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PPT课件
学习目标:
1、 懂得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
2、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3、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异义。
作者简介
课文作者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
... ... ...
解题:
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
“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
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强(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
素蟫(yín)
释词:
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 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
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
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
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 ... ...
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
要求:
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
概括各段大意,注意课文中引号用法,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课文分析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2.第二部分(4-5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 ... ...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①这部分共3段,第1段先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再以“授以书而告之曰”统领下边两段内容。这里的“授以书”应是“以书授(之)”,把状语后置了。
②学生自读第2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线词的意思: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 无论:不要说。 非独书为然:这样。 强假:勉强借的。 若业:如果已经。 为吾所有:被。 俟异日:等到。 高束: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
这段提出论点,再用藏书者不读书的实例加以证明。
... ... ...
读第3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家贫难致:得到。 所览辄省记:览,阅读。辄,就。省(xǐng)明了,明白。 俸去书来:薪俸。 可惜:值得珍惜。(今义:表示惋惜)
这段文写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
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是第一部分的第2层。
... ... ...
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课文以社会实例和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黄生及青年人要珍惜大好的学习条件,发奋读书。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
明确:三个。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板书:反证)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