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二年级 >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综合资料之一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和课文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标本,也可制作课件,用动画形式展现植物传播种子的过程。
  2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了解、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降:多音字,在本课读jiànɡ。
  苍:是平舌音,不要读成chānɡ。
  乘、炸、察: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旅:右边的笔顺是。
  降:右上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乘:笔顺是乘。可用“北”字中间加个“禾”的方法记字形。
  苍:人字头下边的部件是“”,不是“巳”。
  察:第八笔是“横撇”。
  “娃、洼、炸”三个字,可用熟字“蛙、作”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写字教学。
  “旅、降、乘、察”四个字比较难写,也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词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有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如:降落伞、乘着风、准备;有的词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告别、旅行;有的词语需要老师帮助理解,如:铠甲(古代士兵穿的铁衣。本课指苍耳种子外面的硬壳)、四海为家(本课指到处生根发芽)。
  对于诗句的理解,不宜采取分析讲解的方法,应让学生多读,通过读来了解意思。
  (四)朗读、背诵指导
  课文可以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去朗读感受。
  诗句中的几个长句子要给以指导,如: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这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这句话要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喜爱心情。
  练习背诵时,只要依次记住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就成功了一半,再把首尾两节诗句记住就能完成全诗的背诵。也可以让学生先借助图的提示进行试背,再离开图进行背诵。
  (五)练习提示
  第四题要在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在你观察或了解的植物中,除了课文讲的借助风吹、动物带和太阳晒这三种方法以外,还有哪些传播种子的办法?
  (六)扩展活动
  利用秋游,到大自然中观察、收集植物种子,了解其传播方法。每人准备一种,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说一说。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植物妈妈”指什么?(指能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植物)她有些什么办法?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三)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四)同桌互查生字读音,老师用卡片抽查读音情况。
  (五)听老师范读(或放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什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六)读第一节,了解“孩子(植物种子)、长大(种子成熟)、四海为家”的意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赏析
回复人:寒之凌
  
  20、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办法、旅行、准备、蒲公英、降落伞、苍耳、铠甲、山洼、豌豆、豆荚、纷纷、四海为家”等词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学习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二、教材赏析

  本课是一首关于自然知识的诗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同时告诉小读者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仔细观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本课突出的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第一节与牛马和鸟相比,提出问题:“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这里用“旅行”一词来指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落到其它的地方去,用“四海为家”一词指植物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第二至四节具体介绍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本身条件、外界条件以及传播方式:蒲公英用降落伞乘着风,苍耳用带刺的铠甲挂住动物的皮毛,豌豆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炸开。这里的“降落伞”“带刺的铠甲”“豆荚”是植物本身的条件;“风”“动物的皮毛”“太阳”是外界的条件;“乘着”“挂住”“炸开”是传播方式。诗中把蒲公英种子和苍耳种子分别比作“降落伞”和“带刺的铠甲”,直观、形象;又用“准备”“送给”“穿上”几个词给植物赋予了人的感情,写出了植物的灵性,生动、传神;象声词“啪”准确地描摹了豆荚炸开的声音,反映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这首诗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灵活多样。比如,同样是说种子离开植物妈妈,诗中就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此外,本课自始至终压“啊”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教学建议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解读
蛟河市新站中心校 于海英
  
  一、感知文本——解读文本内容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版块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充满情趣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第六版块为我们爱科学版块,分别从自然常识和生活常识两方面呈现科学现象,本课是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生动的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意在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二、认知文本——解读文本地位作用
  《植物妈妈有办法》分别被选入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第3课,鲁教版第三册第3课,冀教版第三册第20课,教科版第三册第9课,也是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版块中的一篇课文,在这个板块中无论是诗歌还是故事,都是以“我们爱科学”为主题安排的内容。《植物妈妈有办法》以诗歌形式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这一板块承担着新课标指出的“能阅读浅显的读物,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这一任务。这一板块的四篇文章,易激发学生想象,引发思考,是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好文章。
  三、研读《课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向书本学习和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四、深入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一)、趣味认字,扎实训练。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篇课文中,应结合书中具体的语言环境,自主识字,将阅读与识字有效结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发现语言中的生字,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识字,自己选择识字方法。
  例如:“植、就、纷、洼、晒、粗”等字可以用拆部件识记。“能”字可以用“熊”去偏旁法识记。这样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识字过程中,即学会了方法,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只满足于在课本中认识生字,要设计多种识字练习巩固识字。例如可以设计“摘星星”,“小免采蘑菇”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生字,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一二年级的写字是重中之重,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学生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要尽力写好。还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不好写的字。例如:“就”字右面不要写成“龙”,以及“米”字的写法等。
  总之,写字过程就是学生观察、分析、书写过程。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个字,让字入眼;然后让学生精心操练,让字入笔;最后指导学生用情写字,让字入格。写字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会得到发展。做到真正有效地落实写字教学。
  (二)、阅读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信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也是发展学生语言训练的最重要的手段。在本课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性的阅读。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内容的意思时,作为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会怎样出发,去寻找自己的土地?学生的表达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学生张开双臂做飞翔状,有的孩子做降落伞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妈妈告别,等等。这样,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相结合,利用知识经验进行在加工与再创造。这样,帮助学生更乐于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儿歌的含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比较的方法提出问题。先总说孩子如果长大就要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为下面做准备——牛马有脚可以行走,鸟有翅膀可以飞翔,植物有根却不能自己移动,它要怎么传播种子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用反激法提示观察。植物传播种的方法多种多样,课文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自然界的植物不计其数,传播种子的方法难以一一例举,所以作者用“很多很多”来概括,妙在运用反激法,鼓励大家多做观察、仔细观察——你不信吗?那么,你就去仔细观察,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如果你不仔细观察,那就不能从这里面获取许多许多的相关知识。
  (三)、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作业:
  1、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找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在此基础上,组织模仿第二、三、四小节的句式续编诗歌,介绍其他种子的传播方法,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和语言的迁移运用。
  2、启发学生思考是否产生了新的问题,让他们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结束语:
  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很多很多,就看我们能不能去仔细观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植物妈妈很有办法,大自然里有了她们的帮助变得更美了,让我们珍惜植物妈妈们的成果。(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使学生懂得珍视自然,保护自然!)
 
   《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学习资源
佚名
  
  第一版块:解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情趣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第二版块:相关资料
             树木的年龄

  因为树木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一层细胞,叫行成层。树干就是靠它分裂逐渐粗大起来的。春天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形成层的细胞分裂旺盛,新分出的细胞又多又大,因此,木材就显得疏松,颜色较浅。
  入秋以后,天气渐渐变冷,雨水也少,形成层活动减弱,生长变得缓慢,分生出来的细胞较小,颜色较深,木质致密。年复一年,树干逐渐增粗,就形成了一圈圈环纹,也就是年轮。根据这些环纹,我们可以知道树的年龄。有时树木的形成层有节奏地活动,一年中可以产生几个年轮,这叫假年轮,如柑属植物,一年可产生3个年轮。因此,由年轮推算出来的树木年龄。

            植物为什么能预测地震

  因为地震前,许多植物会出现异常反应,如竹子开花,柳树梢枯死,山芋藤也突然间开花,蒲公英在初冬季节开花等等。经科学家用高灵敏度的记录仪对合欢进行测试,合欢对地震能在两天前做出反应。地震前,合欢体内就开始产生极为强大的电流;余震期间,电流逐渐减小。
  科学家分析:地震前,植物出现异常反应,体内出现强大电脑的现象,出许是因为植物根系灵敏,从而捕捉到了地下发生的许多物理化学变化(包括地下水和大地电位、电流、磁场等变化)所致。只能是一个近似的年龄。

  第三版块:补充阅读
            为什么植物在泥土中生长

  绝大多数植物都是在泥土中生长的,这是因为泥土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矿物质。植物通过粗粗细细的根,将水和矿物质吸收进来,然后供给全身各个部分。这时,植物的根很像是它的“嘴”。
  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方,在地下很深处才有水。那里的植物,根往往长得特别长,能伸到很深的土层下去“喝”水。
  坚实的泥土能使植物把根扎住。这时,根就像植物的“脚”,抓牢泥土,帮助树干笔直地挺起来,使它不会被风雨刮倒。
  植物的根有两大类,其中的一类有一根特别粗大的主根,而另一类根的长短粗细都差不多,就像一丝丝胡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