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四中09-10学年高一竞赛试题(语文)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主观题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颓圮(pǐ) 殒身(yǚn) 袅娜(nà) 涸辙(hé)
B. 彳亍(chù) 喋血(dié) 参差(cī) 垝垣(yuán)
C. 刀俎(zǚ) 桀骜(ào) 平仄(zè) 溘死(hé)
D.瞋目(chēn) 倥偬(zǒng) 隽永(jùn) 伶俜(pī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约十余年了。
B.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C.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D.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4 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______崖壁上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二、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h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
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5.“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的“此”指的是(3分)
A.是诗人在作品的描写中所努力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
B.是诗人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心境时寄托的对象。
C.是诗人使读者的感情与作品抒写的感情产生的共鸣。
D.是诗人能让读者观其作品时所受到感动的艺术技巧。
6.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得意忘象”之趣。
B.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注意欣赏和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特有的韵味。
C.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一般注意了从描摹客观自然而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
D.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领会诗人所创设的一种艺术意境以及言外之意。
7.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指作者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B.引用陈子昂、宋徽宗的咏花诗是为了举例说明古代咏花诗词大多只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
C.一些追求诗品意境的诗人往往善于把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感情寄托在对外物描绘的形象之中。
D.咏花诗词常以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象征或寄托,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三、鉴赏(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少年又侮信曰:“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众辱信曰:“ 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于是信孰视,俯出跨下。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度淮,信乃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梁败,又属项羽,为郎中。信数以策干项羽,羽弗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 上不欲就天下乎?而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弗斩。与语,大说之,言于汉王。汉王以为治粟都尉,上未奇之也。
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 臣非敢亡,追亡者耳。”上曰:“ 所追者谁也?”曰:“韩信。”上复骂曰:“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可追;追信,诈也。”何曰:“ 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 王计必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信终亡耳。”王曰:“ 吾为公以为将。”何曰:“ 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至拜,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汉书》)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没有行动)
B、信往,不为具食 (吃饭的器具)
C、坐法当斩 (因为犯了案)
D、何曰:“幸甚。” (幸福得很)
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长妻患之 (称代前文的“韩信”)
B、于是信孰视之 (称代前文的“屠中少年”)
C、 信杖剑从之,居戏下 (称代前文的“项梁”)
D、上未奇之也 (称代韩信)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组是( )
①梁败,又属项羽,为郎中 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弗斩 ③汉王以为治粟都尉
④至如信,国士无双 ⑤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⑥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第Ⅱ卷
四、(23分)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宿湘江遇雨
(唐)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②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书•祖逖传》记载过他和祖逖共被同寝,夜间闻鸡起舞的故事。
②《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1)在这首诗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挥斥方遒。
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不思其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去日苦多。
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___________。
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
___________,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择死与择生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阊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生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亡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死的。
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泪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知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亲友都极度痛苦的——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以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郭分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国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傲到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导,彝政从文,从匍圃于地的殿臣电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池不愧为敢于在朝室上和禁镭人臣的君臣伦罂理急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司马迁择尘,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择尘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4.(4分)第1段“这中国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义,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解释。
答:
15.(6分)仔细阅读箕4段中画横线的三句话。请结合每句话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具体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答:
16.(6分)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答:
②(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答:
17,(6分)有条理地陈述“屈原择死”与“司马迁择生”的崇高意义。
①屈原择死
②司马迁择车
⑧他们择死与择生
六、(共15分)
18.课外拓展填空(每空1分,共6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一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第三种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19.阅读下面的划线句子,并仿写两个句子(每个2分,共4分)
有人说,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20.语言运用,要求语言精短,并充分运用修辞方式。
①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你为粉笔设计两句广告词。(2分)
②元旦将至,请你以祝福新年为主题,为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则短信或贺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匹狼被海水卷进了大海,它抱着一根木头漂到了一座小小的荒岛。
这是一个兔岛,填饱狼肚子的只有兔子。“这么多兔子,多好啊!我要把他们通通制成腊兔,等太阳将海水晒干后,再带回去慢慢享用。”于是他开始大量捕杀兔子,连兔王也变成了腊兔。
小岛上很快就没了兔子,狼吃着腊兔,等太阳把海水晒干。过了两年,腊兔全吃光了,可海水还是包围着小岛。不久,狼终于变成了小岛上一堆闪着磷火的白骨。
请根据材料寓意,提炼中心,自选文体。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一、1、B 2、C 3、C 4、B
二、5、A 6、C 7、B
三、8、C 9、B 10、D
四、11、(1)略(2)你韩信不怕死,就刺我一刀;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12、(1)抒发了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羁旅湘江的乡思乡愁,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抑郁之情。(答对其中的两点即给2分)
(2)诗中运用典故,借景抒情;(2分)运用刘琨舞剑的典故,表现作者报国济世的远大抱负;运用渔人的典故,表现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借湘江秋雨的苍茫壮阔景色抒发其慷慨不平之气。(3分)
13、(1)书生意气 风萧萧兮易水寒
信誓旦旦 譬如朝露 羁鸟恋旧林
(2)百舸争流 士皆瞋目
泣涕涟涟 山不厌高 暧暧远人村
五、14.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志士仁人杰出的生和杰出的死,以此为楷模,行使择生与择死的权利。 (答案应涉及中国人崇高的生死观,意思对即可)
15、第一句,作者以揣度的口吻提出对“偏差”的思考,读者可以体味出作者的倾向,即“偏差”是故意所致,第二句作者仍以揣度口吻表述,实际上,揭示了前一句所谓“故意”的原因。这两个疑问句不在于质疑,而在于解疑。第三句,作者明确提出自己对“政治”见解,表达不赞同世人“故意”制造的“偏差”,即忽视屈原“作为”政治家的一面。终结了前两句的疑问。 (意思对即可)
16、①屈原在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死,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 ②司马迁为完成崇高的使命,敢于与传统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选择了生。 (“与君臣伦理观念决裂”不可少)
17、①屈原选择死,是把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以死明志。
②司马迁选择生,体现了伟大的叛逆精神,以生践志。
③他们择死与择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对中华民族崇高生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8、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9、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 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20.(1)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知识在人间!(引用,仿词)
(2)钟声是我的问候,歌声是我的祝福,雪花是我的贺卡,美酒是我的飞吻,清风是我的拥抱,快乐是我的礼物!统统都送给你,祝你元旦快乐!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