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全部高中高一历史下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郑州市智林学校09-10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

郑州市智林学校09-10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项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48分。)
1、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 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铁犁牛耕已经基本普及
2、实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是:
A.地主.国家        B.农民.地主        C.农民.国家         D.国家.地主
3、土地兼并的主要危害是
①威胁政府财政收入                 ②激化了阶级矛盾
③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④导致地方割据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
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①人烟稀少     ②耕作技术落后   ③商品交换不发达    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是:
A.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B.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C.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期  D.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7、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生产的
8、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
A.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宋代城市中的“市”比汉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A.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C.商业区和住宅区不再分开            D.对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10、央视最近热播的《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②小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③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   ④专卖制度被废除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 ②区域分工加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13、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14、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
A. 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 初次尝试了“师夷长技术”的思想
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 促成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1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          B.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D. 洋务运动的诱导
17、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当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贻来牟机器磨房   B.继昌隆缫丝厂     C.发昌机器厂      D.江南制造总局
18、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 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9、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这表明甲午战后
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类不齐全不均衡
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
④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特点是(     )
A.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21、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C.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2、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3、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
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24、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根本不同是
A.前者属于官僚,后者属于资本家       B.前者是封建经济,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
C.前者依靠国家政权,后者依靠个人经营 D.前者属国家,后者属个人
二、材料分析题(25题12分,26题17分,。)
25、阅读下列史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二首》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描述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2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6分)

 

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小农经济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分)

 

⑵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何区别。(6分)

 

⑶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3分)

 

⑷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6分)

 


三、问答题(27题20分)
2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的前十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遭受到沉重打击,随着美国商品在抗战胜利后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请回答:
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⑵结合史实说明中国民族工业是怎样萎缩的?(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24=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B C A D C C A A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A C A C D C A B B A C
二、材料分析(29分)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又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为了救亡图存,一些地主、官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