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全部高中高一历史下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高一历史下册暑期天天练测试题6

主题三(一)康乾盛世
第32-33课  康乾盛世的成就及原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施琅进军台湾,对这两件事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都有利于巩固清朝海防  ②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都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④都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郑成功在信中写道:“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若从历史的角度看,他的言论:
A.应该否定,是分裂割据行为    B.值得肯定,统一国家壮举
C.应该否定,是通敌叛国行为    D.值得肯定,爱国主义行为
3、土尔扈特部长闻之约:“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莫不弃此就彼,亦食禽择木智也”。遂率部涉河而归。“大皇帝”是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4、清王朝入关以前,没有既定的皇位继承制度。康熙时期,皇子之间争夺皇位,引起朝政动荡。后来制定了秘密建储制度,使皇位继承问题上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冲突,建立这一制度的是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5、康熙六次南巡期间,曾在山东曲阜祭孔子,在南京拜太祖陵。其主要意图是
A.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儒学思想           D.加强中央集权
二、材料题(共20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                   ——《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
材料二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堵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1)材料一中康熙帝的这段言论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假如你是当时的士人,要就这一问题向乾隆献策,你会做何陈述?(4分)

 

7、 我国古代的人口问题(10分)阅读下表,
历史时期 秦始皇 西汉
武帝 隋朝 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估计总数 2000-3000万之间 初年
约3600万,末年3200万
 最多时5600-5800万 隋末唐初不足3000万,
安史之乱前的755 年约8000-9000万 初期约3000万

后期(11世纪初)1 亿左右 
峰值约8500万 14世纪末7000万以上,
持续增长至17世纪初突破2 亿 康熙二十九年,1 亿多,
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 亿;太平天国起义前夕的道光三十年(1850年)4.3 亿
----摘编自葛剑雄《人口与疆域的变迁》
请回答(1)秦始皇至清道光年间我国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

 

(2)你认为人口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3)你认为明清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先后破2亿、4亿,可能带来哪些社会影响?你如何验证自己的这些假设?(4分)

 

 

16.(1)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2分)。
(2)围湖造田,河水泛滥(2分)。人地矛盾,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2分)。
(3)一,采取措施对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加以遏制;二,大力推广高产的农作物,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4分)
33.(1)二千年间人口大致增长了19-20倍(总体变化必答,得1分);
其中秦始皇至元朝人口峰值时期1400多间增加了5500—6500人,增长 了2到3倍;北宋一朝增加了0.7亿人,增长了1倍多;14世纪末-1850年约450多年间增加了3.6亿人,增长了4倍多; 隋末唐初与北宋初期人口退至秦始皇时期的水平.(写清某一段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给1分,只写增长的最多给1分,写出增加和减少情况的给2分)
(2)人口增加的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国家疆土的开拓;政治局势平和社会生活安定;国家赋税政策宽松等等.(最多2分)
人口减少的原因:战乱导致人口死亡,或田地荒芜,社会生产力遭破坏新生儿存活率低等等.(最多1分)
(3)积极影响:促进生产发展,商业活跃,社会繁荣,疆域开拓,军力强盛(最多1分);
消极影响:人口过多或短时期内迅速增长使土地、食物等资源负担加重,人多地广,增加统治难度,促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等等。(最多1分)
验证方法:通过上网、图书馆、书店等途径查阅有关的明清史实,阅读明清史论,或拜访专家请教等等(最多2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