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全部高中高三历史下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高中文科班中国近代现代史综合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清王朝政治腐败、走向衰落开始于 (A)乾隆后期 (B)道光初期 (C)咸丰时期 (D)辛酉政变 2. 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B)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 (C)中国处于封建落后状态 (D)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3.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是在 (A)1859年 (B)1860年 (C)1861年 (D)1862年 4. 在右图中,太平军建制的永安和后期与清军争夺的安庆是 (A)②④ (B)②⑤ (C)①③ (D)①④ 5. 1858年太平军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彻底打败湘军 (C)解除天京之围 (D)巩固江南地区 6.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篝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7.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变革始于 (A)《南京条约》签订 (B)总理衙门设立(B)海关总税务司设立 (D)外交部的建立 8. 洋务派所办的民用工业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赚取利润,增强经济实力 (D)培养人材,发展资本主义 9.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法新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 10. 《马关条约》关于“清政府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 (A)清政府不能再向朝鲜提供帮助 (B)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 C)朝鲜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实现独立 (D)朝鲜摆脱外国控制独立自主 11. 19世纪末清政府大借外债的主要原因是 (A)偿付对日赔款 (B)筹集资金发展工业(C)筹集军费编练新军 (D)列强强迫借贷 12. 甲午中日战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基金 (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 13. 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 促使维新思潮转化为政治运动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的产生 (C)强学会的建立 (D)德国强占胶州湾 15. 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表》和《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是 (A)招徒讲学,阐发维新思想 (B)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根据 (C)从根本上推翻传统的儒学 (D)使维新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 16. 在戊戌变法中,“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情景是哪方面变法法令的直接反映?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文化教育方面 (D)军事方面 17. 兴中会被称之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根据是 (A)孙中山组织创建的兴中会 (B)兴中会以推翻清朝政府为目标 (C)兴中会志在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兴中会联络会党发动武装起义 18. 20世纪初,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应该和盲目排外相区别的是 (A)孙中山 (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19.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复出,他使用武力镇压革命的同时,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其主要目的是 (A)抬高自己取代清政府 (B)压制革命打击孙中山 (C)结束内战竞选大总统 (D)保存实力准备当皇帝 20.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是 (A)概不承认 (B)全部承认 (C)重订新约 (D)部分承认 21.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的目的是 (A)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B)支持去南护国军,号召武装讨袁 (C)反对袁世凯任在总统,号召彻底倒袁 (D)声援护国战争,号召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22. 民国初年的国会第二次被解散发生在 (A)袁世凯称帝时期 (B)张勋复辟时候 (C)段祺瑞执政时期 (D)曹锟鸷睡时期 23. 在下列科学家、工程师中曾与外国人合作在上海创办私立西式学校的是 (A)李善兰 (B)华衡芳 (C)徐寿 (D)冯如 24.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霁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是哪一派的观点?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5. 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各国准备干涉中国革命,其中立即与清政府签订出售武器合同的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26. 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慌忙西逃。在西逃途中她颁布了“剿匪”上谕,其目的是 (A)命清军与义和团剿灭洋人 (B)借师助剿镇压义和团运动 (C)取悦侵略者保住统治地位 (D)改“安抚”为“剿灭”运动 27. 袁世凯建立的北京临时政府中,同盟会会员担任部长的部门不包括 (A)教育部 (B)农林部 (C)司法部 (D)内务部 28. 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化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伸入长江中游 ③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④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3题10分,第44题12分,第45题16分,共38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1月太平 一历答英国海军照会 照会敬悉意,不胜诧异。须知贵国敬奉耶稣,我天朝崇奉上帝。贵我国两既以崇拜耶稣为宗教之本源,自当世代交好,有如一家。……自当各守天教,权衡双方之缓急,而不可损人以己。 引自《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材料二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同情。 引自《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三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吾国现势,非致力对外之时,故宜维持列国对我素持之主义,使之相承之变,而得专心一意于内政之整理。 引自《宋教仁集》 回答:①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对外愿望的思想根源是什么?(2分) ②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相信列强“中立”的思想根源是什么?(2分) ③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认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没有看到什么实质问题?(2分) ④材料三宋教仁主张的对外政策实质是什么?能否达到“专心”“内政”的目的?为什么?(4分) 4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居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保守之也。 引自《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9 材料二 处今时势,外须和 ,内须变法。……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侮。天耶?天耶?恶得而知其故耶? 引自《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9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至稍涉洋务则更有鄙夷不屑之见横亘胸中。不知外患如此其多,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有济。……若事事必拘成法,恐日即危弱而终无以自强。 引自《李文忠全公集·奏稿》卷39 材料三 人前法人滋事,该督彷徨无策,幸而不北来,得以无事。当其时该督谓无海军,以致不能出海,于是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点。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引自余联沅1894年8月26日《疆臣贻误大局历陈危急情形折》 回答:①材料一李鸿章看到的“大变局”是什么?“大变局”的实质是什么?对此李鸿章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导致其对外方针是什么?(5分) ②材料二反映李鸿章提倡什么?主张做什么?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说明什么?(3分) ③材料三指责李鸿章哪两年事?与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是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问题?(4分) 4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三十四条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六条 国务员及其委员得于参议院出席及发言。 材料二: (二)主张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之精义,世之阐明者已多,无俟殚述,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是也。今吾国之现行制,现任内阁制也。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内阁制之实,帮政治因之不举。吾党主张将来宪法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并主张正式政府由政党组织内阁,实行担负责任。凡总统命令,不特须阁员副 ,并须由内阁起草,使总统处于无责任之地位,以保其安全焉。 ……《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须得参议院同意。其事行之多所窒碍,固亟宜修正者。 材料三: 查《临时约法》,原为蜊时政府而设,……然于国家这政治刷新,要亦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横生障碍。……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心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 ……盖《约法》上行政首长之职任不完,则事实上总揽政务之统一无望。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 大总统职权各规定,篷 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回答:①据材料一指出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部门,当时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②材料二是谁的主张? 他主张实行什么政治体制? 实质要走什么道路? (3分) ③材料三是谁的主张?他主张实行什么政治体制?与材料一在实质上有何不同?(4分) ④材料二与材料三都主张修改《临时约法》,其目的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一及其材料二、三中有关修改《约法》的理由,谈谈你对《临时约法》作用的认识。 (7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题16分,第47题16分,共32分。 46. 19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领域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这些事件和变化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16分) 47. 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10年间,中国社会出现了怎样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引起的?在这10年间中国社会的各派政治力量作出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指出其中最先进派别并据史实说明其先进性。(16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