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五年级 >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火烧云

乐中学凸现个性——《火烧云》的教案设计
海安县壮志小学 高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板书: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板书:变化)
   1、默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观察图片)
    (2)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多快)
    (3)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指名圈出)
      出示: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__________ ____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4)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一会儿……一会儿……)
    (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指导朗读(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指名读
     思考: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板书:狗、马、狮子)
   (2)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a、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b、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3)自学第4、5自然段。
   (4)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板书: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师: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评:
  (板书设计简单易懂,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本课的教案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一
宁夏中卫县宣和镇张洪学校 王嘉鸿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一、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火烧云》重点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教学时,教师可先从整体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
  1.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
  然后让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看挂图思考。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后指名谈)听完老师范读后对火烧云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
  二、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2.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①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文化快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②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3.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一会儿”、“忽然又”、“接着又”等词语的用法,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然后品读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在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是写火烧云变化快、开头多,突出了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接头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让他们想想哪些词句表明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最后让学生自学第六自然段。
  4.归纳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使学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
  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色的热爱。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品赏,充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形状之美。通过落实说、写训练,使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1.先引导学生读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着说。先同桌说,再指名说。这样就形成了信息的多向交流与反馈,使学生对火烧云颜色、形状美的认识更加深刻。
  2.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把曾看见过的美丽景色写下来,然后同桌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通过说使学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
 
  (此文获“第二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征文大赛”二等奖。)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六年制语文十册阅读课文《火烧云》,写得生动活泼,刻画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细观察外,无疑得益于独到的写作方法。

  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
  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学这一段时,可采取如下步骤:
  1.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2.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3.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
  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
  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
  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是跪着的……”前者描写动态,后者刻画静态。“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句中“两三秒钟”显示变化之快,但前加“过了”一词,又说明“跑马”一动不动。这些动态和静态描写,把火烧云的形状多姿和变化万端刻画得入神,读者能在纷至沓来、瞬间万变的形态中,获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缭乱、不可捉摸,强化了火烧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这一部分时,可采取以下步骤:
  1.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状变化按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5.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三、结篇自然,耐人寻味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既照应了课题和篇首,又点明该文是刹那间的实录,同时显示了火烧云变化之神速。末段的两个“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感觉;拟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词,突出了火烧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达出孩子懊恼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恋向往的感情。为了解除孩子这种懊悔的心情,教学时可让学生合拢课文,想象回忆火烧云的景象,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三
浙江省杭州市始版桥小学 王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二)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马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静态-动态) 狮子
  (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本课讲到的各种云的颜色很多,课前要求学生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有朝霞或晚霞时,观察云彩的各种颜色和变化,或者收集有关云彩的图片和描写云彩的好词佳句。
  2.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烧、寿、镇”;后鼻音:“盈、恍、猛”等。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3.再读课文,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后思考讨论:课文哪些部分是讲霞光的,哪些部分是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来读一读,初步了解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
  4.本课描写火烧云色彩、形状变化的语句,用词十分准确,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例如:
  (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极多”说明火烧云的多种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不仅突出颜色多,而且强调变化快。
  (2)“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把火烧云想象成了动物,突出了火烧云变化的有趣。“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表明了火烧云形状在不断地、快速地变化着,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要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的特点。
  5.作者是抓住火烧云的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的。教学时,可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去品味霞光、火烧云的好看有趣。然后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也喜欢自己选择的部分。还可以说自己观察到的或展示根据课文的描写自己画的火烧云,进一步丰富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
  6.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1)课文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趣。朗读时,可让学生抓住生动准确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火烧云变化莫测的有趣景象,把火烧云变化之快,形状之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背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指导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2~6自然段要了解记叙的顺序:先写颜色的变化,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重点词语来练习背;再写形状的变化,先是变成马,接着写马的样子、变化;再变成“狗”,“狮子”……让学生按着这样的顺序来练习背诵。
  7.积累运用。通过朗读、观察,在对本课内容了解并能背诵的基础上,摘抄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再让学生交流,互相说说摘抄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认为这些句子是最美的。加深理解和体会。
  8.识字写字。本课生字比较多,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识记字形,练习把字写好。对学生较难写好的字,如“盈、蹲、揉、喂、跪”等要作适当指导。“盈”字提醒学生,“”在字中的位置和大小;“蹲、揉、喂、跪”均是左窄右宽的字,要指导写好右半部分。
  9.鼓励学生课后多读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收集资料图片,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五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 特级教师 杨丽娜
 
  一、教材分析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从美学的角度看:全文结构完整统一,段层错落有序;内容丰富充实,更富于变化;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鉴美的能力。
  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按火烧云变化来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变了颜色。
  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在不断变化着。
  第三段写火烧云下去了。
  全文紧紧抓住“变”来写的。
  首先写出火烧云上来时,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本来的色彩,染上了一层神秘的颜色。抓住了五个“变”字,可以使学生理解晚饭过后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了”那种惊喜的心情,体味老人“笑盈盈地看着他的小猪”以及乘凉人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那开心的祝愿话的情感。从而感受到是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活的情趣。
  接着写了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是火烧云的特点。
  课文第三段用了“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了变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这四个“一会儿”构成一组排比句,可见天空颜色变化气势壮观,令人陶醉。课文中使用了三种方法表现色彩的繁多:“红彤彤”“金灿灿”突出了“烧”时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拟物的方法,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学习这一段时,抓住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文第四至第七段写火烧云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马是跪着的”,“那条狗十分凶猛”,“一头大狮子……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些描写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变模糊了”,“忽然……也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反映了“马”、“狗”、“狮”变化匆匆,来无踪去无影的特点。
  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这一拟人句说明了火烧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们,也表现了孩子们对变化莫测的火烧云迷恋的情感。课文最后一句“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做为全文的结尾,与开头一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形成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再一次显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说明了火烧云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它留给人们的是欢乐与美好,迷恋与向往。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体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这是一句开心的祝愿话。老人的胡子是银白的,在火烧云霞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金黄的,长金胡子的人是没有的,乘凉人用这句话表示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幽默与风趣,也表现了乘凉人喜悦心情。
  2.“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句话一连用了四个“半”,不是表示左一半为紫,右一半为黄,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黄,而是“紫”与“黄”,“灰”与“百合”色的混合体。其中紫色与黄色的多与少,浓与淡,又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新调合的色彩。由此可见火烧云颜色变化很多。
  3.“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这句话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阳落下去了,火烧云就要消失了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所以火烧云的形状是模糊的,既像这个,又像那个,这全凭人们的想象。然而这种自然现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又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部分词语的意思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笑盈盈:盈,充满。脸上充满了笑容。课文指喂猪的老头儿看见自己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那种高兴喜悦的样子。
  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课文指日落时的云霞。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1.理清作者成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之一。
  课文分三大段:
  第一大段(1—2自然段)讲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第二大段(3—6自然段)讲火烧云变化着。其中第三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变化多。第四、五、六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变化快、变化多。
  第三大段(第7自然段)讲一会儿火烧云下去了。
  课文第二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是承接上文,点出这个火烧云是傍晚时的,太阳西落,首先照红了西边的天空,然后蔓延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半句既点明了什么是火烧云,又引起下文,具体写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在教学中可重点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帮助学生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与难点。(详见教材分析)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刚上来时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指定课文。

  三、教学前准备
  幻灯片4张
  自制幻灯卡片2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安排三课时
  (二)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生字、初读课文,置疑问难,学习分段。
  第二课时:分析理解内容。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片断练习,完成作业。
  五、教案(第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作文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
  (二)课前准备:
  幻灯片4张
  幻灯卡片2张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板书设计
          火烧云

  六、教学提示
  1.教学中可使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本课文质兼美,应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3.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片断,把读与写紧密联系起来。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六
佚名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
  10.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集体朗读4-6节。
  11.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七、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
  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
  3.背诵这段。
  八、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九、布置作业
  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
  2.背诵4-7节
  3.完成练习册。
  板书:
              变化(多):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颜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火烧云 变化(快):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变化(多):马 狗 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
              变化(快):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 接着 一转眼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七
佚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
   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
   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
  五、指导书写
   1、学生完成作业。
   2、背诵喜欢的段落。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虞山镇辛峰小学 陈玉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火烧云颜色的图片,填空题的幻灯片。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
  课外做火烧云的样子,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出示生字卡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
  4、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
  5、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6、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7、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