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五年级 >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古诗四首

盛新凤教学设计——《古诗四首》第一课时
设计执教:盛新凤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地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春日》《游园不值》这首诗。觉得哪一首难学?
  三、学《游园不值》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想到友人的花园内去游玩,但没有碰上他。)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能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字古诗
  4、反馈:齐读1、2句。练写“屐、扉”。
  (设计意图:高年级写字教学不该忽视,更不该遗忘。)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那句诗?来汇报一下。
  *“怜”“应”分别解释成什么?
  *辩析“怜”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诗人游园心切,然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2)正当诗句有占垂头丧气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什么了?(一枝红杏)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a、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b、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设计意图:读出心情的变化是第一个层次的朗读要求。)
  5、诗人兴冲冲地来游园寻春,结果只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为什么就那么高兴了。
  6、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满园的春色?
  7、放媒体欣赏满园春色。
  8、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诵,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诵,媒体出示:“春天象……”
  (设计意图:再次吟诵《春》中的排比句,好似在已掘过的泥地上再掘了一锄,打下了更深的烙印。)
  四、学《春日》
  1、你们吟诵了那么多优美的诗文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其实《春日》这首诗中好几句也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有没有兴趣一起来研究一下?请你跟边上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来研究找到哪几句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找到哪几句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任选一句或几句或用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春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2、反馈:“我找到了哪一句”、“我用……来描绘”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这首诗诗人朱熹向我们描绘的是泗水河边,无边无际的大好春色,春光真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五、回归第一首诗,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同学们,是什么唤起了我们对满园春色的联想?
  再指导读《游园不值》中最后两句。
  其实,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至此为直,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瓣主旨。)
  六、回归全课整体
  1、学完了这两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写的话,一齐读“春天像……”
  (跟我们今天学的那几句诗联系得起来的?)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2、配乐齐诵两首古诗。
  七、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
        查 看 补 换      屐 扉
         联系上下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