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全部高中高二政治上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检测一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检测一

                   第 I卷  选择题(76分)

    注意: 选择题答案要涂填在第Ⅱ卷的答案卡中。

—、选择题Ⅰ(下列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2分)

1.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就业观念发  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

    A.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大众消费心理影响商品的价格走势的情况。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  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D.社会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能促进社会发展

3.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

    ①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并能促进社会发展 ②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③反映并服务于新    的生产方式 ④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①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③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  质内容 ④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 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事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  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是很正常的   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6.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实践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呼唤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呼唤与之相适应    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这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道德属于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制约,同等重要

8.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这表明人民群众

  A.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       B.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9.贯彻《纲要》要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特别是为社会困难群体、下岗职工等切实解    决实际困难。这表明坚持群众路线,必修做到

  A.相信群众                        B.依靠群众

  C.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D.支持群众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紧紧依 靠人民群众。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③中国共   产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④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群众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11.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    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  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材料中“三个一致性”体现的唯物史观有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②理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④要肯定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人类生存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类在认识和处理自身与动物界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  从颂扬“打虎英雄”到滥捕滥杀再到保护野生动物过程,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共  生共荣,和谐发展。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必须发挥

    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的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据报道,重庆云阳县和湖北巴东县同处三峡岸区,但在对待生长了几十年的森林却采取了不 同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反差。云阳县千方百计为护江的柏树治虫治病,巴东县却巧立名目    砍伐连片的杉林。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B.同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让会存在的反映

14.“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不能平庸。”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B.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大于物质贡献

    C.平凡的工作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做平凡的工作

15.“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之一的徐本禹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 里,他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这启示  青年学生

    ①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感、亲近感 ②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③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    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放弃国外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在极其艰 苦的大西北,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被尊称为“两弹元勋”。这表明

    A.只要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B.个人对社会能否做出贡献,个人奋斗是唯一条件  

    C.人生价值的实现,既有社会条件,也有主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

17.大量事实表明,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则为人民和社会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其主要原因是

    A.成长环境不同         B.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同

    C.命运不同             D.他人的支持不同 

18.2004年10月14日,在美国举行的纪念“世界粮食日”仪式上,我国水稻专家、中国工 程  院院士袁隆平被授予世界粮食奖。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杂交水稻新    理论,实现水稻育种历史性突破.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说明

    A.只要不断创新,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B.人生价值大小取决于物质贡献大小

    C.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D.人生价值是贡献和回报的统一

19.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水稻的研究,为我国农业生产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    的贡献。这说明要实现人生价值

    A.必须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支持                   B.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C.必须立足农村,积极为发展农业生产做贡献     D.必须具备良好的客观条件

20.“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这说明

    A.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

    B.理想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一定能转化为现实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2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

    A.个人的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

    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完善与发展           

    D.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2.下列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人民日报》指出,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解放以来洞庭湖的面积急剧萎缩,   其后果是水灾频繁。这一事实说明

    ①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   有能动作用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24.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

    A.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否良好              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们是否作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5.“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 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

    B.审美没有统一的标准

    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26.下列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 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 ③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④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一切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的钥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选择题Ⅱ(至少有两项以上是正确的,少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27.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      B.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

    C.邓小平理论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8.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成为当今中国的热词。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发展

    C.社会存在的变化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

    A.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存在的反映

    C.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可离开社会存在而存在

3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A.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        B.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是解决阶级矛盾的根本            D.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31.“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可能永存。”这句话表明

    A.人只能对社会作贡献,而不能有索取

    B.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D.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决定

    D.上层建筑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33.有的农村学生上大学是为了跳出农村,而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学成后返乡圆 梦,建设自己的家乡。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人们的行为是受价值观支配的

    B.世界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世界观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

    D.价值观具有阶级性

34.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句话说明

    A.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      B.有了远大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C.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答题卷

第II卷  非选择题(24分)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选择题答题卡:

 

三、简答题(10分) 

    35. 2004年8月,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因病去世,享年51岁。中共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牛玉儒同志学习。他在担任市委书记一年多的时间里,团结和带领市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广大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

    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四、辨析题(10分)

36.只要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推动社会发展。

 

 

 

 

 

 

 

 

 

 

 

五、论述题(14分)

37. 材料一:2005年3月16日,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发表“有关‘苏丹红1号’问题的声明”,承认旗下肯德基餐厅出售的部分鸡翅内含有致病致癌的苏丹红染料。其实,关于劣质食品所给我们带来的震惊已经足够多了,仅去年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一案,已足以触目惊心。也正鉴于这种状况,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代表委员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材料二:2005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播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指出,真实是对新闻的最基本的要求,而虚假新闻则是新闻的大敌。虚假新闻不仅会干扰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还会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政府的威信。产生虚假新闻的根源在于媒体的商业化追求和记者的责任缺失。

(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4分)

(2)上述哲理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10分)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

1.D  2.B  3.C  4.D  5.A  6.D  7.A  8.C  9.C  10.B  11.C  12.D  13.A  14.C  15.B  16.C  17.B  18.D  19.B  20.C  21.B  22.C  23.D  24.B  25.C  26.A  27.ABC  28.AC  29.ABC  30.ABD  31.BD  32.BD  33.AC  34.AD

 

三、简答题(10分)

35题:

    (1)价值的导向作用。牛玉儒的一生之所以能做到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创造性开展工作,就在于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以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为重,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自己的全部工作实践中,为广大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

    (2)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而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就是创造价值。牛玉儒在创造的工作中实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四、辨析题(10分)

36题: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从此意义上说,命题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2)但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进,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只要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推动社会发展”。

 

五、论述题(14分)

37题:

    (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等哲理。(4分)

    (2)①先有劣质食品问题令人触目惊心,才有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食品安全法》的制定,期望能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3分)

    ②肯德基餐厅出售含有苏丹红染料的鸡翅,阜阳生产、销售劣质奶粉,都是错误价值观导向的结果。(2分)

    ③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最终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作出了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

    ④劣质食品问题的触目惊心,引发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期望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这说明上层建筑已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必须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3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