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全部高中信息技术全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新课程“解决问题”型试题的问题设置

             新课程“解决问题”型试题的问题设置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210018)  李晓明

  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改进考试的评价方式和功能,体现新的评价要求,成为每个教学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学习新“课标”中关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研讨和思考,改进试卷中主观性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评价功能,用解决问题这样的栏目,既体现“课标”中解决问题的学习要求,又反映综合题的考查目标.本文,笔者结合试题设计,谈谈解决问题型试题的问题设置和考评意图.

 一、利用教材和“课标”中的素材进行问题设置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课标”是学生学习的标准和老师教学的要求;教材和“课标”中的很多素材既是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又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以这些素材为原型进行问题设置,不仅贴近教学实际,反映基本问题的问题解决,而且使考试与评价改革具有可操作的特点,符合解决问题目标中提出的基本策略和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例如,南京市2002年期未七年级(上)数学调研试卷第七题解决问题第30题:

  30.在如图所示的2003年1月份日历中,用一个长方形的方框圈出任意3×3个数.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5

12

19

26

6

13

20

27

7

14

21

28

1

8

15

22

29

2

9

16

23

30

3

10

17

24

31

4

11

18

25

 

  a

  b

  c

  d

  e

  f

  g

  h

  i

(1)如果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对角线”上的3个数字的和为45,那么这9个数的和为______,在这9个日期中,最后一天是_______号;

  (2)在这个月的日历中,用方框能否圈出“总和为162”的9个数?如果能,请求出这9个日期分别是几号;如果不能,请推测下个月的日历中,能否用方框圈出,并推测圈出的9个数中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历中的数学问题,用期末考试的2003年1月份作为背景设计问题,考查学生对日历中的数学知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在解决日历中存在性问题的过程中,考查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结合实际问题的推理能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考评要点

  (1)根据日历中问题的基本规律,迁移解决问题.

  解法1  由;故这9个数的和为135;

  根据这9个数中的中间数为135÷9=15,所以这9个数中,最后一天为23号.

  解法2  设中间数为x,则

  由得    解得 

  ∴.

  因此这9个数的和为135;在这9个日期中,最后一天是23号.

  (2)根据问题需要,建立方程模型,结合日历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设中间一数为x,由题意知,,解得;

  观察2003年1月份的日历可知,18号在本月日历中位于最后一列,不符合方框圈出任意3×3个数的基本规律,所以不能圈出.

  通过2003年1月份的日历可知,2003年2月份的第一天为星期六,按照日

# * * * * *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购物问题中的多种关系,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按分类思想进行分类讨论的策略,以及合理辨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评要点

  (1)通过数据比较,回答问题.183-70×3×0.6=183-126=57(元)

  (2)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利用代数方法,分别建立方程模型,进而解决实际购物问题.

  设甲班第一天买x瓶,则第二天买(70-x)瓶.分三种情况考虑:

  当第一天购买不足20瓶时,则.解得:(不合题意)

  当第一天购买在20瓶和30瓶之间时,则.解得:(符合题意)

  当第一天购买超过30瓶时(不超过35瓶),二天均超过30瓶,则70×2.4=168(不合题意).

  以实际生活中学生购物为背景设计的解决问题型试题,需要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审视问题,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打折知识、数据比较、方程模型解决问题:设计这个问题达到如下的目的:第一,提供学生用数学的机会,使问题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感兴趣;第二,通过此问题的解决过程,考查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为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经验;第三,借助此题分类讨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提高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根据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间的关系进行问题设置

  解决问题中的问题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脱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看,经历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知识技能”的转化过程,其中,知识技能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根据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进行问题设计,可以有效地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例如,南京市2003年期末七年级(下)数学调研试卷第七题解决问题第30题:

  30.小明站在池塘边的A点处,池塘的对面(小明的正北方向)B处有一棵小树,他想知道这棵树距离他有多远,于是他向正东方向走了10步到达电线杆C旁,接着再往前走了10步.到达D处,然后他改向正南方向继续行走,当小明看到电线杆C、小树B与自己现处的位置E在一条直线上时,他共走了45步.

  (1)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如果小明一步大约40厘米,估算出小明在点A处时小树与他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考查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评要点

  (1)此题通过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图形反映位置和数量关系,关注学生在转化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以及用图形表示实际问题的技能

*  # * * * * *

.(画图略)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寻找已知条件、待求距离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并用角边角来说明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小树B与小明在A处的距离为10米.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问题设置的思考点;从这题可以看出,用课本上的习题模型进行设计,改变设问的角度,隐去原有的图形与相关条件,赋与原题生活化的现实背景,给学生问题转化,寻找数学模型提供了平台,也为解决问题与课堂教学进行了很好地衔接.根据数学模型设计解决问题,不仅考查了数学模型的学习与应用,而且考查了实际问题转化过程中的审题、建构、方法等,这样的问题设置在方程模型、函数模型.代数式模型等考评中也有重要价值.

  四、关注学用结合的实际需要进行问题设置

  解决问题的问题设置除了关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解决外,还非常关注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它比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更重要,更显出数学的价值和作用,更显出学习的目的和需要;根据解决问题栏目定位要求,我们设计“用数学”的问题时,考虑到如下的要素:首先反映思维价值,体现综合题的要求;其次,重视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突出用数学的意识;再次,重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探索与创新.

  例如,南京市2003年期末七年级(下)数学调研试卷第七题解决问题第31题:

  31.小强和小勇利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台球比赛:

  (1)小强把白球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想通过击打白球撞击黑球,使黑球撞AC边后反弹进F洞;想想看,小强这样击打,黑球能进F洞吗?请用画图的方法验证你的判断,并说出理由;

  (2)小勇想通过去打白球撞击黑球,使黑球至多撞台球桌边一次后进A洞;请你猜测小勇有几种方案?并分别在下面的台球桌上画出示意图,解释你的理由.(下面给出相应的图形,供同学们画图和设计用)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台球问题,考查学生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角、对称等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考评要点

  (1)利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画出黑球运动线路图或以AC边所在直线为轴作点F的对称点,利用点F、黑球、白球不在一条直线上,说明黑球不能进A洞的判断;

  (2)方案有3种:(见下图,解释略)

  这道题的设计避免了单纯的技能考查,使技能考查放在用数学的大背景中,也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得到有机地结合,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价值解决问题栏目中用数学的问题设置,强调问题的生活价值,突出知识与技能在问题中的应用,关注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应用意识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助于体现新的评价功能.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型试题的设计,通过实际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又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的设计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和实际意义,因而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这样的设计由于注重了自主和方法,因而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因此,加强试题创新,重视问题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有助于改变应用型问题教学解题化的倾向.

本文选自《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4年第5期

*  # * * * * *

 

                                                            



*  # * * * * 

历的编排规律可推出2003年2月份的日历如下: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2

9

16

23

3

10

17

24

4

11

18

25

5

12

19

26

6

13

20

27

7

14

21

28

1

8

15

22

     由上面2月份的日历可知,18日位于第三列,符合题目的要求.故在2003年2月份的日历中可以用方框圈出,圈出的9个数中,最后一天是星期三.            

  选用日历中问题作为“解决问题”型试题,是想通过课本知识、方法的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给学生提供基本问题研究和迁移的平台,让学生结合新的问题情境,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基本的数学问题.此题借助课本、“课标”上的基本素材,进行了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设计时给出了“不确定”的问题背景,增加了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价值,使试题源于教材和“课标”,又符合解决问题的需要.

二、把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本质进行问题设置                         

  新的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提出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的根本要求;因此,解决问题的问题设置应关注“用数学”的意识,便于让学生从数学角度看待问题.以及用双基解决这些问题.由于解决问题定位于综合题,因而,解决问题型试题的问题设置顾及了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                                            

  例如,南京市2003年期末七年级(上)数学调研试卷第七题解决问题第31题.

  31.秋季运动会前甲、乙两班学生到红星超市去购买某种品牌的矿泉水,红星超市对该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方法如下:“购买不超过30瓶,按零售价销售,每瓶3元;购买30瓶但不超过50瓶,按批发价销售,售价是零售价的八折;购买超过50瓶,按批发价销售,售价是零售价的六折.”甲班分两天两次共购买矿泉水70瓶(第二天多于第一天),共付出183元,而乙班则一次购买矿泉水70瓶.                               

  (1)乙班比甲班少付出多少元?                                                                                     

   (2)甲班第一天、第二天分别购买矿泉水多少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购物问题,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建立数学模型

*  # * * * *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