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发现》。
首先说一下教材
《有趣的发现》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充满探索意味的叙事性作品。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达尔文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发现了岛上的昆虫翅膀都不同。于是,他亲自去岛上观察,终于被他找到了昆虫翅膀不一的答案。在这篇课文中,达尔文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出现,他既是一个科学家,而在学习此文时,对于天真的孩子们来说,他更是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向科学,走向生活,探索问题答案的朋友。此文通过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一方面是在赞扬达尔文仔细观察,勇于探索,亲自实践去找到答案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在号召我们的孩子要学习达尔文的这种仔细观察,乐于探索的精神。当然,课文还传达给孩子的另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必须要学会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你。这篇课文一共有四个小节,可以按照这四节分为四部分来教学。
第一部分:(1节):讲述了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第二部分:(2节):讲了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考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第三部分:(3节):讲了达尔文由观察到的现象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联系,发现岛上昆虫的体型特点与能否适应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有趣的发现”。即“适者才能生存”,从而点明题旨。
第四部分:(4节):指出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了重大作用。“非常重要”强调了达尔文后来之所以能在进化论方面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并为人类作出杰出的贡献,与这一发现是分不开的。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达尔文事迹的学习,学习他那种仔细观察,勇于亲自去探索,实践的科学精神。也使学生在脑海中牢记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因此,我将第三条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说教学设计
在研究教材,钻研教法的基础上,教学设计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孩子们,你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一开始,我会以谈话的方式直接导入。我所抛出的这一问,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预计学生肯定会不加以思索,踊跃回答。而这一效果正好是我想要的。本来,在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会觉得科学味的文章难教。但我这样一问,使孩子们的身心立刻放松下来,课堂内的气氛变得不那么严肃,孩子也就会在乐中学习了,我的目的达到了。接着,我板书课题“有趣的发现”。课题中有一个二会字“趣”。所以,教学时,我注上拼音,让学生读准“趣”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纠音:出示生字词
bǎi dá wén fǎn fù jiào cún róng yì yán jiū
一百 达尔文 反复 比较 生存 容易 研究
2在朗读纠音,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标指出,二年级的学生要能够完整讲述简短的故事了。所以,我的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让我的学生练习说,说不好不要紧,但要敢表达,我会在一旁作指导。我就想为我的孩子们提前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3主问题提出
课程标准指出,在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孩子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会抛出一个疑问。达尔文的发现是什么呢?他是如何发现的?这是全文教学的一个主问题。主问题,按照我的理解,它就等同于我们的脊梁,因此它是课文教学进程的核心。它对于孩子和作为教师的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它适应了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二年级的小孩,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分神,也往往读书,听课没有目标,常常知识跟着附和。因此,这样的主问题,可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知道老师说要做什么,而自己又要做什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而对于老师,主问题作为整课的核心,它可以帮助我们老师把握住课文的重点。况且,问题一提出,孩子们还会由于好奇心的趋势,立即去读文章,对文章有进一步的感知。
(三)研读课文,深刻领会
重点研读第三小节,体会达尔文执着的探索精神。
①对比,感觉自己的不足
先让学生切合自己的实际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问题时,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吗?预计:一些学生说有,但由于孩子的阅历不足,大多肯定说没有。于是,老师再话题一转说,我们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有,一起来看看。这时,不用老师说,孩子们在心里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
②紧扣“许多”“反复”“观察”“比较”“终于”,体会达尔文的执着。
重点句子出示: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先让学生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这时候我们老师要充分珍惜孩子的言语,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初步的理解。
③想象性表演,升华理解。
让孩子们想象达尔文会怎样观察,谁来给大家看看。这样的表演,由于是直观性的,给孩子留下的影响会更深。当然,因为是课标指出的。也要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孩子们先是通过自己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在脑海中想象,完成了一个内化过程,接着,我会让他们说,完成了一个外化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④对比学习
首先,让孩子们读一下达尔文找到昆虫翅膀为什么不同的答案,也就是后面的三句话。我一边出示几个画面(1、没有翅膀的昆虫停住不动的画面,2、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在风中的画面,3、翅膀不够大的昆虫的画面),这里出现的画面而不是课文文字,一是考虑到大片文字吸引不了二年级孩子们的长时间注意,二是图片配合风的声音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也容易让他们理解课文,然后看表格填空,自己再说说为什么不同?最后,对比一下,选择一个说你想对它说的话。表格如下:昆虫翅膀(有趣的)发现
⑤朗读感悟
本节学好了。我要求学生朗读。因为,朗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听听孩子们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畅谈体会,加深感悟
教师是课程的推进者之一,教师能走多远,紧接着,孩子们就能走多远。当然,别忘了我们的孩子,他们也是课程的推进者之一。孩子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是不会也不可能用言语直接表达的。但作为老师的我们知道,在进行了刚才那么有趣的表演之后,孩子的热情仍旧高涨,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仍然处于颠峰状态,能动性孩子促使他们想要学到更多。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会抛出层层递进的两问:①你们觉得达尔文发现昆虫的翅膀不同后就亲自去岛上探索,观察的做法怎么样?这个问题提出以后,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其实,从表面上看,孩子们的确是在谈着自己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他们自己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我们知道,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所在。这个时候,承接着孩子们所说,老师再简明扼要地帮助孩子总结此文的主旨,起到升华作用。
(五)启发想象,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内意思的理解和掌握那时远远不够的。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孩子对文章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因此,①我会请孩子们说说学了这文后感受。可以预计,孩子们肯定会说要学习他的科学精神。这样,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了,比任何的思想教育起到的效果都要好。当然,②我还会让孩子们说说对昆虫有什么想说的话没有?以此引导出“要学会适应环境”这一说法。因为相对于前一主旨重要性是次之的,所以无须花太多时间。③介绍自己知道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事迹。
说说本课教学的注意点
1、生字词教学的注意点:比较的“较”,车字旁要注意写法(笔顺和笔画的变化),达尔文的“达“,里面的“大”,把捺改成点。
2、朗读感悟的注意点:要将句式中的练习和朗读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
附板书:
昆虫(有趣的) 发现
没有翅膀,翅膀残缺的 不容易被风吹走
翅膀特别大的 能生存下来
翅膀不够大的 逐渐消失
仔细观察 勇于亲自探索实践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