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四年级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珍珠鸟

珍珠鸟
万文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节选自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8册《珍珠鸟》〕

  阅读一点通
  多么可爱的小家伙!作者笔下的雏鸟真像一个活泼淘气、天真无邪的孩童。它的外形惹人喜爱,“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像个“蓬松的球儿”;我们的相处更有趣味,从远离“我”到走近“我”,“蹦到杯子上,俯头喝茶”,再到“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还“不停地咂嘴”。人给鸟儿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鸟儿也会给人们的精神增添情趣。而这些只有从彼此信赖中才能得到!
 
  察感情 解信赖 悟境界——《珍珠鸟》赏析
陈福建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结撰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值得我们玩味鉴赏。

  人一鸟:体察喜爱之情
  作者描写的是人鸟相亲的故事,感情的红线贯穿全篇,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人怎样喜爱鸟的?请读作品的开头: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真好!”独词成句,置于篇首,然后补上“真好”的内涵,如此开头,真是别出心裁,充分表达了“我”对朋友送来的珍珠鸟的满意之感,喜爱之情。
  在这种喜爱之情的驱动之下,“我”为珍珠鸟精心营造舒适而温暖的巢,你嗅一嗅吧,巢底的干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我”又在鸟巢之上加了一盆吊兰,垂挂的藤蔓覆盖着鸟巢,这简直成了珍珠鸟幽静而安全的绿色的家!如果不是“我”对珍珠鸟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能这样悉心料理吗?
  对待老鸟尚且如此,关爱小鸟更是可想而知了——“我”由听到小鸟“又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开始,就几乎与小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小鸟出生了,“我”忍不住拨开绿蔓察看,映入眼帘的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犹如蓬松的球儿的小鸟,“我”的喜爱之情不难想象了。尤其是小鸟渐渐长大了,会飞了,与“我”一天天接近了,“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也与日俱增:让它喝“我”的茶、啄“我”的笔尖,甚至任由它啄“我”的手指、落在“我”的肩上,“我”不去惊动它,更不驱赶它,甚至抚摸它的绒毛、为它停下工作……“我”对小鸟的呵护之意、喜爱之情,简直无以复加了,对于“我”有这样的陪伴,真令人羡慕不已!

  鸟一人:理解信赖进程
  “我”对小鸟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就为小鸟亲近“我”、信赖“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就谈不上人鸟相亲乃至信赖了。但是小鸟亲近“我”、信赖“我”,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它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渐进过程:
  开始时,小鸟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渐渐地发展到落在“我”的桌上,起先离“我”较远,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偏过脸来瞧“我”的反应,后来完全放心了,竟至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乃至白天淘气地陪伴“我”、傍晚也要父母再三呼唤才挤开绿叶钻进笼子,最后居然趴到了“我”的肩上……作者精当地选用了一系列动:飞一落一撞一蹦一瞧一啄一叭……这就细致入微地把小鸟对“我”由远及近、由担心到放心、由亲近到信赖的进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不仅点示了“我”不去伤害小鸟,转而抚爱小鸟、呵护小鸟,而且把小鸟活泼、淘气、任性的情态描绘得如在目前,十分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这样,人鸟相亲、亲密无间的进程完满地到顶点了,人鸟之间的信赖建立了,而鸟对人的信赖是历经考验、日渐形成的,多么令人动心、令人珍惜、令人神往啊!

  人手鸟:领悟美好境界
  如上所述,“我”对小鸟充满喜爱之情,小鸟对“我”充满信赖之感。人鸟之间的这种“喜爱”和“信赖”是互相交融渗透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创造出一种令人欣羡的美好境界。不是吗?请看作者的动情描写: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着嘴,大概在做梦呢!
  读了这一段激动人心的描写,你不能不感到人鸟处于和谐统一的氛围——小鸟居然毫无顾忌地落在“我”的肩上,进而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大概把“我”的肩膀当成了自己的家,有如熟睡在舒适而安全的巢中,熟睡在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父母的身旁;而“我”则不知不觉间停下了正在写作的笔,生怕惊跑了它。
  你看,小鸟睡得好熟,大概在做梦,梦见了什么呢?它也许梦见了喝茶,梦见了啄笔尖,梦见了啄“我”的手指,梦见了“我”的抚摩或者父母的疼爱……这就是信赖造就的美好境界!因此,作者在收篇时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样的反诘句,昭示着一条哲理,给人启迪,发人警醒,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何妨多一点信赖?那样,就会创造出美好境界……
 
  《珍珠鸟》教学参考
佚名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相处,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文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把朋友送的一对珍珠鸟放进精心准备的鸟笼。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写由于“我”给珍珠鸟创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它们的信任,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这部分是重点,写了两方面内容:
  第3—5自然段写这对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我”用茂盛的吊兰蒙盖鸟笼,“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小鸟就是在“我”为它们创造的这种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第6—14自然段写珍珠鸟的雏儿和“我”渐渐地亲近起来。
  具体表现在:活动的范围离“我”越来越近,表现越来越放肆:先是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站在书架,啄着书背,撞灯绳,跳到画框上);后来胆子渐渐大了,落在我的书桌上(蹦到茶杯喝茶,跑到稿纸上,绕笔尖蹦,啄笔尖,啄手指);再后来居然落在“我”的肩上,在“我”的肩头睡觉。雏儿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不动声色地写”,还“抚一抚”它,“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文中对珍珠鸟和“我”行为表现的细致描写,展现出动物与人的和睦相处的有趣而感人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15、16自然段)写“我”的感受。是人鸟之间的真情,深深感动了作者,于是作者于笔尖流泻下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蹭、稿、殃”3个会认字和“痒、稿、凭、殃”4个会写字;掌握“抓痒、稿纸、任凭、遭殃”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珍珠鸟是怎样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逐渐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
  【教学难点】
   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1. 识字写字。
  “葱茏”的“茏”字是草字头,不要写成竹字头,可以与“鸟笼”的“笼”进行比较;“柜、框”两个字的最后一画是“”,不要写成两画;“腻”字右半部里面的两小横不要写在大横的上面,“弋”的斜勾上不要加撇;“赖”读“lài”,不要读成“lǎn”,左半部的“束”字中间是扁“口”字,不要少写下面的横。
  2.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了。
  养了整整三个月,作者没有扒开绿蔓一次,他不去惊动珍珠鸟,但每天都在关心它们。作者非常熟悉他们的叫声,以致多了一种尖细、娇嫩的鸣叫,马上就能听出来,并猜测到“它们有了雏儿”。体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细腻而又深切的爱。
  3.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儿;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简直就是作者用语言给刚出世的小珍珠鸟拍的照片,他不仅把小珍珠鸟的样子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还在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己的感情,在作者看来,这小鸟实在太可爱了!
  4.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在作者看来,小珍珠鸟蹦到他的杯子上喝他的茶,跳到稿纸上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蹦去,那是一份“情意”,一份回报作者友好待它的情意。作者十分看重这种人与小鸟之间的情意,他从中得到的是一种惬意的独特的享受。因此,他要“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尽量不惊动小鸟,希望小家伙带给他的亲近多一点,再多一点。
  5. 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
  这场景既有趣又感人,小珍珠鸟竟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熟了。从中可以看出小鸟经过多次试探,已经完全信赖了作者,甚至是产生了一种依赖。看来作者的真爱打动了小鸟,人与鸟之间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使小鸟去除了防戒之心,这才会营造出人与鸟的如此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6. 我笔尖一动,流泻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书屋里的珍珠鸟却并不怕他的主人。它会蹦到主人的茶杯上,“俯下头来喝茶”;它会跑到主人正在写作的稿纸上,绕着笔尖蹦来蹦去;当主人“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时,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主人的手指;它甚至会趴在主人的肩上熟睡。这是什么原因?作者在最后这句话中道出了其中的要义——信赖。这正是文章的立意所在。人鸟相依的情境,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这使作者感慨无限,他笔尖流泻下的这“一时的感受”,对我们会很有启发,“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生活中也应该成为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境界。
  7. 建议教学本课用2课时。

  教学资料
  1. 作者介绍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的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国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并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作)《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斗寒图》;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正义的感召》等。出版《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他的一些作品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课文《珍珠鸟》就是一例。
  2. 词语解释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本文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富有生命力,青翠茂盛的景象。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眸子:指瞳仁,泛指眼睛。
  天色入暮:天色,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意思是天色进到了傍晚。
  流泻:迅速流出。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出来。
  3. 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五年级下册)中的《缝纫鸟》《鸽子》和《蝴蝶》。
 
  
阅读(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