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练习5

《练习5》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本次练习共5题。第1题是学习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2题是辨析近义词并选词填空;第3题是句式练习;第4题是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自豪感;第5题是阅读练习,巩固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项目——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写作时应选择适当的句式突出句意,增强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
  1.懂得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词语。
  2.能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表示“死”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用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表达一般陈述句的意思。
  4.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5.能独立读懂短文,能划出短文的中心句,正确体会短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选择句式,并说明理由。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练习第1、3、4、5题。
  难点:练习第3、4、5题。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小黑板。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得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词语,完成练习第1题。
  2. 能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表示“死”的词语,完成练习第2题。
  3. 能依照例句用双重定句和反问句表达一般陈述句的意思,完成练习第3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习第1题。
  (1)拼读拼音,写出词语。
  (2)全班校对、订正。(南京、雷锋、天安门)。
  (3)看看这3个词语的拼音,在书写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大写字母)。
  (4)这几个词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什么要大写?
  小结:凡是表示人或事物称呼的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都应该大写。
  (5)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并写拼音。如:
  xī hú lài níng zhè jiāng shěng
  西湖 赖宁浙江省
  2.指导学习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填出表示“死”的词语。)
  (2)指导解题方法。(先读懂句子的意思,了解各句所写的人和死的原因,再来填写适当的表示“死”的词语。)
  (3)学生独立完成。
  (4)全班组织讨论:各句答案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就义。“就义”指为正义的事业被敌人杀害。刘胡兰是为了不泄露党的机密,被捕后被敌人铡死的。
  ②牺牲。“牺牲”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在战场或其他场合战死,通常用“牺牲”。
  ③遇难。“遇难”指因受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飞机失事”属于发生意外。
  ④逝世。“逝世”一般用于病故或老死。周总理属于病故。
  ⑤击毙。“击毙”是贬义词,指坏人被枪打死。
  (5)校对后订正。
  (6)小结:用近义词时,我们要注意根据句子所表示的语言环境,准确地用词。
  3.指导学习第3题。
  (1)读题,明确要求。(照样子改写句子。)
  (2)分析例句。(用小黑板出示)
  ① 没有人不说大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
  A.句子中有两个表示否定的词:没有、不,否定之后否定,意思就是肯定了。我们也常联系到数学中的一条运算规则:负负得正。有两个否定词,这样的句子就叫“双重否定句”。它表达的语气要比第一句一般陈述句更强烈。
  B.比较两个句子,总结改句方法。(用上两个否字词,如不能不,没有人不,不会不等,还要改动个别词语。)
  ②人们怎么会不说大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呢?
  A.句子里有一个表示否定的词语:不,句尾用问号。但是这个问句不用回答,题目本身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这样的问句叫做“反问句”。它表达的语气也要比一般陈述句强烈。
  B.比较两个句子,总结改句方法。(用上一个否定词,末尾加上问号,还要改动个别词语。)
  (3) 让学生独立改句。
  (4) 全班讨论,校对、订正。
  ① 进入岭中,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人们无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进入岭中,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会不马上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② 答应了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能不守信用呢?
  ③ 地里的田鼠太多,庄稼的收成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地里的田鼠太多,庄稼的收成怎么会不受到影响呢?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完成练习4。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5。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习第4题。
  (1)读题,明确要求。(整句成段。)
  (2)把4句话通读一遍,了解主要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
  (4)全班校对、订正。(总起——挖地道——用地道——总结地道作用,2431。)
  2.指导学习第5题。
  (1)读课后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短文,独立尝试回答问题。
  (3)找出中心句,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以及各段与中心的关系。
  (4)全班讨论回答课后的问题。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给予点拨。
  ①前一句是排比句,和后一句相比,语气更强,感情更深,突出了红色的意义和对它的赞美②读起来音调激昂,更具音乐感。
  ③前一句为反问句,后一句为一般陈述句。前一句更能反映作者对黑色的由衷喜爱,后一句的感情表达则显得较为平淡。
  C.这两句话的区别主要在语序的安排和形容词的使用上。第一句更强调了黑色的可贵。
 
  
阅读(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