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四年级 > 语文版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萧山杨梅

《萧山杨梅》教学参考
佚名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
  作者由萧山杨梅引起对小学时代一位语文老师——金老师的回忆。首先回忆金老师的外貌“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再回忆金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他很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影响作者几十年,直至今日。接着回忆金老师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1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作业来布置;2因人施教,个别辅导。这种辅导方式特别有效,将“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读的两本书的内容,可见金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引导者。课文还叙述了作者回忆起金老师的另一件事,金老师指派“我”和另一名同学帮助他整理图书。在整理完之后,他请“我们”吃萧山杨梅,还感谢“我们”对他的帮助。从这里,我们可看出金老师不仅尊重、爱护学生,而且善于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唯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这句话说明金老师请吃萧山杨梅的事已永远留在学生的心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4.会认“杭、咖、啡、籍、兼”等5个生字,会写“阅、籍、兼、擦、初、库、沧、桑”等8个字,掌握“阅读、书籍、兼管、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读课文,认认生字,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本课要求会认的5个字中,“籍、兼”两个字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籍、兼、初、沧”等几个字,学生容易写错,老师要通过书写示范,悉心指导。“初”字学生容易写成示字旁。
  3.本课理解感悟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字里行间体现出的师生之情。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从整体上说说对金老师的印象如何。在学生认识到金老师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关心、爱护学生等特点之后,再找一找、画一画表现金老师这些特点的有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加深体会。
  4.课文作者袁鹰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对金老师敬爱、怀念之情。课文感情浓烈,非常适宜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金老师将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这是说金老师指导我们课外阅读使“我”受益匪浅,要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之情。
  “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唯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要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金老师的爱使“我”感到无比温暖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最后一段,情真意切。在指导朗读时,要结合金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关心、爱护,体会“我”对金老师的无限感激和深深怀念。“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
  5.可结合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6.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教学资料
  1.词语解释
  遨游:漫游;游历。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寄小读者》中的某些篇目。
  3.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班主任》和《吴老师的心愿》。
 
  
阅读(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