础,所以这一步要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在自读中理清故事线索,形成感性认识,产生疑问。
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在学生对教材内容都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相互解答疑问,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在读中挖掘对自己有用的语言材料,教师适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引导学生跳出语言材料本身,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阅读材料,形成感性认识。
三、研读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默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围绕诸葛亮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来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到其中来,启发学生们关注未被他们注意到的或是不理解的要点,引起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使之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氛围。
四、创设情境,体会内心教师可创设特定的课堂情境,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了三国时的古战场,你们中有的人是诸葛亮,有的是周瑜,还有的是曹操,那时的你在想什么?又在干什么?你能告诉大家吗?(学生自由扮演文中人物,讲述自己的心里话。)
1.我是诸葛亮我明知周瑜限期造箭是因为妒忌我的才干,而想为难我。我也很生气,但我必须以“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为重。我也只能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我得想一个万全之策呀。
2.我是周瑜看到诸葛亮这么能干,我却处处比不过他,真叫人生气。“老天爷,既生瑜,何生亮!”。我得想个好办法来为难他。杀杀他的锐气。别人老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可今天却一步步落入我的圈套。这真乃天助我也!
3.我是鲁肃都督限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这怎么可能办到呢?都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也不敢多问。对于这么苛刻的要求,诸葛亮竟然答应了,还说只要三天。并且立下了军令状。我看他一定是疯了,我得帮帮他。
4.我是曹操那天江上雾很大,看不清虚实,我不敢轻举狂动,只得叫弓弩手射箭,阻上敌人靠岸。那一声“谢谢曹丞相的箭!”才让我大梦初醒,我上了诸葛亮那小子的当,真气死我也!
让学生体会到说话人的身份不同,性格差异,他的内心体验也就不一样,因而说话的口气也不同。训练学生变换角度叙述,让学生总能置身于鲜活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培养说话的得体性,
五、改编成课本剧表演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掌握知识,而要看他能否运用于语言的实践活动。教师争取给予每一个同学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都为取得这些机会而做好知识的储备,在这种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先让学生间自由组合,自编自演课本剧。在此基础上让两名同学自告奋勇在全班表演,其他小记者对诸葛亮、周瑜进行采访。
记者招待会现场可热闹了。小记者们有的问:“诸葛亮先生,你明明知道周瑜利用十天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你,你为什么不揭穿他的阴谋呢?”还有的问:“请问周都督,你为什么要吩咐军士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也不给准备齐全?”还有的说:“请问周瑜先生,当你看到诸葛亮如期交箭后,你的感想如何,此时,你最想对诸葛亮说些什么?”……
小记者们的问题都围绕课文内容进行,但又不局限于文章本身,而延伸到了人性方面,把两位主人公的内心展现在大家面前,体现了语文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