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香山的红叶

《香山的红叶》综合资料之一
佚名
  
            3 香山的红叶

  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结构分析〕
  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感觉上描写香山由于“红花”的盛开,而与别的山有所不同。
  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
  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具体描写香山的红叶带给人的美感。
  第一层(第3自然段),写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惊奇和快感。
  第二层(第4自然段),写香山红叶创造了“秋天里的春天”的独特景观,世界上少有。

  〔语意理解〕
  “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树。”“黄栌”,落叶灌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倒卵形,秋季变红,花单性和两性同株共存,果实为肾脏形。木材黄色,可以制染料。香山的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多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持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
  “林绿荫深”,写出了黄栌叶没有变红时到处一片绿色的样子;“喜笑颜开”原意是心情愉快,满脸笑容;用在这里是一种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栌叶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美丽起来。“凄凉萧瑟”,寂寞冷落。“艳阳天”,明媚的春天。这句话包含两个对比,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一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两个对比同样突出的是黄栌叶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正如下文进一步指出的“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
  这里具体描写了黄栌叶的样子,“无边无际”、“红”、“密”、“大红锦簇”、“热闹”,寥寥几笔就将红叶的美写尽了,而且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无边无际”,你的想象力能走多远尽可以走多远;樱花、桃花是可感的,“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又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了;“比不上它热闹”,一个“热闹”就把红叶写活了,你可以感觉到它正在跳,正在跑,在招引你的视线随处观瞧。作者用朴实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

  〔写作特点〕
   1.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
   2.通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红叶独特之美。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理解香山红叶在作者眼中与众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红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4.认识“萧”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香山红叶的图片资料。
   2.课前了解香山、黄栌树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课文的把握。本文写香山红叶,突出了“与众不同”:一是红的时节与众不同,秋天到来,万物萧瑟的时候,正是香山红叶“全盛时期”的开始;二是红的色调不同,香山红叶给人带来一种艳阳天的惊奇与快感;三是红绿映衬的景象不同,营造了一个“秋天里的春天”。处理课文时,可以结合后面的思考题,紧紧抓住“与众不同”四个字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文中的香山美景与自己生活中的秋天景色对比,从而品味出香山红叶之美,感受这美丽的红叶在作者心中激荡起了怎样的涟漪,寄托了何等的深情。
  ⑵课前活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黄栌树的相关知识,搜集香山红叶的图片资料等。
  ⑶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这里提供两种导入方式:其一,出示香山红叶图片,请学生简要说说图片中最吸引自己的是什么,顺势板书:“红叶”,引出课题;其二,直接由本单元主题引入: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株植物都可能是一幅画。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去欣赏北京香山红叶的美。
  ②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
  初读课文时,要求要明确,最重要的是疏通字词,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时要注意眼到、心到、口到。有些比较长的句子,在初读时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必要时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读完课文后,想一想:香山红叶在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
  在学生交流阅读所获得的初步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启发:在作者眼中,香山红叶美得与众不同,那么,它的美不同在哪里?下面让我们仔细读课文,去寻访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
  可以这样引导:香山红叶究竟以什么吸引了作者?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可能会找出以下语句:
  “秋天一到,天气变凉了,再打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由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
  “这确实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在这种季节,这景象大概是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很难看得到的。”
  ……
  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象。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读出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的作者的情感;然后谈谈感受,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怎么想;再把感受带到课文中去深入地朗读,读出香山红叶之美,读出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
  ④再读全文,颂扬红叶之美。
  首先朗读全文。让学生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香山红叶的赞美。
  2.积累内化。
  ⑴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⑵在笔记本上摘录文章中最能引发你想象的句子。
  3.迁移练习。
  ⑴识字写字。认识“萧”字,注意指导写“褐”字时不要少写一点,“萧、簇、姿”这三个字在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摆放。
  ⑵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
  ①由于“红花”开得密,那些苍褐色的枝条也看不出来了。这景象给人的感觉不是“一年快完了”,而是一年的“全盛时期”刚刚开始。
  ②假如你登上这里最高的山峰“鬼见愁”向前望去,下边西南山坡上所铺展开的一片红叶所展现的,不就是浓浓的“艳阳天”的景色吗?
  ③“红花需要绿叶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这样说。而这里情况却正好相反,那些深绿色的松叶倒要红花来扶,才能突出它的郁茂和清新的美。
  ⑶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  );第二个星期来时,这里却忽然变得( ),处处是“红花”一片了。
  红叶和青松,在这个特殊场合(    )出来的一种(   )的美,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    )”。
  4.实践活动。
  ⑴课文文字优美,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
  ⑵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红叶的优美句段。

  资料

  〔黄栌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8m。树冠圆形;树皮暗灰褐色,被蜡粉。单叶互生,通常倒卵形。花小,杂性,黄绿色;核果肾形。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原产于中国西南、华北和浙江,南欧、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产。喜光,也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和践行土壤,但不耐水湿。以深厚、肥沃之沙壤土生长最好。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
  黄栌叶子秋季变红,色泽鲜艳,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即为本种。其实,除叶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黄栌开花后淡紫色羽毛状的花梗也非常漂亮,并且能在树梢宿存很久,成片栽植时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林间,故有“烟树”的美誉。另外,其木材可提取黄色染料,并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树皮和叶可提制栲胶;枝叶入药有消炎、清热之功效。

  〔香山红叶〕
   香山红叶历史悠久,金代的“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是最早描写香山红叶的诗句。1986年香山红叶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香山红叶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其品牌深入人心,已成为北京最浓的秋色。

  〔叶君健(1914-1999)〕
   湖北红安县人。曾用笔名马耳。1933年入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开始翻译文学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留欧期间,习得丹麦、瑞典等多国语言。1949年以后,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型对外文学刊物《中国文学》,他在中国大陆的文学翻译及文化交流工作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叶君健先生是最早有系统地将安徒生引入的文艺先锋。他是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毕生创作量达500多万字。曾发表中、英文小说,散文,并以翻译丹麦文版安徒生童话故事而享誉世界文坛,他的译本与美国译本同被评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好的译本”,而于1988年获丹麦女王玛珈丽特二世颁赠的“丹麦国旗勋章”。他毕生对中国文学、世界经典的不朽贡献,值得人们致上最高的敬意。
  他的小说作品有《山村》《他们飞向南方》等长篇及《无知的和被遗忘的》《三季》等短篇小说集;主要译作有《安徒生故事全集》《乔婉娜》《总建筑师》《幸福的家庭》《卡尔曼》《南斯拉夫当代童话选》等多部;主要论著有《鞋匠的儿子》《不丑的丑小鸭》《读书和欣赏》《西楼集》《故人新事集》;相关翻译艺术论文则散见中国大陆及海外大学学报。

  〔萧瑟〕 冷落,凄凉。
  〔奇丽多姿〕 姿态各异,奇特而美丽。
  〔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浓淡相宜〕 无论色彩浓重或淡薄都很好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