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二年级 >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综合学习六

《综合学习六》综合资料之一
发帖人:寒之凌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学习包括“有趣的汉字”“把字写好看”“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我的小笔头”“口语交际”六个部分。

  【教学建议】

  (一)“有趣的汉字”本次安排的是以“足”和“目”做形旁的两组形声字,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发现这两组字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领悟汉字生成的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题目中学习伙伴的提示和所配的关于脚和眼睛的简笔画,让学生真正读读字、做做动作、看看插图、想想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尝试着说出自己的发现。对于学生的发现,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允许有不同的说法,保护孩子探究的积极性。为了帮助学生印证自己的发现,教学时还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性练习,比如让学生说说在课外读物和生活中认识的带足字旁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扩充学生的识字量,如:趴、跺、蹲、跪、踮、踢、蹿等;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经认识的带提手旁的字,做作动作,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或由教师提供一组相同部首的字,请学生试着读出字音、猜测字义,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汉字发现规律的兴趣。有条件的可将此题的内容通过活泼有趣的课件形式展示给学生,一增加直观性和动感。

  (二)“把字写好看”本次安排的是上下结构的字,学习的重点仍然是在写规范的基础上把字写美观,目的是继续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其审美情趣和专著、耐心、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学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读字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每一个字,把握字的上下两部分各占的比例,找出重点笔画,发现笔画间的穿插关系。“备”字上大下小,上边折文旁的横撇和捺要拉到横中线下面,左右对称,盖住下边的“田”字,“田”字写得上宽下窄才美观。“贵、紧、杀”都是上小下大,“贵”字上面的“中”要写得扁一些,中间的横要长,往上运笔;“紧”字第五笔撇折要从第三笔横撇收笔处起笔,与上半部形成穿插效果,这样才能使整个字比较紧凑;“杀”字上半部分不能写得过于窄小,以免字太拘谨。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写字。
  3、引导学生赏析自己写的和别人写的好看的字。

  (三)“我的采蜜集”本次安排的是一组关于自然知识的谚语,和本单元的主题是相吻合的。教学建议:
  1、设置“请你接着说”的情境,激发学生采集语言花蜜的兴趣。方法可以是,教师出示题目中每句谚语的前半句请同学们填,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春雨。”“蚂蚁搬家蛇过道,。”同时也可配上相应的简笔画或利用课件出示动态图,以调动学生视觉参与。如果有同学知道,要大力表扬;如果没有会说的,可让学生打开书读题目中的谚语,背下来后再填空。
  2、试着说说每句谚语的意思。
  3、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自然知识的谚语,交流一下,如:瑞雪兆丰年。
  4、选择一些谚语摘记在自己的摘录本上。
  5、布置课外作业:留心听记和通过读书搜集感兴趣的谚语,写在自己的采蜜集上。

  (四)“读读背背”选用的是短文《走进大山》。这篇文章共有五个自然段,前四段采用了相同的构段方式,分别赞美了大山是“水的家”,是“植物园”,是“动物园”,是“秘密宝库”,最后一段用“大山真好”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对大山总的印象。文章表达了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与本单元主题是相吻合的。教学此题时,建议教师关注学生读文的过程,不要直接下达背诵的硬性指标。
  1、读读想想。首先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读正确、读流利后想一想:走进大山,你都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交流。
  2、读读画画。根据全文或自己喜欢的某段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山的样子,互相交流欣赏。有条件的可以播放有关大山的一组镜头,通过视觉感受自然美。
  3、读读练练。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在熟读、悟读的基础上做填空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
  按原文填空:
  走进大山,就会看到:下有,里有。大山是。
  走进大山,就会看到、和。大山是一座。
  走进大山,就会看到,还有许多。大山是一座。
  走进大山,还有。大山是一座。
  4、读读背背。先选自己喜欢的段背诵下来,再逐渐背诵全文。背诵时,可以给出提示词:
  走进大山,就会看到。大山是。
  为调动学生情感,在指名背诵时可以播放优美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五)“我的小笔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小学生观察窗花后写的小练笔,稚嫩的笔迹很容易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小学生感到这似乎就是自己的同桌甚至可能就是自己写的,有极强的示范性,极易调动小学生也去写的积极性;二是学习提示,启发学生留心观察,把自己看到的写下来,突出了观察方面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从小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和真实记录自己所见的习作态度。教学此题建议教师注意以下几点:
  1、巧妙出示范例,激发学生兴趣。窗花,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孩子的视野中和记忆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描述出窗花的美丽,唤起学生的回忆,把学生带到那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中,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相机出示题目中的小练笔,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看到窗花以后写下来的。引导学生朗读这个小片段,调动学生想写的欲望,激励他们能写的信心,使学生跃跃欲试,产生“我能行”的信念。
  2、指导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悟出写什么。教师要告诫学生只有留心观察,才能把看到的写出来。怎么才算留心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题目中的小片段和回忆自己以往观察的经验,领悟出观察的方法,从而悟出小笔头可以写些什么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出观察方法,如: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等,注意观察事物是怎么变化的,边看边想象,把脑子中想到的有关的内容也写下来,还可以记录当时人物说的话等等。
  3、“小笔头”动起来,初尝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以前自己是怎么观察的,都看到了什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试着写下来。写的时候,不要有字数限制,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重在激励写的兴趣。写好后,要适时组织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小片段,进行交流,互相夸奖哪里写得好,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注意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及时的引导。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外随时把自己观察到的写上三五句,诱发学生写的欲望,建议在班内开辟“我的小笔头”专栏,展出学生的小练笔,还可以鼓励学生向学校广播站和刊物投稿。

  (六)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做小房子”,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商量,商量的内容包含三方面,一是打算造一所怎样的房子,二是怎样布置房间,三是怎样分工合作。此题的重点是做小房子之前小组同学互相商量,目的是通过商量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1、可以呈现出教师课前制作的精美的小房子或者展示几个小房子的模型图,引导学生欣赏,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和欲望。然后组织同学自由结组,商量本组打算造一所怎样的小房子,怎样布置房间,怎样分工合作。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班上汇报本组的打算,师生共同评议后,各组再吸收同学们的建议完善本组的计划。
  2、上完本节口语交际课后,最好能利用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实际动手造一座小房子,注意课前要带足用品。做完之后,再给学生说的机会,汇报各组造小房子的情况,例如选用了哪些材料,怎么利用这些材料的,本组的小房子以及房间布置是怎样的,说说本组成员之间是怎么分工的。说的时候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问,该组同学给予解答,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的机会,使口语交际活动本身更增加实用性,不仅仅是为说而说,从而巩固小学生说的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