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飞吧,你飞吧!

《飞吧,你飞吧!》综合资料之一
佚名
  
             9 飞吧,你飞吧!

  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节选自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革命题材小说《红岩》,题目是编者加的。

  〔结构分析〕
  本文描写了监狱中的小萝卜头放飞小飞虫的事,表现了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全文共17个自然段,按故事情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身陷囹圄的小萝卜头向往监狱外面的世界,想念家乡。
  第二部分(第7~17自然段),写小萝卜头放飞小虫。
  第一层(第7~11自然段),写小萝卜头抓到一只小飞虫。
  第二层(第12~15自然段),写小萝卜头把小虫子放了。
  第三层(第16~17自然段),写小萝卜头向往解放的日子。

  〔语意理解〕
  “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梯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栏杆,踮起脚跟,望着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抓”、“踮”、“望”等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小萝卜头对监狱外的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渴望。
  “‘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呀!’”
  监狱禁锢了小萝卜头的身体,却不能锁住孩子的思想。孩子的心向往着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向往着无限广大的世界。
  “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里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
  铁窗里常年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和铁窗外自由飞行的小飞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失去了自由,人竟然还不如一只飞虫。对铁窗中的人来说,小飞虫也是值得羡慕的,因为它拥有自由。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对于一个在监狱长大的孩子来说,美丽的小飞虫对他来说也是新奇的。小飞虫所带来的自由自在的气息,将小萝卜头深深地吸引和感染了。“轻轻地捧”、“唯恐”生动地描绘出小萝卜头对小飞虫的小心翼翼,表现出他善良的心地和对小飞虫自由自在的无限羡慕与向往。
  “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
  长年孤独的监狱生活,没有玩伴,没有游戏,没有玩具,小萝卜头是多么渴望把这只漂亮的小飞虫留下来啊!他是多么希望可以每天同它做伴,同它说话,向它倾诉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可是,小萝卜头突然意识到,被关到盒子里的飞虫就和自己一样,永远丧失了自由,不能自由飞行的飞虫将不再美丽。小萝卜头的“若有所思”也许是在心里对小飞虫说:我已经没有了自由,不能让你也失去自由。自由是多么美好而宝贵的东西啊!我要看着你自由自在地飞翔。小萝卜头最终将小飞虫放飞了,因为在飞虫自由的飞行中,寄托着他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在小萝卜头神奇的想象中,飞虫的翅膀就是飞机的翅膀,飞虫坐着飞机到外面的世界遨游去了。他的心向往着解放那一天,自己和监狱里的所有人,都能像小飞虫那样,坐着飞机飞回自己的家乡去;都能像小飞虫那样,舞动着自由的翅膀,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写作特点〕
   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2.托物寄情。以自由自在的飞虫寄托主人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使文章主题更加生动鲜明。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在监狱的痛苦生活,体会革命者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与向往。
   3.认识1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背诵“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空笔”,体会革命者对解放、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阅读长篇小说《红岩》中有关小萝卜头的其他故事。
   2.准备有关小萝卜头的幻灯、影视资料和简介。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课文处理。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课文讲述了小萝卜头在监狱里捉小虫和放飞小虫的故事,表现了革命者对解放、对自由的向往。课文篇幅不长,但对细节的描写却传神感人,而且作者在描写小萝卜头放飞小虫时留下了“空笔”,更能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处理课文时,要注意把握这两个特点。
  (2)教学的指导思想。本文的教学要特别注意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在朗读与体会中接受革命教育,陶冶精神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教学思路。教学时要从整体入手,首先弄懂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重点体会小萝卜头在捉飞虫和放飞虫时的细节,引导体会理解,最后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4)朗读指导。教学应以朗读训练为主要方式,要求读出人物的感情。比如小萝卜头发现飞虫时的惊喜(因为飞虫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小萝卜头关上盒子时发现飞虫的不安时的心灵悸动、放走飞虫的愉悦,等等。要达到“读得动情,体验得真切”。
  ⑸教学过程。
  ①激情导入新课。可采用谈话方式。
  ②了解故事背景。可以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弄清楚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可以由教师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影视资料,帮助学生大致了解故事背景。
  ③初读整体把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熟读流利,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④精读体验细节。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抓住课文中的几处细节,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理解。教学时,可先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中的哪些细节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仔细默读这些细节描写,想想从细节中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上交流,教师在交流中相机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下面的两处细节尤其要引起重视:
  第一处:第9、10然段描写小虫的细节。在学生眼里,小虫可能只是一只极普通的飞虫,但是在作品中,小虫却并不普通,因此,对本处细节的体会要引导学生达到一个高度,让学生体会到:这里的“小虫”不是一只普通意义上的小虫,它是那么美丽,它是自由的使者,它给牢房里失去自由空气的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新鲜气息,带来了自由的希望,它更能坚定革命者的信心———好好活着,勇敢斗争,迎接解放。在引导学生体会的基础上,展开朗读,读出对小虫的喜爱,读出对革命者的敬佩,读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第二处:第11~17自然段描写小萝卜头捉小虫和放小虫的细节。小萝卜头捉住了小虫后为什么又把它放了,他是怎么想的?小萝卜头放飞小虫时,心里有许多向往,要引导学生对这一处细节进行体会,学生可能有自己的多种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小萝卜头的心灵,与小萝卜头一起去经历去体验,不要强求一致的答案。处理的方式可参考“朗读———想象———谈体会———再朗读”。要把朗读和感悟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读得动情,体验得真切”的效果。
  ⑤诵读拓展升华。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阅读,谈谈对于自由的理解,体会小萝卜头和革命者心中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最后,教师可出示下面的诗歌,在全班的齐诵中结束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无 题
    古承铄

  假如山崩地裂,
  假如天要垮下,
  假如一动就会死,
  假如有血才有花……
  只要能打开牢笼,
  让自由吹满天下;
  我将勇敢上前,
  毫不惧怕!
  2.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一段。
  3.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读生字,“踮”读第三声,不能读成第四声,注意多音字“壳”的读音。书写生字时,重点指导“踮、磁、廊、瞥”等字。
  (2)造句。
  若有所思
  (3)抄写课文第9自然段。
  4.实践活动。
  (1)举行“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演讲会。
  (2)长篇小说《红岩》中还有很多关于小萝卜头的故事,有条件可以读一读,再讲给同学们听。

  资料

  〔蝉翼〕蝉的翅膀。
  〔若有所思〕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

  〔《红岩》〕
   重庆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著长篇小说,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小说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三条斗争线索连接起来,会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作者以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露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品结构错综复杂而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作品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再版51次,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之一。

  〔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人物原型名叫宋振中,1岁时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重庆白公馆监狱,1949年9月6日,和妈妈徐林侠、父亲宋绮云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戴公祠,当时,“小萝卜头”宋振中只有9岁。小萝卜头在监狱里被关押了8年。他在监狱里长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敌人的残酷迫害下,他吃霉米长大,不知道糖是什么味儿。他和所有孩子一样,渴望读书;但他是“政治犯”,敌人不让他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得以在监狱里上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做他的老师。小萝卜头稍大一点,就懂得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痛恨国民党反动派,在监狱里帮助地下党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正因为如此,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烈士。

  〔刘思扬〕
   《红岩》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其人物原型是原中央沙滋区学运特支书记刘国志烈士。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面对特务的诱降,他宁死不屈,于1949年11月27日殉难于重庆白公馆,年仅28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