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二年级 > 人教版课标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看浪花

《看浪花》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周微微
  
  一、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能透过语言的美来感受浪花的美,领悟到三个孩子愿望的美好。
  二、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全诗共分五小节。第一小节讲三个孩子坐在海滩看浪花。第二、三、四节分别讲三个孩子看着浪花展开各自的想象:让浪水变淡水;到海底去探险;到海底去采矿。第五节讲孩子们沉浸在想象当中,说说笑笑忘了回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琅琅上口。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个地方是哪儿?(播放海浪声音)
   2. 看,浪花正唱着动听的歌在欢迎我们呢!(出示浪花图)
   3. 看着这些浪花,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着三个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吧!
   2.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好吗?(生自由读)
   3. 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在刚才读课文的时候已经把这几个词拼熟了,读会了。(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4. 这些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吗?有不能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5. 掌握了这些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更流利了。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不过这次的朗读老师还有个要求。(出示朗读要求:在这3个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呢?请用铅笔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6. 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7. 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几句话,等会选一束你最喜欢的小浪花读给大家听。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浪花的美丽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一)“一束束浪花像问号”
   1. 老师想先选一束我最喜欢的浪花送给大家。(师范读)
   2. 因为老师很喜欢这束爱提问题的小浪花,同样也喜欢爱提问题、认真学习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3. 听着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听见无数的浪花都争着跑过来用它们特有的语言在提问呢!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小浪花的声音好吗?(生模仿)我还想听听浪花由远而近的声音,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指导朗读“哗—哗—”)
   4. 看老师手势分组朗读,读出浪花由远到近,一浪接一浪的感觉。
   5. 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读吧!
    过渡:下面老师想听你们来读,选一束你最喜欢的浪花吧!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二)“一束束浪花像稻穗”
   1. 一起读读这句话。
   2. “连天涯”说明什么呢?形容什么也能用“连天涯”呢?(沙漠、草原……)能通过朗读把“连天涯”的感觉读出来吗?
   3. 其实,在这一束束的浪花里,还包含着一个孩子美好的愿望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孩子的愿望。
   4.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为什么让海水变淡水?(因为我们地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海水变淡水,庄稼就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吸取,那时庄稼会长得更加茂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农民伯伯也会有更大的丰收。)
   5. 这个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浪花听了可高兴了,不住地欢叫着(引读“哗—哗—”)能把浪花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6. 这个孩子想着想着,眼里一束束的浪花仿佛变成了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一大片一大片,一直连到了天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句话——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7. 谁愿意带上孩子美好的愿望来读这一节。(指名读—女生读)
  (三)“一束束浪花像马鬃”
   1. 为什么喜欢这束浪花呢?
   2. 让我们来看看“万马奔腾”的场面吧!(出示图片)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 哪个小朋友能读出万马奔腾的气势呢?(刚才**读得很好,但老师怎么听都只是一匹马在奔跑啊。谁来出出主意,怎样读才能有“万马奔腾”的气势呢?)
   4. 生齐读。
   5. 在这束气势澎湃的浪花里又藏着孩子怎样的愿望呢?谁来替这个孩子告诉大家?(出示句子)
   6. 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勇敢、敢于冒险、自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探险、戏、黑鲨)我们勇敢地来读读这句话吧!
   7. 这个“戏”字也道出了孩子心底另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动物和人类也能像朋友一样一起友好地玩耍。
   8. 让我们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万马奔腾的气势来读读这一小节。
  (四)“一束束浪花像彩绸”
   1.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脑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 这里的“金疙瘩”指什么呢?(其实海底就像一个金库,等着我们运用科学技术去开启,那里不仅有许多的鱼类,藻类,还有石油,天然气、煤……像这里的“金疙瘩”就是指海里无穷无尽的资源。)
   3. 听了孩子的愿望,海浪也和人们一起来欢庆,听,它又一次唱起了欢快的歌(出示“哗—哗—”)
   4. 请喜欢这些浪花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
   1. 你觉得这是一束怎样的小浪花?(温柔)从哪里看出来的?(抚摩)
   2. 请女生一起来当当温柔的小浪花吧!(指导朗读)
  四、感受比喻的美
   1.(再次出示5句话)读一读,说说你发现这5句话有什么特点?(比喻句)它们分别把浪花比作什么?
   2.是啊,用了比喻,浪花在我们眼里就更可爱,更美丽了。
  五、有感情朗读,再次感受浪花的美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千资百态的浪花,多么美好;三个孩子的愿望,多么美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浪花,再来听听这些孩子美好的愿望吧。(伴乐有感情朗读整首诗)
  六、拓展
   1. 老师很想知道在我们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谁来说说?(出示句式:一束束浪花像——,——)
   2. 看着这些浪花,相信每个小朋友的心中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对吗?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信封上,让海鸥把你的愿望捎给浪花,带给大海。
 
  《看浪花》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了解大海,想像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或录像,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火山的资料。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大海。
  教学设计参考

  一、放映录像,激趣引入
   1、放映有关大海的录像或者出示挂图。
   2、同时播放欢快优美的音乐,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配乐范读,图文结合
   1、在音乐和图像的背景下,教师范读全诗。
   2、孩子们听教师范读,随文展开丰富的想像,初步感知全文。
   3、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有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
   2、把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多读几遍,看能否弄明白。
   3、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议论一下,看能不能弄懂。
  四、再读课文,师生共同解疑
   1、按自己的理解全班朗读课文。
   2、提出同桌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3、教师和同学共同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这些诗节。
  五、美读美悟,展开想像
   1、教师配上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领略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进入陶醉的境地,然后,启发他们自由想像。
   3、把自己的想像说给大家听,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评价和鼓励。
  六、评比激励,朗读训练
   1、以各种方式开展朗读,同学进行评价。
   2、以评价为契机,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3、再次美读全诗。
 
  《看浪花》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以及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学准备:
    师:准备大海、海岸、海滩图片。
    生:预习课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大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生自由回答)大海离我们西部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但是咱们从电视、各种图画书上是经常看见的,你能把你所知道的大海样子跟同学们一起交流交流吗?(生互相交流)
   2、是呀,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有美丽的海欧,大海边有美丽的贝壳,大海呀,还有调皮的小浪花呢?(板书:浪花),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到海边,去同三个小朋友一起去看看浪花吧!(补全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扫清障碍,自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并拿出笔,在字下面作上一个小记号。
   2、借助拼音读自己所勾画的字,注意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读流利。
   4、指名读,其余生评。(指导读好表示浪花声音的“哗——哗——”这里破折号的用法,应该在朗读时体现出来。)
  三、品词引路,感知课文
   1、指名读文,其余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谁在干什么?
   2、生找出: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强调用上自己的话来说)
   3、浪花像什么样呀?(学生说出像问号时,教师板书简笔画,并书写一个大大的问号作对比)
   4、指导朗读好本节。
   5、我们知道,问号就是表示在提问题呀,今天浪花可为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问题是什么吗?(生提问,注意引导口语训练)
   6、是呀,浪花给孩子们提的这一个问题,孩子们都是怎样回答的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生交流:
    A、回答第一个孩子的问题时,抓住“海水”和“淡水”,进行分析,让孩子明确这两种水的不同之处。
    B、第二个孩子的回答时,故意质疑,让孩子了解海底“火山”和“陆地”的矛盾处,从而理解‘探秘’一词。
    C、第三个孩子的回答时,从挖煤入手,了解矿石,然后理解‘采矿’。
    D、假如你也在海边看浪花,你会想到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回答。
   7、引读文章内容。
    第一个孩子回答说:……
    第二个孩子回答说:……
    第三个孩子回答说:……
     ……
   8、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其余生思考:浪花像什么?
       句子训练:浪花像小手。浪花像。
    (2)体会“抚摸”,教师创设情境,小孩用手抚摸家中小动物,然后让孩子用“抚摸”说话。
    (3)指导朗读。
  四、品读诗文,小结全文。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诗文背诵下来。
   3、小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提出学习要求:学习生字词。
  二、自画生字,读准字音。
   1、从文中找出生字,同桌互读互学。
   2、检查字音。(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3、出示带生字的词,自读词。
   4、交流读。
  二、认准字形,组词运用。
   1、出示生字,让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
   2、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难记的字。(总结识字方法)
   4、再读生字词。
   5、用生字自己组词。
  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生认读。
   2、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
     家、脚、到
   4、学生自己先描后写。
   5、作业展示。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2、布置作业。

  板书:                 11、看浪花
                      浪花简笔画
                      浪花像问号。
                      浪花像小手。
                      浪花像____。
 
  《看浪花》教学设计之四
作者:陈李香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全诗共分五小节。第一小节讲三个孩子坐在海滩看浪花。第二、三、四节分别讲三个孩子看着浪花展开各自的想象:让浪水变淡水;到海底去探险;到海底去采矿。第五节讲孩子们沉浸在想象当中,说说笑笑忘了回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琅琅上口。
  二、预期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与节之间的停顿。
   2.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以及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孩子看到浪花所想的内容,并体会他们的志向;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文中的一些词语和每节诗的最后两句的理解是难点。
  四、课时安排
    共安排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
    (生自由回答)
    你能说说大海是什么样子的,那儿有些什么吗?
   2、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有美丽的海鸥,大海边有漂亮的贝壳,大海呀,还有调皮的小浪花呢?(板书:浪花),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到海边,去和三个小朋友一起看看浪花吧!(补全课题)
   3、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就多读几遍。
     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2、标出小节序号。
   3、出示生字词及关键词进行多种形式认读。(自由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其中重难点字词教学)
    “束、庄、捕”这三个字容易读错,要注意纠正读音。
    “号”是多音字,在本课读hào,不读háo。
    “稼”的本音是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
    “庄、稼、哗、矿”四个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淡、猎、获”,可借助学过的偏旁和部件来识记。
    哗:左边的“口”要写小些,位置在田字格的左上方。
    号:中间的“横”要长。
    淡:右边的两个“火”字,上小下大。上面“火”字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捕、获: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4、这篇诗歌共有几个小节?指名分段读。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三个孩子看到的浪花是怎么样的?
    划出课文中有关句子。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2、把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3、师生合作读、拍手读、男女生合作读。
  四、阅读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说说这一节中浪花像什么?(课件欣赏)
   2.指导朗读:
    ①突出“像问号”。
    ②象声词:“哗——哗——”,加上动作读。
    ③注意停顿,注意轻声。
  五、阅读二至四小节。
   1.默读课文,找一找三个孩子分别想什么。
   2.引读文章内容。
     第一个孩子回答说:(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
     第二个孩子回答说:(我想到海底去打猎,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
     第三个孩子回答说:(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
   3.讲解第一个孩子的内容。
    (1)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读这一段。
    (2)为什么这个孩子想把海水变淡水?
    (3)师小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地球总水量约为136亿亿吨,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余下只有2.5%的淡水。有80个国家的15亿人面临淡水不足,全世界60亿人口中约12亿的人喝不到干净的水。目前,中国每年农田受干旱面积有700~2000万公顷。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我们大家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如果可以把海水变成淡水,那么我们的水资源可以多很多,就会有很多人喝到干净的水了。到时候庄稼喝饱了水,到了秋天,就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4)听了这个小朋友的愿望,我相信大家都会向他学习的,我们更应该从小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
      那么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读吧。读(哗——哗——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4.学习3.4小节。
    (1)自由读3.4小节,说说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语。
      ·马鬃:马脖子上长长的毛
      ·金疙瘩:疙瘩,原指头上撞了一个包突起的部分,在这句话中指的是宝藏。
      ·彩绸:当阳光照射着海面,海面上金光闪闪,小朋友又从海底找到了这么的宝藏,可见浪花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B、“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
    (2)小朋友,你们见过鲨鱼吗?孩子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勇敢的,不怕冒险的,自信的,)
    (3)是啊,在这个勇敢的,敢于冒险的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海水不停地翻滚着,此时海水的哗哗声又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读(哗——哗——)
    (4)这一小节你又会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引读,男同学读、齐读)
      过渡:看着,说着,说着,想着,孩子们还想些什么呢?
    (5)“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
    (6)(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就在这浩瀚无边和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其他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就多达十五万多种。如果这么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起来了,对我们的祖国来说,这将会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呀。当孩子们成为征服大海的勇士,运用了科学知识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时,大海成了欢乐的海洋,披上了彩带,洋溢着欢庆的气氛。(读)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六、阅读第五小节。
   1、出示最后一段,师读。浪花听了孩子们的理想非常喜欢他们,你从哪儿知道浪花对孩子的喜爱呢?
    ①理解“像小手”。
    ②体会“抚摩”的意思,感受浪花对孩子们的爱抚。
   2、读第五自然段。
  七、朗读、背诵指导
    可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用欢快的语气表达出三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神态,活泼可爱的样子。


              看浪花
           变淡水  浇庄稼
           去探险  戏黑鲨
           去采矿  抱金疙瘩
 
  
阅读(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