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明珠回归

《明珠回归》综合资料之一
佚名
  
              7 明珠回归

  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以饱满的热情记叙了香港回归的动人时刻,表达了华夏子孙盼望香港回归、盼望祖国统一的迫切而又激动的心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构分析〕
  全文共12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香港被割让的历史。
  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记叙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第一层(第3自然段),写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为全世界目光的聚焦点。
  第二层(第4~11自然段),写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坚信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语意理解〕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秦代到清代,中国一直对香港实行管辖,行使主权。”
  此句交代了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管辖”就是管理。主权,是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了海盗式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永久割让香港岛。……租期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腐败的清政府屈膝卖国,把香港一步一步地交给了英国殖民者。作者在这里简括地介绍一下香港的历史,为理解全文打下了基础。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的坚定决心,他以超凡的智慧和胆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收回香港、澳门,实现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1983年以后,邓小平在多次谈话中,对“一国两制”的构想做了具体阐述。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获得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个中国,二是两制并存。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三是高度自治,四是和平谈判。通过接触与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邓小平是英明伟大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终于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了。第1、2两个自然段以最简练的笔墨介绍了香港,使读者对香港有一个完整印象。
  “6月30日23时30分”、“23时40分”、“23时46分”、“6月30日23时59分”、“7月1日0时整”
  这些精确到分的时间顺序介绍了香港回归的过程。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前进,所有人的心情都越来越紧张和激动,这样的时间描述正好非常恰切地表现了人们的心情。
  “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段饱含深情的话语道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扬眉吐气的时刻啊!所有经历了这个时刻的人一定永远都不会忘记!

  〔写作特点〕
   1.以精确到分的时间叙述事件的发展,更突出了每个时刻的重要性及历史性。
   2.叙述、抒情相结合。强烈的抒情语句适时地表达了炽烈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重温那庄严的时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详略有致的叙述方法。
   4.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深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作者详略有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有关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的历史资料和表现香港回归的影视、图片资料。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2 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关于教学尺度的把握。课文的意图在于从历史事件的视角,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作者在描述香港回归的历史和盛况时,不是简单地介绍与说明,而是注入了自己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民族情怀。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更要体会这种情怀。同时,学习课文详略有致的表达方式。
  (2)课前活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搜集一些资料:了解清政府被迫屈辱地永久割让香港的历史,了解香港成为英殖民地99年的历史,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图片、音像等资料。
  ⑶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新课。提供三种导入方式供参考:其一,教师以“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有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叫出她的名字———”引出课题。
  其二,从课题入手。由理解“回归”引入课文的学习。
  其三,从资料入手,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展示课件,由观看、欣赏转入课文教学。
  ②初读课文。一是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熟,读流利。二是勾画出课文中的生词,读一读,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弄明白它们的意思。对于要求能读会写的词,可以抄写在“自选词句”栏中。三是在通读全文之后,大致了解香港被割让的历史以及香港回归前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的艰难谈判,找出文中详细描写回归仪式的几个庄严时刻。
  ③深入精读。精读课文时,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引领学生重读课文中详细描写的五个庄严时刻,通过“诵读课文———想象情景———表达情感”三个步骤,引导学生感受香港回归的伟大时刻,体会作者准确细腻的表达和激动凝重的思想感情。
  第二,引导学生深情诵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体会香港回归的时刻,亿万中华儿女的激动与自豪,体会数代人100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的激情。
  第三,引导学生理解“在祖国大家庭坚强后盾的有力支持下,明珠一定会更灿烂,香港一定会更美好”,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④回归全文。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填写课文后面的表格,重温明珠回归的庄严时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把这几个时刻写得如此详细准确。
时间 事件 你的感受 月 日 时 分 6 30 23 30                                        
  填写表格时,其中“你的感受”这一栏的填写不要限制学生的情感表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表达。引导学生在对有关香港的历史事件的感受中,树立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2.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阅读本文的感受。
  3.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要注意写字的指导,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要重点指导,如“澳、徽、贸”等。强调写字习惯。
  (2)课后思考题2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既要让学生明白写文章时用词准确的重要,又要引导学生体会词语中融入的作者的情感。
  4.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有关香港的文字、图片资料,了解香港,并与同学交流。

  资料

  〔香港〕
   顾名思义就是芳香的海港。关于这一美丽名称的由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最可靠的说法,则是这里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香港。在明朝时,香港及广东东莞、宝安、深圳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喜爱,故而远销江浙,饮誉全国。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船运往广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向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 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
  早在远古时代,香港地区就已经有人居住,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又派兵平定了越族聚居的岭南地区,将之纳入秦朝的版图,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并从中原迁移了50万商人和罪犯到这一地区进行守卫和开发。自秦始皇开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内,直到英国侵占香港以前,从未间断过。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因为岭南太远,鞭长莫及,对赵佗采取了安抚政策,封为南越王。刘邦死后,赵佗又闹独立,朝廷多次征伐无功,只好再派人去赏赐慰勉,赵佗才除去帝号,臣服于汉室。汉朝在这里设置了南海、合浦、交趾等9个郡。香港地区划归南海郡博罗县管辖。此后,一直沿续到西晋时期。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将南海郡东部划出,另设了一个东莞郡,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6个县。宝安县的辖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头城。
  隋朝又废东莞郡,将辖地并入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也改为隶属南海郡,香港则仍归宝安县管理。
  唐肃宗至德二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又归东莞县管辖。明神宗万历元年,广东巡海道副使刘稳,奏准朝廷,将东莞县滨海地区划出另设一县,名为新安县。自此,香港地区改属新安县管辖。清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咸丰十年即1860年,又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新界亦被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地区遂全部归英国人管理。
  香港回归后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另一个为澳门)。它由位于珠江口、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的235个小岛组成。东北部东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对岸就是广东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就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万山群岛。根据中英两国所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诺执行“一国两制”政策;回归后50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将不会在香港实施,香港将享受到除外交和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

  〔有关香港的小知识〕
   人口:1840年之前,香港只是一个人口仅5000人的小渔村,时至今日,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每年访问香港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1997年回归后香港有自己的区旗和区徽。
   民族:华人占97%,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人士占3%。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语言:英语、粤语及普通话。
   誉称:东方之珠、动感之都、购物天堂。
   区花:紫荆花。

  〔胆识〕 胆量和见识。
  〔谈判〕 有关方面对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谈。
  〔聚焦〕 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
  〔交接仪式〕 为移交或接替而举行的仪式。
  〔旌旗〕 各种旗子。
  〔百感交集〕 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金融〕 指货币发行、流通、回笼、贷款、存款、汇兑、证券交易等经济活动。
  〔贸易〕 商务活动。
  〔后盾〕 指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

  教案举例
                   7 明珠回归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座城市,为什么?(简要说出喜欢的原因并概括地予以介绍)。
  2.引入课题。的确,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闻名于世界。香港这座城市就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然而,因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曾使香港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历经沧桑巨变,直到1997年7月1日这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才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重温那些庄严的时刻吧!
  二、交流预习成果
  1.课外资料。(学生汇报、补充,教师归纳总结)
  ⑴香港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租借香港,直到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⑵香港的相关链接:被称为“万国市场”、“美食天堂”、“购物天堂”、“旅游胜地”。美丽的夜景闻名于世,紫荆花为香港区花。
  ⑶战略性的位置:面向国际的商业氛围和优越的通信条件,使香港成为世界贸易活动中心和亚太地区的神经中枢。香港和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有商业往来,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香港的集装箱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建。
  2.课文信息。(学生以“通过课文,我知道了什么”的方式汇报,教师进一步引导、补充)
  快速浏览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逐段弄清大意,并予以梳理。
  第1~2自然段:香港沧桑的历史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第3~11自然段:香港如愿以偿回归祖国怀抱。
  第12自然段: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三、再读全文,可以齐读,也可以分组轮读。
  (一)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题“明珠回归”中的“明珠”指的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被称为“明珠”,它是怎样离开祖国的,又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学生汇报后导入到“一国两制”)
  (二)议“一国两制”。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
  2.分组讨论,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⑴是谁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⑵“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伟大意义?
  小结:“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教师补充: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撒切尔夫人就“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进行了激烈的谈判。小平同志的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句句重如千钧,充分体现了站立起来的亿万中国人民涤雪国耻、收复失地的志气与决心。1983年,撒切尔夫人致函我国领导人,表示“只要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能够就香港的行政管理安排达成协议……我就准备向议会建议,使整个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这也充分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靠正确的决策,二靠强大的国力。
  (三)重温庄严的“回归”时刻。
  1.问题交流。
  ⑴自读3、4自然段,弄清楚中英两国政府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举行,有些什么人物参加?
  ⑵结合文后思考题1,默读课文,填写表格,交流感受,带感情逐段朗读。
  2.播放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配合解说,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香港回归的庄严时刻。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0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0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现在成立!……中华民族100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3.想象举国上下这一时刻的场面。(电视机旁,大街小巷,香港同胞,大陆人民……)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个全国人民的不眠之夜,一起来读一读。(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刻)
  四、播放歌曲,总结课文。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教师深情总结:
  香港,在一场历史浩劫中,她离开了母亲的怀抱。百年沧桑,她用坚毅的双手,撑起一片晴空,在世人的瞩目下,成为东方耀眼的明珠。如今,她终于踏上归途,在母亲的怀抱中,抚平历史的创伤,为祖国的明天开创辉煌!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齐读或分组轮读均可)
  1.读出香港历史的沧桑感。
  2.读出明珠回归的自豪感。
  3.读出明天更美好的憧憬。
  二、文后思考题
  1.结合上节课所填表格,体会这些关键时刻的深远历史意义。你对哪个时刻印象最深,说说为什么。
  2.完成文后第2题。结合语言环境,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四、识记生字,适当组词造句
  五、指导书写
  1.按结构将12个生字分类。
  2.重点指导:“澳、储、徽、贸”的写法。
  六、实践活动
  学习课文中抓住关键时间、按事件发展顺序描写的方法,练写一件事情发生过程的片段。
  附板书设计:
  明珠回归
  (本课例由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学院附小岳海江老师设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