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oM
2014年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带解析)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家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
B 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
C 北京等城市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
D 氯氟烃(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剂)是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的祸首
解析:A、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是不合理的利用资源造成的,但潮汐属于自然现象,故错误;
B、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地把反应物转化为环保、健康、安全的产品,并不是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故错误;
C、雾霾天气是环境污染造成的,与水蒸气无关,故错误;
D、氯氟烃破坏臭氧层,故正确.
故选D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了,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要用到量筒,药品的状态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B. 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硫酸属于混合物
D. 实验室制取CO2需要用酒精灯、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等仪器,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要用到量筒,药品的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B、不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应该用火柴引燃,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正确
D、实验室制取CO2不需要用酒精灯,错误
故选C
4.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反式脂肪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
B. 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解析:A.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4):(16×2)=108:17:16;
B.反式脂肪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
D.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在空气完全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故选D.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将100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从浓度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浓度仍为25%
C 20℃时,50克水中溶解了18克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
D 将95克KCl溶液蒸干得到5克固体,则原溶液中KCl的浓度为5%
解析:A、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饱和Ca(OH)2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为降温,而不是升温.故A说法错误;
B、因为H2SO4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从浓度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浓度仍为25%.故B说法正确;
C、20℃时,50克水中溶解了18克NaCl,此时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不一定为36克.故C说法错误;
D、将95克KCl溶 液蒸干得到5克固体,则原溶 液中KCl的浓度为: ×100%≈5.26%.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6.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 3 2 9 4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 5 2 未知数 6
下列所发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丙一定是化合物
D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5g﹣3g=2g,是生成物;乙质量应该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丙的未知数为(3g+2g+9g+4g)﹣(5g+2g+6g)=5g,质量减少9g﹣5g=4g,为反应物;丁质量增加了6g﹣4g=2g,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丙等于生成的甲和丁的质量,所以推断,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所以是分解反应.
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g:4g=1:2,故错误;
B、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错误;
C、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所以是分解反应,故丙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D、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所以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故选C
7.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 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表示将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
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表示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 取氧气
D.
表示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
解析:A、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在坐标中斜线陡,铁的反应速率小,在坐标中的斜线缓,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正确;
B、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氧气,需要一定到温度,不能从一加热就产生气体,故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加快反应的速度,故错误.
D、加水稀释碱的溶液,其pH将会不断减小,但是不会小于或等于7,故错误.
故选A
8.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换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u CuO Cu(OH)2 CuSO4
B CaCO3 CaO Ca(OH)2 CaCl2
C Na2CO3 NaOH Na2O NaCl
D CO CO2 CaCO3 C
A. A B. B C. C D. D
解析: A.CuO 不能一步反应生成Cu(OH)2,故A错误;
B.CaCO3高温加热分解生成CO2和CaO,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HCl反应生成CaCl2,
CaCl2与CO2反应生成CaCO3,故B正确;
C.NaOH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a2O,故C错误;
D.CaCO3不能一步反应生成C,故D错误.
故答案应选B
二、填空简答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9.有机合成材料是以 _________ 、煤、水、空气等位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的.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 _________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是以石油、煤、水、空气等位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的.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故答案为:石油;塑料.
10.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用化学符号和有关数字表示: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_________ 3个铵根离子 _________
(2)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2Cu _________ S2 ﹣ _________
(3)某些含氟牙膏中含有一种化学式为Na2FPO3的物质,已知其中的F元素为﹣1价,则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价.
解析:(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4P2O5.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3NH3+
(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Cu中的2表示铜原子的 个数为2个;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 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3)已知在化合物中,钠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又已知F元素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1)+x+(﹣2)×3=0,解得x=+5;
故答案为:(1)4P2O5;3NH3+;(2)铜原子的个数为2个;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3)+5
11.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都是与水相关,请根据A、B、C、D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铁钉锈蚀说明生锈是铁与 _________ 作用的结果.
(2)图B实验中,左边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___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 .
(3)图C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时 _________ ,若用pH试纸检测实验结果后集气瓶中水的pH应 _________ 7(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
(4)40℃时,将50克KNO3充分溶于100克水中,形成KNO3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_ 克,若将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 .
解析:(1)铁与水和氧气接触容易生锈,观察图示可知,铁钉锈蚀说明生锈是铁与水作用的结果;
(2)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使水溶液呈酸性;
(4)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所以40℃时,将50克KNO3充分溶于100克水中,形成KNO3溶液的质量是:100+50=150克;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若将溶液降温到20℃,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24%.
故答案为:(1)水;
(2)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3)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小于;
(4)150;24%
1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 _________ 或 _________ (填化学式).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 _________ ,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 _________ .
②G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判断:A为甲烷,C为水,E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D为氢气,G为铁,H为亚铁盐,F为氧化铁,X可以是碳,也可以是一氧化碳.所以,
(1)X是C或CO;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干冰,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总的一种用途是降温;
(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CH4+2O2 CO2+2H2O;②G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
故答案为:
(1)C;CO;
(2)干冰;降温;
(3)CH4+2O2 CO2+2H2O;
3Fe+2O2 Fe3O4.
三、实验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
(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置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_________ (填编号).
(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 :
a.使用称量仪器的第一步是(写出操作过程) _________ .
b.称取 _________ g氯化钠固体,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 _________ mL(填“10”、“50”或“100”)的计量仪器.
③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导入容器中,然后加水使其溶解,并不断搅拌.
④瓶装: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上述仪器 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并贴上标签.
⑤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置过程中需要的实验仪器有量筒、天平、玻璃棒、烧杯、滴管、药匙、细口试剂瓶;图中不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漏斗;
(2)a.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调节天平平衡;
b.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0%=5g,需水的体积是: =45mL;故需选择与量程最接近的量筒50mL来量取;
④配置好的溶液装入细口试剂瓶,需选择图中的滴瓶;
⑤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造成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1)CH;
(2)a.调节天平平衡;
b.5,50;
④滴瓶;
⑤偏大
1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来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Ⅰ.Na2O、C;Ⅱ _________ 、C;Ⅲ.NaOH、C;Ⅳ.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 _________ (填序号)肯定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
【验证猜想】
步骤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 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 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C
(2) 取少量(1)所得上层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_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
(3) 取少量(2)所得上层清液,加入 _________ 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 _________
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其原因是: _________ .
【结论】猜想 _________ (填序号)是正确的.
解析: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故可用类比的方法书写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4Na+CO2 2Na2O+C.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ⅠNa2O、C;ⅡNa2CO3、C;ⅢNaOH、C;Ⅳ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Ⅲ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NaOH中有氢元素而反应物 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Ⅲ错误.
【验证猜想】由操作和现象,得出结论;或由操作和结论,推测现象;或由现象和结论,推测操作:故
步骤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 将 产物溶于适量水中 部分溶解,试管
底部有黑色固体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C(炭)
(2) 取(1)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 2CO3
(3) 取(2)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入 CuSO4(或CuCl2)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 Na2O
在步骤(2)中BaCl2溶液要加入至过量,目的是完全除去Na2CO3,以免Na2CO3干扰NaOH的检验.
【结论】通过实验验证可知猜想Ⅳ正确.
故答案为:【提出猜想】4Na+CO2 2Na2O+C;
【实验】Na2CO3;Ⅲ;NaOH中有氢元素而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Ⅲ错误;
【验证猜想】
步骤 实 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
(2)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CuSO4(或CuCl2) Na2O
完全除去Na2CO3,以免Na2CO3干扰NaOH的检验;
【结论】Ⅳ.
四、计算题
15.欲测定某锌﹣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样品10克放入烧杯中,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20 20 20
生成气体质量/g 0.08 m 0.04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第二次实验时生成气体质量m= _________ 克;
(2)计算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析:(1)分析题中三次数据可以知道,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后仍然生成气体,所以可以判断第二次生成气体的质量为0.08g;
(2)设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
解得:x=6.5g
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5%
答: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为65%.
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