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一年级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课题二 分类(二)(A)

课题二 分类(二)(A)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内容
分类
教具、学具准备
铅笔一捆(14根),铅笔分类图,电脑课件。
铅笔(同桌一捆),实物卡片(水果、花、衣服),纸。
教学设计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新授课
1.教学分铅笔。
a.老师手里有一把铅笔,仔细观察,这些铅笔都一样吗?
想一想都是铅笔,可以怎样分一分呢?
请同桌两个人合作,先观察,然后一边分一边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b.同桌合作分铅笔。
(教师巡视,指导。)
c.汇报。
问:哪组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你们是怎样分的?
◆按颜色分。
◆按有没有橡皮头分。
◆按有没有削过分。
◆按笔杆的形状分。
◆按铅笔的型号分。
◆按笔杆的材质分。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分得的情况图贴在黑板上。)
d.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将同一种物品──铅笔进行了分类,可以按照颜色分,可以按照有没有橡皮头分,可以按照有没有削过分,可以按照笔杆的形状分,这些都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的,每次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2.小组合作──分实物卡片。
a.活动要求。
◆先将口袋中的物品倒出来,仔细观察,讨论一下你们想怎样分;
◆把分好的物品放在纸上摆一摆,再贴在纸上;
◆比一比哪组同学友爱、谦让、合作好!分完后,再小声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分。
b.学生合作。
(老师巡视、指导)
c.汇报。
◆水果卡片。
◆花。
◆衣服。
d.小结。
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又对同样的物品进行了分类,大家分得都很好!
练习(课件)
1.你能将公园里的人分一分吗?
2.举例。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类,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分类的情况。
想一想,可以怎样整理你书包中的物品呢?
师:分类摆放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希望同学们都养成放置物品有序、有条理的好习惯。
3.提高题(第41页第6题)。
将这些图形分一分,你有几种分法?比一比,谁的分法多?
教学设计说明
分类的第二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对同一种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由于学生已经对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知道对不同的物品要分类,那么对于同样的物品怎样进行分类呢?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物品,理解对于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使学生能够与第一节课对比、区分,从而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同时,通过动手分铅笔、小组合作分卡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动手中体会分类的意义,在合作学习中体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中,力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通过学生举例:书架上的书可以分成爸爸的、**的、我的,还可以分成工具书、小说、杂志等;收拾衣柜时要把上衣放在一起,把裤子放在一起,把袜子放在一起等等,使学生切实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养成按照分类的方法收拾书包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专家评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为此,教师要先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探索学习进行铺垫。其次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就能博采众长,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作战意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分类”这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是还不认识它罢了。本学期研究的两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使之对“分类”这一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分类的标准,使这一知识得到升华。
1.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受知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根据这一教育思想,我认为在课堂教育环节上,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刚刚上学的孩子初步感受知识,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起始课上环节的设计与处理。因为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学生学习的心向即被聚焦了,便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为此,课前我们先带学生去学校附近的超市,进行有目的的参观,让他们观察超市中各种商品的摆放。让学生置身于分类的环境中感受分类。在讲“分类”的第一节课时,我们用电脑设计了超市中零乱的货架,让学生进行调整,感知分类的作用。这就为新课的引入进行了有效的铺垫。因为是用多媒体动画教学,通过丰富有趣的画面,一下子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争抢着发言,要帮助老师整理货架。第二节课,我们设计从分铅笔引入新课,形式新颖,别具匠心。学生拿着铅笔自由想像,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学生都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他们那诸多的分法(按品牌、颜色、有棱无棱、削与未削、有橡皮否)已远远超出了教师课前的设计。
两节课都能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并表现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由于这样步步引导,环环推进,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为下面的学习铺垫道路。就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2.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生脑中的具体形象,决定于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性,所以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结合相关情境,让学生自己逐步探索、发现和总结。特别是实际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
“分类”两节课的教学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学生的动口说出、动手分分,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内涵。
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课前我们制作了大量的学具,有服装类、文具类、球类、水果类及蔬菜类等图片,然后将这些“物品”混合后分放在若干个纸袋中。学具袋发到学生手中,教师要先提出一些相关要求。小组活动开始后,学生看着五颜六色的“物品”,情绪高涨。在组长的带领下,都埋头有目的地进行分、摆、贴。教室里秩序井然,偶有争吵声,也来自于学习中的激烈争论。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说:“我能加入你们组的活动吗?”他们高兴地接纳我,遇到有难度的争论、操作,慢慢地感悟“分类”的真正含义。
“分类”的第二节课比第一节课难度大,因为第一节课只需要学生把不同类的“物品”分开,掌握单一分类标准即可,而第二节课则是同类物品按不同标准分类。因为标准较多,学生不易把握,我们便同样准备了多样的感性材料。例如饮料类,虽然都是听装,但商标的颜色不同;鲜花都是郁金香,却有颜色和朵数之分;衣服又分为长短袖、有无衣领、套头和开襟等等,这些“物品”在教学活动中,都需要学生经过认真观察,找出不同的分类标准,然后按类别摆放在老师提供的纸板上。可见,学生观察、分类的过程,正是对“分类”这一概念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它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掌握分类标准和运用标准分类的能力。最后将学生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还进行了美的教育。
我们知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第二阶段,是学生对探索过程的表述。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学生的创新成果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语言表达过程的本身,也是对思维再加工的过程,进行信息再加工。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上,不加以分析、概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可能升华。只有将具体的操作过程通过语言的加工表述出来,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单纯的操作活动,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真正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操作让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升华。因此小组活动后汇报时,老师不做具体要求,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想向大家介绍什么就介绍什么。于是都争着说自己小组是如何分的──争着说这样分、那样分的好处是什么──这是一次发散思维和语言加工的极好训练,反映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反映出他们已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毫无疑问,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教育活动从来都是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
1.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而良好情绪的感受又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这是认识活动中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因此实际操作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清操作目的、方法、步骤,给学生的操作思维以导向。例如,“分类”教学第一节课,操作活动开始前老师说:“你们想体会一下售货员的工作吗?”“那好,这纸袋中有许多物品(自制图片),请你们每四人一组合作。把物品倒出来,先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再摆一摆,看怎样摆合理?如果满意了,就把背面的双面胶纸揭下来,贴在纸货架上。撕下的小纸片不要随手扔放回口袋中,注意环境的清洁。看看哪个组设计得合理、美观,哪个组合作得愉快。”通过这样的导向,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就连平时不爱发言、听课不专心的学生也进入了角色,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正确的导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必须重视。有组织、有目的的操作活动,不但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在某一时间内达到超常状态。但必须注意到,我们面对的是21世纪的“独生代”。自私、以我为中心是多数孩子的共同弱点。为此,在操作活动中我们强调合作,其目的有三:第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长远的观点看,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可能更注重团队精神。第二,合作可传递出各种信息,包括学生的各种想法,能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以便有的放矢的施教。第三,“合作”是开放式的交流信息。学生的各种见解、思路,在交流中得到肯定或否定,培养学生虚心和求实的精神,使他们能在比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合作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不甘为人后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立体作用。
“分类”两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多次采取了合作互动的方式,选择不同的组合形式(小组、同座位),达到相互交流启发的目的。合作中教师除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还注意观察各组的合作效果。对最初的授课班级,曾发现合作不愉快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图片好看、好玩,一人独揽,不许别人动手;有的组讨论意见不一致,各说各的、各干各的,互不服气。两人合作分15枝铅笔,有的组就一人一半,自己分自己的。汇报时有的学生只想自己都说了,不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发现这些问题后,教师及时进行引导、教育。在纠正这些错误做法的同时,初步给了学生团队作战的意识,强化合作精神。由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合作气氛,把整节课的学习推向高潮。
总之,学生在学习中参与意识越强,合作意识越浓,越能发挥他们的潜能,越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分类”教学中,教师没有过多讲解分类的含义。这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带入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会、理解分类,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向,为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教师只是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第一节课,从整理超市商品入手,到小组合作,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分类现象。这时学生头脑中迅速回闪着他们接触过的种种感性材料。然后他们争先恐后地举出了丰富多彩的实例,如:厨房里碗、盘子的摆放(按大小、质地),书柜中书籍的排列(可按种类、大小),衣柜中衣物的放置(可按季节、衣裤、内外)学生将这些物品在家中分类摆放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这说明实际操作加深了他们对分类意义的理解,感悟到分类的真正含义,所以才能恰如其分地举出各种例子。
第二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虽然难度较大,但因有了第一节课的分类基础,学生在第二节课活动中,就有了创新思维的条件。如分花时,教师的目的是可按颜色分,也可按品种分,而学生在实际摆放时,两种标准都考虑到了,他们或先按颜色分,再把每种颜色按品种分;或先按品种分,再把每一品种按颜色分,思维是完整的。这说明学生对分类的理解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能综合思考问题,灵活运用分类标准。特别是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把许多书、本放在一起,让学生分类,他们同样能用同一标准或不同标准有效结合的方法,准确地进行分类,并往往超出老师的教学要求和设想。可见学生对分类知识的学习已得到升华,这是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成果,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了。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分类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教学来源于生活。教师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上的学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原有状态和水平的过程。要使学生不断创新,教师应创新在前。如果教师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学生的创新将被扼杀。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接受再教育,使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才能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大胆的创新。这是21世纪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