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古诗四首

《古诗四首》教学实录之一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 王自文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齐读古诗。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是遗弃的人民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师:他们流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师:“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清凉凄凉悲凉)
       南 杭州            北 汴州
         秀丽              壮美
          醉               泪
       权贵寻欢            金兵横行
         └               ┘
               忧国忧民
 
  相关链接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