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四年级 >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以读为主 以情动人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福建省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林志强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以课文为媒介,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通过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通过读,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流程:
                               〖你正在浏览《课文网》提供的文章〗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引情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播放课件: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他们非常幸福!
  生:我感到他们的生活非常快乐!
  师: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情景。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2.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一个中国孩子”是谁?
  他发出什么呼声?
  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轻声朗读课文)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并说以上几个问题。
  二、精品细读,感悟内容──动情
  1.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师: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默读、思考)
  生:作者首先以一个中国的中学生、牺牲了的维和人员的孩子的身份,用真挚的、充满深情的语言,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倾诉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讲述了爸爸牺牲后全家人悲痛欲绝的情形。然后,充满感情地向人们介绍了自己的爸爸──一位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最后,作者代表全家、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向加利先生、向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发出了内心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2.研读课文,同伴互助。
  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师:请同学们读读文中描写“爸爸”有关句段,想想“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找出有关句子,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生: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生: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生: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个出色的人才。
  ⑵体会失去“爸爸”的悲痛。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者的心情怎样呢?用具体的句子说一说。
  生: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事实是多么的无情。客观的叙述中饱含巨大的悲痛。)
  生: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联想中表达失父之痛。)
  ⑶对“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师:“爸爸”在呼唤和平,可世界和平了吗?再读课文,提出有关的句子。
  生:“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娇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说,和平很容易受破坏。)
  ⑷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师: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读出情感。
  生:“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3.朗读课文,个性表达。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在朗读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作者着想,读的时候,感情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首先,作者是带着对加利秘书长无比敬仰的感情写信的,整篇课文的朗读要体现这种情感;其二,作者在倾诉自己家庭的遭遇,在诉说爸爸牺牲的经过时,是用血的事实作基础的,是用满腔悲愤来控诉战争的罪恶的,在朗读时,要带着憎恶战争的感情朗读;最后,作者发出了“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知道,和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唤醒全社会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在朗读时,语气要肯定,要怀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把作者的心声表达出来。
  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交流资料,拓展内容──激情
  1.小组交流。
  师: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但当今世界还不太和平。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生:(小组交流)
  2.全班共享。
  生: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倒坍,死亡两千多人。
  生: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
  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的仇杀。
  生:阿富汗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
  生: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等等。
  师: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生:(齐声朗读)“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四、即时训练,深化内容──抒情
  师: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生:(自由交谈)
  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生:(自由练笔,写后交流)

  编辑短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以“情”字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对和平的呼吁和向往。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稍有欠缺,与学习目标略有距离。(熊宁宁)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之一
执教:荆门市钟祥承天路小学 罗勤
点评:荆门市教研室 官军
  
  一、初读:启疑导入,感知全文
  师: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面对战争所发出的呼声吧!
  (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那个中国孩子是谁?
  生:他为什么有呼声?
  生:他的呼声是什么?
  师:同学们,带着我们想弄明白的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开门见山,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课题为抓手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开课简洁明快。】
  二、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生:这个中国孩子的名字叫雷利。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的最后一行知道的。
  师:你真会学习,这是一篇书信体裁的文章,所以你在这封信的落款处看到了。
  【文体知识的渗透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体现了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随时随地地关注。】
  师:那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呢?
  生:他发出的呼声是“和平”。
  师:说具体点,到书中去找一找。
  生:雷利发出的呼声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他为什么要发出这个呼声呢?
  生:因为他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亲、母亲。
  师:那是因为他自己失去了父亲,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这篇文章,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小组间交流感受。
  (生自读交流)
  师: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课文中“两年以前……壮烈牺牲”知道的。
  师:你从这儿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
  (生齐读“卓越的观察员,在……”)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体会?
  生:我觉得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读文中句子)“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
  师:还有谁和他有相同的体会,也可以来读读这段。
  生:我觉得爸爸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师: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我是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的。
  师:好,他读了,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如果再读得自豪、骄傲一点就更好了。
  师:你能不能试试?
  (生读)
  师:有点自豪了,还有谁想读?
  (生读)
  师:你读出了对爸爸的无比自豪之情!刚才这位同学说了,爸爸还是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谁能来读读?
  (生读)
  师:你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还可以,但还缺少依依不舍的味道。
  师:那你能来读读吗?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呢?
  生:还是不够突出依依不舍之情。
  师:哦,你来试试吧?
  (生有感情地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一片掌声)我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爸爸临行前非常舍不得离开我们,爸爸临行前只是“舍不得”吗?
  生:我觉得爸爸临行前说的话要读得肯定些。
  师:肯定些,也就是坚定的语气。你很会体会,你能不能读一读?
  (生读爸爸的话)
  【文中关于爸爸的描写仅仅是只言片语,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零碎的语词里去感悟爸爸的形象,依托层次分明的朗读,爸爸那“爱和平、爱家庭、有才华”的多维形象跃起然纸上,也跃然于学生心间。】
  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师:爸爸对这次出行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有这样一位好爸爸怎能不让雷利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着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头上啊!
  (出示课件,师配乐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教师抓住学生感情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学生情动于中,必形于言。】
  生(吞吐):我觉得……我想,我是雷利……
  师:我知道你很激动,是的,你是雷利,你怎样想?
  生:我觉得如果我是雷利,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生:我会想:可恶的战争,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父亲的生命啊!
  师:你不仅有伤心,还有对战争的痛恨,是吗?
  生:对!
  师:还有谁想说?
  生:假如我是雷利,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
  师:同学们,带着这种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在这一段里面,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
  (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鲜血染红了……”这句话让我感动。
  师: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
  生:我觉得爸爸牺牲了,但他的心还在呼唤和平。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几句最让我感动,“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本来我们是高高兴兴地去接爸爸,可是我们却接到了爸爸的遗体。
  师:是啊!我们日也盼,夜也盼,高高兴兴地捧着鲜花去迎接爸爸,没想到接到的却是爸爸那冰冷的遗体。
  生:这句话最让我感动:“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说明爸爸临死前都不忘和儿子的约定。
  师:爸爸和雷利有个约定,虽然他牺牲了,还是不忘把那顶蓝盔带回来。
  师:还有让你感动的句子吗?
  生: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爸爸流了那么多血,他还是想家。
  师:流了那么多血,说明什么?
  生:说明爸爸死得很惨烈。
  师:同学们,带着这些感觉,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好吗?
  (配乐,师领读第一句,生跟读)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教师先通过配乐读全段以激发情感,再引导学生抓住本段中“最感动的”几个“点”以深化认知,最后再读全段以整体感悟,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学生对文章重点段的理解深入而透彻。】
  师:我看到了同学们眼里闪着的泪花,我知道,这眼泪是对战争的痛诉,是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爸爸就这样牺牲了,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
  生:他还有个心愿,就是思念家人,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师:是的,爸爸还有未了的心愿,因为现在世界并不太平。自由地读读这段话,你怎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我们收集的资料谈。
  生: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美国世贸大厦遭受恐怖分子袭击,死伤达3600多人。
  师:可见和平的环境是多么的娇嫩啊!
  生:我在报纸上看到了……
  师: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我们的和平环境。
  生:我还从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女孩……
  师:是啊!儿童是战争中最无辜的受害者。
  生:我收集到的是一张图片。
  师:好,拿到前面来,我们一起来看。
  (生进行介绍:一名因战争而失去双臂的伊拉克男孩,断臂上用白纱布绑着一支铅笔在一座破桌子前画画)
  【适时地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诵读:点题明理,拓展升华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
  (课件显示战争场面,师解说)
  师:看到这儿,你们的心里怎样想?
  生(眼里含着泪):我觉得战争很残酷,死了很多人。
  师:你很为他们感到悲痛,是吗?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有战争,和平多好啊!许多国家在一起,快快乐乐、安安稳稳地生活,该多好啊!
  生:我想问问打仗的人,你是想要和平,还是想要战争?
  师:你想质问那些发动战争的人,是吧!
  生:战争,你真可恨!真可恨!
  师:连用了两个可恨,表达了你的愤恨之情。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这是谁的呼声?
  生:雷利。
  师:仅仅是雷利的呼声吗?
  生:是所有孩子的呼声。
  师:仅仅是孩子们的呼声吗?
  生:是全世界的呼声。
  师:是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孩子的呼声,还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啊!
  师:雷利的呼声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让我们到课文当中找到雷利的呼声,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吧!
  (生自由读)
  师:谁来呼吁?
  (生读文)
  师:谁还想呼吁?
  (一生动情朗读,全场掌声雷动)
  师:你的呼声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在场的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这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让我们一同来呼吁吧!
  (全班齐读)
  【课尾自然回归文章主题,学生在对文章主题的反复吟咏中升华认识、深化体验。】
  师: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能做点什么呢?
  生:我也要写信给美国总统布什,让他撤回现在还驻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队。
  ……
  (课件显示和平鸽、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画面)
  师:让我们一起呼吁——
  (课件显示:让世界充满阳光,让和平永驻人间!)

  【总评】
  一堂好的语文课要“味正”而“情浓”,所谓“味正”即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所谓“情浓”即语文课要情思飞扬。细品本课,其“味正”表现为“悟读交汇”,其“情浓”则表现为“情理交融”。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自不待言。从这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不同角度的读,教师引得巧妙,学生读得沉醉。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这节课上,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或别具声色地读,或静心潜思地悟。因为悟读交汇,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
  语文课要以情动人,不须明言。从这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这节课上,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有师生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师生或披文入情,或辨析明理;或情动于中,或思发于言。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父亲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自然升华为“战争之恨”这种“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憾人心魄,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湖北省2005年小语优质课一等奖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教学设计: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育英小学 罗玲
教学评析: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育英小学 樊永红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8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地方不太平;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工作状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播放战争的影像资料,教师适时导入。
  同学们,听着这悲痛的声音,看着这凄凉的画面,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是啊,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战争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齐读课题。
  再读课题。(强调人物)
  再读课题。(强调内容)
  (评析: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从感官上给学生以刺激,从而达到撞击学生思维和心灵的作用。接着伴随音乐,用深沉的语调带学生进入课堂学习。这一开头的创设,不仅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探究新知识,同时还帮助学生把握住本文的朗读基调。)
  二、质疑读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生: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呼唤的是什么?
  生:我想知道他向谁呼唤?
  生:我想知道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教师随机板书:谁?什么?为什么?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读了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查字典、查资料或者请教附近的同学。
  学生自由学习。
  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谁来说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
  师:是的,你很会读书。说出了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体裁上的不同,这是一封信。
  生:我知道这个中国孩子是雷利。
  生:我知道他呼唤的是和平。
  生:我知道他是在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信中发出的呼唤。
  生:我知道雷利的爸爸是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在维护和平时光荣牺牲了。
  生:我知道了雷利呼唤和平是因为他的爸爸在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光荣牺牲了,而且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不和平……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说明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知道这篇课文是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一封信,心中缅怀了自己的父亲,同时向国际社会呼吁和平。
  (评析:在学生初读之后,设计了:“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个问题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探究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倒了教师对于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重点探究,感情朗读。
  (一)学习一、二部分
  师: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的1-4自然段,划出描写爸爸的句子,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同组的同学可以交流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激烈,那么谁来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从这句话中我感觉到爸爸是个英雄,是一名勇敢的战士。
  师:是的,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爸爸是维护和平的勇士。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师:“精通四国语言”说明爸爸怎么样?
  生:了不起、很有才华、知识丰富。
  师:是的,爸爸知识渊博,才华横溢。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爸爸对我和妈妈的爱。
  师:体会得多好啊!你能说说你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吗?
  生:我从“深情”这个词中体会到的。爸爸上飞机前用深情的目光看着我和妈妈,说明爸爸非常爱我和妈妈。
  师:说得真好。你能读出爸爸对我和妈妈的这份爱吗?
  生感情朗读。
  生:我找到的也是这句话。我从这句话中不仅体会到了爸爸的爱,还体会到到了爸爸对这次行动充满了信心。
  师: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我是从“等、回来、一定”这些词中体会到的。爸爸相信自己一定能回来,并且说回来时还会送我一顶“蓝盔”。所以我觉得爸爸对这次行动是充满了信心。
  师:就让我们带着爸爸的深情、爸爸的爱、爸爸的信心齐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我觉得这份信心还不够。
  生再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读出了爸爸坚定的信心。你还能从其他的句子体会到爸爸的这份信心吗?
  生:我找到了一句话: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我从“相约”这个词中能体会到爸爸的信心。如果爸爸没有信心,他就不会和我们有约定。
  师:“相约”是什么意思?
  生:“相约”就是相互约定。
  师:爸爸和我们之间有一个什么样的约定呢?
  生:我们和爸爸互相约定,等爸爸凯旋而归时,我们用最美的鲜花去迎接他。而爸爸也约定了送我一顶蓝盔。
  师:爸爸和我们有了约定,说明他相信自己一定会——
  生:凯旋而归。
  师:让我们再一次来体会这份信心。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师:爸爸要回来了,我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去迎接爸爸。“如约”是什么意思?
  生:“如约”就是履行约定。
  师:我和妈妈履行了约定,捧着最美的鲜花去迎接爸爸。
  课件:维和部队战士抬灵柩的图片。
  师感情叙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同学们,爸爸履行约定了吗?
  生:我觉得爸爸没有履行约定,因为爸爸牺牲了,他没有回来。
  生:我觉得爸爸履行了约定,他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遗体回到了祖国,他也没有忘记我们的约定,把他的“蓝盔”带回来了。
  生:我觉得爸爸没有履行约定,“蓝盔”虽然回来了,但不是爸爸亲手送给我的。
  生:我觉得爸爸没有履行约定,他没有亲手接过我送给他的鲜花。
  生:我觉得爸爸履行了约定,爸爸是执行维护平的任务,虽然他牺牲了,可是他一直到死都在呼唤着和平,说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
  师:是的,爸爸没有履行他的约定,可是爸爸也不想失约啊?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同学们,爸爸呼唤的是什么?
  生:和平
  师板书:和平。
  课件:字片。(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师:请一个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大家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谈自己感受。
  生:我觉得“啊”字要读得轻些。
  生:我觉得读的时候声音从小到大,由慢到快。
  生:我觉得三个“和平”要读得不同。
  师:怎么个不同?
  生:一个比一个重,一个比一个强烈。因为开始是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后来是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最后是全世界都听见了。
  生:我觉得要强调“都”字,读得重一些。
  师:大家说得很不错,哪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就按刚才同学们说的。
  生深情朗读。
  师:还有谁愿意读,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深情:同学们,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让我们带着对爸爸的崇敬怀念之情,一起朗读三、四自然段。
  课件。图+音乐+字片
  生读文。
  (评析:读书,是心与心的交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教书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当爸爸的遗体和蓝盔一同出现在画面中时,老师和同学都同作者一同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沉浸在对战争的仇恨之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不须言语,就让学生自己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师:同学们,战争夺去了爸爸宝贵的生命,战争也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请看:课件:录象+字片(战争资料)
  师:同学们刚才看了录象,课前老师也要大家搜集了有关战争的资料,那么,谁来谈谈你对战争的感受,可以把你刚才看到的结合你所搜集的资料一起来说。
  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评析: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首先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然后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学生一起观看录像,一组组的惊人的数据,一幅幅凄惨的画面,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时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对战争的感受,此时的课堂便成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他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感受,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教师此时也变成了孩子合作学习的伙伴,向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真正实现课堂上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
  (二)学习三、四部分。
  刚才同学们都谈了很多,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出示课件,理解语句。
  字片:“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呢?
  生自由畅谈。
  师:同学们,正是因为战争不断,战事不断,所以和平之神不能永驻人间,所以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如果没有战争呢?
  生:如果没有战争,雷利就不会失去父亲。
  生:如果没有战争,雷利就会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如果没有战争,母亲就不会失去儿子。
  生:如果没有战争,雷利的爸爸就会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如果没有战争,人们就会生活在快乐之中。
  生:如果没有战争,“和平之花”就会开的更加鲜艳。
  ……
  师:如果没有战争,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阳光、充满鲜花就会充满爱。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雷利同学发出了内心的呐喊:
  课件:字片: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随机板书:和平
  师:同学们,这仅仅是雷利同学的呼声吗?
  请看:课件(世界各地人民呼唤和平的一组图片)
  师: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课件: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师: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知道了吗?是谁在呼唤和平?
  生:雷利在呼唤和平。
  生:母亲在呼唤和平。
  生:爸爸在呼唤和平。
  ……
  师:是的,雷利在呼唤和平,爸爸在呼唤和平,全世界都在呼唤和平。
  师板书:和平
  师:让我们一起呼唤和平吧!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课件:和平环境+音乐
  四、总结全文。
  五、课外延伸。
  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音乐结束。

  板书设计:
                  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谁?
               什么? 和平!和平!和平!
         为什么?

  第二课时
  (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吕慧樱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还记得吗?这是雷利写给谁的信?
  生:加利先生
  师:雷利发出了什么呼声?
  生: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雷利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呼声
  生:世界上有很多战争
  生:他的爸爸失去了生命
  生:战争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
  师:战争夺让雷利失去了怎样的爸爸呢?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生自读
  交流: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爸爸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师:同学们,你是怎么理解卓越的呢?
  生:很优秀
  生:很好
  生:很勇敢
  师:卓越,它包含勇敢,但更突出的是优秀
  生:很出色
  师:是呀,这是对他很高的赞誉,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我还读懂了爸爸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因为他为和平而倒下了。
  生:他热爱和平,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和平。
  生:我从课文中三个和平中知道爸爸是一位热爱和平的人
  师:是的,刚刚有同学还提到了,爸爸精通四国语言——师与生接读
  师:这样的爸爸,你能用个词来形容吗?
  生:渊博
  师:什么渊博
  生:知识渊博
  生:经济学渊博
  师:那就是说知识渊博。
  自读这一段——齐读
  师:自读第二段,你还能读懂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呢?
  生:爸爸还是一个爱雷利的爸爸。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爸爸临走前,说要送雷利一顶蓝盔。
  师:来,把你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
  生读
  师:读得多好呀
  师:自己再读读这一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很尽职。
  生:爸爸非常舍不得我和妈妈,临走前那深情的目光。
  师:同学们,这深情的目光呀,正是两年来,我一直都忘不了的,你从深情地目光中读懂了什么呀?
  生:爸爸有信心战胜反法西斯
  生:很爱这个家庭,从这个等,信心很足,一定回来和家人团圆。
  师:尽管爸爸非常舍不得,尽管很爱家人,但为了世界的和平,他一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留给我们的只是那深情的目光。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忘不了的是爸爸那深情地目光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
  生齐读
  师:孩子,等爸爸回来,等爸爸回来,雷利一直等,你猜,雷利在等什么呢?
  生:等爸爸回来
  师:雷利想,等爸爸回来了,他可以——
  生:送我一顶蓝盔
  生:放风筝
  生:一起看日出日落
  生:教我四国语言
  师:你们刚刚说的这些,都是这个孩子心中最最真切的心声,谁再来读这两段(我至今都忘不了……蓝盔)
  个别读(2名)
  师:多美好的约定呀,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来迎接他。
  现在,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谁能想到是用这种方式回来的,没有鲜花,没有拥抱,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课件出示图片、音乐二泉印月),自个儿读,把心情写在脸上,自个儿读。
  师:谁想一个人来读
  个别读
  师:读得这样深情,我想问问你此刻的心情
  生:很难过
  生:我为雷利难过,他失去了一个那么有责任感的爸爸。
  师:是呀,躺在灵柩中是那至亲至爱的爸爸呀,谁再来读
  个别读
  师:同学们,还记得爸爸的承诺吗?孩子呀,等我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读——接读
  师:还记得我们的约定,要把鲜花送给爸爸,可是——接读
  师: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说——
  生:和平、和平、和平
  师:爸爸还在说——
  生:让和平永驻人间
  师:这一声声和平,妈妈听见了,我听见了,爸爸在呼唤——生接读(和平)
  在场的叔叔阿姨也在呼唤——生接读
  全世界的人们都听见了,爸爸在呼唤——生接读
  师:雷利写这封信仅仅因为失去了爸爸吗?
  生:世界上还有某个角落也发生了战争。
  师:噢,书上找找看,是怎么说的。
  生: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但是世界并不和平,罪恶的子弹……
  师:现在,不少地区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你知道哪些地区曾经弥漫或者现在正在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并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生:美国攻打伊拉克
  生:美国对苏丹进行狂诈,七十一天。
  ……
  师:只要有战争,这世界就不会有——
  生:太平。
  课件出示一系列图片。师配乐解说
  师: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救救孩子
  生:战争又能得到什么呢?只能让更多的人死去呀
  生:大家一起和平起来,为战争敲响丧钟。
  生:动物都能和睦相处,为什么人类不能呢?
  师:是呀,雷利和你们的心是一样的,他正因为看到了这一些,所以,他发生了(师板书),一起说,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请六位孩子读“救救孩子们……家园”这一段话
  师: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还为了()呢?请大家动笔写下来
  交流
  师;让我们一起呼唤
  让世界充满阳光,让和平永驻人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