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全部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焦作市2009-2010学年(上)语文必修1水平测试卷分析_

焦作市2009—2010学年(上)必修(1)水平测试试卷分析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高一备课组

本次考试试卷由教研室命题,立足课本,充分体现了全和细的特点。试卷上很多命题材料来自课本,让学生既觉得熟悉,又觉得有难度。本套试卷既考查了学生两个多月来学习的踏实程度,又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各部分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前5道客观题

统计正确率分别如下:

1—78%    2—88%    3—20%    4—22%    5—96%

其中,成语问题较大,学生对“五彩缤纷”和“不绝如缕”理解得不够准确,在A选项上出错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平日成语积累较少,没有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使用习惯。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加强成语积累。

病句问题也较大,学生对课文的原句并不熟悉,也不清楚病句的类型,所以,学生在病句题上出错率比较高。需要老师将病句类型,或典型的易错内容,在平常学习中进行渗透。

名句名篇默写题

完全填不出来的基本没有,主要问题是默写准确性不高,容易写别字、错字。

比如:

(1)、“寥廓”的“廓”字,多写为“阔”;

(2)、“凄婉”多写为“悽惋”;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的“箫”多写为“萧”,“别离”多写为“离别”;

(4)、“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萧”多写为“潇”;

(5)、“敢于正视”多写为敢于“面对”“直视”“直面”等;

(6)、“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写为“利”。

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平时的背诵还算比较认真,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别字较多,多以形近或音同、音近的字代替原字。所以,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背,而且还要能默写出来。

对联的排列

这个题目正确率较低。因为学生没有注意到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对梳理探究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闻拟写标题

新闻标题要求内容凝练概括,一语中的。要求学生能抓住新闻导语,以“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语言要尽可能吸引读者。因为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到新闻标题的特点和写法,所以,失分较多。大多数同学得1分或2分,得满分的很少。

古诗文朗诵应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得分大约在2到3分,基本上都能答出“要把握感情基调,注意文体特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内容,读懂文意,弄通字词,运用朗诵技巧”等内容,但往往忽略答案中的第二点“展开想象,加深体验”,因此失分。从大体情况来看,学生复习时不够仔细,忽略了对朗诵的复习,但学生答题时也比较灵活,多是结合自己的朗诵经验来答题,出现话多,但不够精确的问题。

诗歌鉴赏题

学生得分大约在2到3分,也有得到4分,得分率在70%,这道题共四个得分点,90%的学生都能写出表达技巧,但是在表达效果表述上,普遍出现表述不全的现象,学生都只能答出是表达作者对大堰河的爱或者赞美之情,忽略了诗歌最后三句的作用,没有把赞美扩大化,另外对于排比的总体作用,很多学生都没有答。对于这道题可以教给学生基本的做题思路:表达技巧+抒发感情+总体作用。

文言实词解释

学生得分多在3—4分,得分较高。出现问题如下:

因错别字失分,如“掠夺”写成“略夺”;

画蛇添足,如“足下”应为“您,对他人的敬称”,可有的学生为了更准确的解释这个词,答成“您,指燕太子丹”,其实指的是“荆轲”,这样学生就失掉一分;

文言功底差,完全解释不出来,如“顾”。

文言虚词的用法

学生得分率在60%,错的学生多选A,认为第四句“何以”中的“以”为介词,解释为“因为”,这样与第三句用法也就一样了。平时可加强学生对常用虚词的分析。

荆轲形象分析

因为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所以得分率在100%。

翻译题

①本道题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好,有80%的学生得满分。失分主要在“遇”字上。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把“遇”翻译为“遇见”、“遇到”;把“深”翻译为“深刻”或者意译为不相关的文字。

② 本题失误率比较高,学生不能理解“然”和“见”,多把“然则”单独翻译为“这样”或者“那么”,或者把“然”翻译为“然而”;“见”的被动意思,学生没有理解,大多的学生忽视了对它的翻译,所以失分。

现代文阅读题

本次考试所采用的现代文是鲁迅的《忆刘半农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