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五年级 >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赶花

《赶花》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养蜂人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奉献精神。
  2、默读课文。概括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一年四季到哪些地方赶花采蜜。懂得“赶花”的含义。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句子的含义。懂得过渡句在文章中作用。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按要求有目的地默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句子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含义,从而体会养蜂人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1.自己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小组齐读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小组交流
  3.完成课后第五题。
  4.交流:
   ①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
   ②出示填空:
    “赶花”是指养蜂人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5.交流朗读课文。
  6、解释词语。
  7、比较词语:幽静 惊讶
         安静 惊奇
  8、布置作业:
    抄词,家默,读文

                第二课时

  一、引出“赶花”相关的句子和词语
  引入: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讲述一支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
  1、齐读课题,读出“赶”的味道。
  2、交流预习:
    过渡: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大家都找到了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交流一下,出示: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   △△      ··
   齐读,再读,读出句子中的要点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句子下作标记。)
   出示词语:
   千里迢迢 天南海北 马不停蹄
   这些词语确实着重描写了“赶花”的情况,让我们读好它们,读出感觉来。
   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到,出示:
   路程远 分布广 赶花忙
   让我们一起来读。
  二、边默读边思考并完成填空
  过渡:那么他们是怎样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呢?(出示填空)
  下面我们就要边默读边思考(出示三个步骤)来体会养蜂人的劳动和生活。
  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初夏赶到延安采槐花蜜,过些日子,到_________采紫苜蓿花蜜,然后_________。七八月,到_________。初春时节,到_________。第二初夏,又_________。
  ①理解题意;
  ②摘取要点;
  ③注意连贯。
  1、我们先来理解题意
  ①指名读第一分句,说说句中有几个要点。
  ②时间——初夏,地点——延安,花名——槐花。
   其实这就是刚才那句重点句中的三个要点(指板书)
   请一位同学和老师配合朗读题目。(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
  ③听出来了吗?要我们填的就是地点和花名
  2、我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下面就要边默读边摘取要点,自学第7-14节
  ①各自轻声朗读7-14节。
  ②边默读边摘取要点,注意:
   在地点的词语下用“△”表示
   在花名的词语下用“○”表示
   在花时的词语下用“·”表示
  ③口头完成填空。
  3、交流:
  ①交流,出示地点和花名。
  ②请大家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的句式来交流。
  ③口头交流填空,齐读。
  三、理清文章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所填内容就来自课文7-14节,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讲述这支吕梁山区的养蜂队赶花的经过呢?
  ①“我”与养蜂人的对话有几个来回?“我”问了几次?养蜂人答了几次?请用手势来表示——4次。
  ②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
  ③指名小组分角色——去掉旁白直接读对话
  过渡:“我”的问与养蜂人的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出示:   “我”      养蜂人
      养蜂队来自何方——→养蜂队来自各地
       为什么赶远路——→为赶花才赶远路
     槐花谢后能否休息——→一年四季赶花不停
    秋凉回家乡能否休息——→腊月起程再赶花

  小结:可见,养蜂人的回答是针对“我”的问话的。
  ④让我们再配合着朗读板书,看看这一问一答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我”先打听——,养蜂人回答——,因为养蜂人回答——,
  所以“我”惊讶——,养蜂人回答——,因为——
  所以“我”又产生新的疑问——,养蜂人回答——,因为——
  所以“我”又问——,养蜂人回答——
  小结:本文的特点就是以“我”的发问来引出养蜂人对艰辛的劳动和生活的介绍,并使谈话引向深入。“我”的问题在文中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题3)
  四、以学生为主体,自由读文感悟
  过渡:从养蜂人层层深入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了养蜂人赶花路程的远,真是——千里迢迢;地点分布之广,真是——天南海北;又是那样的繁忙,真是——马不停蹄。(指读板书)
  1、分组学习,把课文读好,读出那种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的感觉。
  2、再着重选一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题4/②③)
  3、交流
  五、由诗情画意引出课文中心
  过渡:养蜂队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花,以至于一年四季极少在家里休息,生活十分艰苦,可作者却认为是充满——诗情画意。
  1、诗情画意就是充满诗画的意境,那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呢?
  ①出示填空:
  之所以说养蜂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中,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甜的蜂蜜),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②交流,齐读。
  2、养蜂人的生活工作那样艰苦,可作者却觉得那么美好、甜蜜,作者究竟要赞美养蜂人什么呢?(课后题2)指名读。
  交流——选4,为什么不选其他三个答案?齐读。
  六、引读第一段,理解中心,朗读颂歌
  过渡:本文除了歌颂养蜂人,还赞美了小蜜蜂,看第六节。
  1、“蜜蜂和人一样,最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懂事情,明道理)
  那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划下句子。
  作者举了一只工蜂的例子,那就是——(生接读:一只……蛰人啊!)
  2、这段话是一个养蜂人告诉作者的,这个养蜂人是作者在陕北高原上洋槐花开时遇到的。请大家看课文第1节
  老师朗读第1、2节——引:小蜜蜂又忙起来了!当我走进林子的时候,发现——(这里……跨步),引:那是怕被蜜蜂蛰呀!可养蜂人却说——(不要……蛰你),引:果真——
  引:蜜蜂就是这样最有觉悟!只要——(一遇到……累死。)
  3、课文第6节竭力地赞美蜜蜂,这又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运用了“以蜂喻人”的写作手法,所以重点句中的“咱”不仅指那位说话的养蜂人,还指那些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还指所有的养蜂人!
  4、这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蜂儿酿成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养蜂人就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创造者巨大的财富。
  5、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文字,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语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出示:
  蜜蜂啊,我赞美你。你是勤劳博采的专家,你在万花丛中翻飞,为人类酿造醇酒般的蜂蜜。“万花酿甜蜜,蜜成花不见。”

  板书设计:
                  12、赶花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  △△     ··
             千里迢迢  天南海北  马不停蹄
              路程远   分布广   赶花忙
                   诗情画意

            觉悟: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 
                   以蜂喻人
 
  《赶花》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养蜂人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奉献精神。
   2、默读课文。了解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一年四季到哪些地方赶花采蜜,了解不同花的花期,懂得“赶花”的真正含义。
   3、摘录课文中描写蜜蜂赶花和养蜂人赶花的句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标上地名的地图、课外资料2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赶花
   2、齐读课题:注意读出“赶”的味道。
   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什么是“赶花”?
  二、再读课文,体会养蜂人的艰辛。
   1、养蜂人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地赶花,他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呢?请在文中找出这些地名。
   2、交流:(师出示地图以及地名,让学生明确每个地名在地图上的位置。)
     对啊!养蜂工人的马不停蹄地赶花,他的足迹就遍布了祖国的天南海北。
   3、分小组学习:
    1)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地图。
    2)提出学习要求:再读课文,在地图上按照季节用箭头标出赶花的线路图。
    3)小组交流:
    4)教师也相应在地图上标出赶花的线路图以及花期。
   4、养蜂人如此马不停蹄地赶着花期,但书上有关的动词描写是否一样呢?读读课文,找一找!
    1)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赶到——折回——朝北走——转回——又跑到
    3)用换词的方法比较一下这些动词的作用。
      学生交流,体会养蜂人为了赶花期,来回奔波,生活的艰辛。
      随机板书:赶花路程远,地点分布广;工作那样忙。
    4)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词语分别可以体现出养蜂人的赶花路程之远,地点分布之广;工作那样繁忙。正好映衬了课题中的“赶花”的“赶”!
      过渡:赶花人的工作那样繁忙,生活如此地艰辛,那他们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三、三读课文,细细感悟!
   1、读读课文,从养蜂人的言行中摘一、二句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谈感受!(无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说出自己感想合理即可)
   3、结合学生的朗读,理解“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三个四字的词语。
    1)“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养蜂人,就天天与这些小生灵融合在一起,他们以此为乐)
    2)“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追赶着时间,追赶着芬芳,追赶着果实,追赶着甜蜜的生活。)
      ……
   4、随机提供补充材料。
  四、齐读最后一小节:
    教师: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养蜂人每天干的是同一件单调而又极其平凡的事,但他们乐在其中,你看,当养蜂人说完话之后,又弯腰走进了帐篷,扛起一卷油布朝林子深处走去。

  附:补充材料一:
    蜜蜂酿蜜的保质期有3000年。
    以30000只蜜蜂计算,酿蜜2个月能储存20公斤的蜂蜜。

    补充材料二:
                     蜂窝
  冬天,北风呼呼吹,大雪纷纷飞。蜜蜂一家,不再像春天那样忙忙碌碌地采蜜了,它们把蜂窝的门和窗子全给糊上。这样冷风吹不进,蜂窝里保持一定的温度,蜜蜂们就不会受冻啦。
  一群蜜蜂挤在一起,暖暖和和的。但是,小蜜蜂还是说:“妈妈,我冷呀!”蜜蜂妈妈就给小蜜蜂吃蜜:“孩子,吃些蜜,给身体增加一点热量!”
  瞧,许许多多蜜蜂围住蜂王,挤成一团,真是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在用力地挤。小蜜蜂也挤得挺起劲的。
  蜜蜂们挤呀挤,那挤在外层的蜜蜂,没有挤在里层的蜜蜂来得暖和,蜜蜂们就互相调换着取暖。大家换来换去,不停地活动,就好像运动员一样,谁也不觉得冷啦!
  冬天,天寒地冻,树木都落叶了。蜜蜂一家挤在一起,暖暖和和、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过冬啦!
                                                2005-3-26
 
  《赶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樊萍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
   2、通过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句子的含义。
   3、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板书:15赶花]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片讲述一支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
  2、齐读课题,读出“赶”的味道。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遇到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自己开始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并用“——”划下来。
  2、交流:
  (1)读词语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②表示地点、花儿的词语(随机板画解释地点词语的含义。)
  (2)句子: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问题:“天南海北”是什么意思?板书-齐读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出示句子]
  问题:“马不停蹄”是什么意思?板书-齐读
  三、再读课文
  过渡:那么他们是怎样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呢?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这方面内容的?
  1、自由读12-14自然段,按要求做上记号:地点花名花时
  2、交流: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的句式说[学生说到什么就出示什么,最终形成如下课件显示:
    初夏
    延安   榆林绥米一带  吕梁山
    槐花   紫苜蓿花    荆条花
         春节      七八月
    秦川   四川盆地    三边一带
    油菜花  油菜花    荞麦花
  3、看着大屏幕,请同桌互相完整地说说赶花的过程。能说出赶来更好,能说出马不停蹄、天南海北地赶更好。[生自由准备-指名学生说,板画突出“天南海北”]
  4、齐读12、14自然段[师生分角色读,师读时间]
  5、小结过渡: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养蜂人带着蜜蜂不停地赶、赶、赶,就是唯恐误了花时。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句子]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自由读-指名学生读-评-齐读]
  6、了解了养蜂人赶花的经过,你有什么想对养蜂人说的呢?
  7、作者也像你们一样,对于养蜂人的讲述,听得入神,暗暗地震惊:[出示]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1)“震惊”是什么意思?读出“震惊”来[自由读-指名学生读-评-齐读]
  (2)“艰辛”体现在哪里?[联系板书](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
  提示:文章的前面部分还有一个词语,也是说明养蜂人艰辛的,请快速地找一找。(千里迢迢)
  [板书-说意思-述:有人做过比较,养蜂人一年的形成等于把长城走了个来回,相当于每年走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句子:读出“艰辛”来]
  (3)课外拓展感受艰辛
  过渡:他们的生活艰辛岂止这些呢?
  述:老师曾在网上看到过一首纪实诗,真实地记录了养蜂人的生活,诗中不但写了他们脚步匆匆,还写到他们吃的是熏黑的腊肉,喝的是山泉和溪水,住的是山洞和简陋的帐篷,脚上穿的胶鞋已经破了,身上的中山装是没有口袋的,照明用的是废旧的沼气灯,甚至干脆靠月光照明,交通工具是闷得死人的闷罐子车,而且还得提防野兽、强盗的袭击。
  问题:听了老师的讲述,你又了解到养蜂人的什么呢?
  [生说感受,引导说出词语,板书在黑板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雨无阻、起早摸黑、四海为家、冒酷暑顶严寒……]
  [读词语-再读句子:读出“艰辛”来]
  8、小结延伸:但是,作者却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板书设计:
                15 赶花
            千里迢迢 天南海北 马不停蹄
             [板画]
                   (其他词语)
 
  《赶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元通中心小学 张跃娟
  
  教学目标:
   1、读正确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地名及花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题意大利,感受蜜蜂和养蜂人赶花的勤劳与艰辛。
   3、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领会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初步理解题意。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你所想知道的问题读课文,要求:
    ①注意读正确生字、新词;
    ②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
    ①认识花名。
     我想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花名,大家对于油菜花都很低熟悉,但对于其他几种花可能听过但没有见过,也有可能听也没听过,是吗?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三、再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直接写出了赶花意思的句子,划下一步来。
   2、交流。
    ①这生灵和人一样,最有觉悟。一赶上花时,就没命地干活。
    ②为了赶花呀,有花才有蜜。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采槐花蜜。
    ③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④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惟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3、结合这四个句子,读谈对赶花意思的理解。再次感受“赶”字。
   4、、感情朗读。
  四、品艰辛
   1、同学们,文章中哪句话直接写了养蜂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2、养蜂人生活的艰辛,具体在文章哪几个自然段?(12、14、16自然段)
   3、你再好好读读这三个自然段,从哪能些句子里特别能感受到养蜂人生活的艰辛?把这些句子划下来,用心地读一读,仔细地研究研究。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就往哪里赶。”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不能让花等人!”
   4、养蜂人的生活的确非常艰辛,让我们一起拿起课本,读文章第12、14、16自然段。
  五、入画意
   1、养蜂人的生活只有艰辛吗?不,除了艰辛,还充满着诗情画意。你是怎么理解他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
    ①与花为伴②游览各地③与蜂为友
   2、养蜂人的生活那样艰辛,那样充满诗情画意,他们在辛勤地赶花,其实他们还在赶什么?
  六、设疑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养蜂人在赶花,其实文章不仅仅写了养蜂人赶花,还写了蜜蜂赶花。下节课,我们再去研究蜜蜂是如何赶花的?


                 试教后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正确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地名及花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题意大利,感受蜜蜂和养蜂人赶花的勤劳与艰辛。
   3、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领会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初步理解题意。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你所想知道的问题读课文,要求:
    ①注意读正确生字、新词;
    ②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
    ①认识花名。
     我想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花名,大家对于油菜花都很低熟悉,但对于其他几种花可能听过但没有见过,也有可能听也没听过,是吗?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三、品艰辛
   1、同学们,文章中哪句话直接写了养蜂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2、养蜂人生活的艰辛,具体在文章哪几个自然段?(12、14、16自然段)
   3、你再好好读读这三个自然段,从哪能些句子里特别能感受到养蜂人生活的艰辛?把这些句子划下来,用心地读一读,仔细地研究研究。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就往哪里赶。”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不能让花等人!”
   4、养蜂人的生活的确非常艰辛,让我们一起拿起课本,读文章第12、14、16自然段。
  五、入画意
   1、养蜂人的生活只有艰辛吗?不,除了艰辛,还充满着诗情画意。你是怎么理解他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
    ①与花为伴②游览各地③与蜂为友
   2、养蜂人的生活那样艰辛,那样充满诗情画意,他们在辛勤地赶花,其实他们还在赶什么?
  六、设疑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养蜂人在赶花,其实文章不仅仅写了养蜂人赶花,还写了蜜蜂赶花。下节课,我们再去研究蜜蜂是如何赶花的?

  (这是试教以后,进行修改的教学设计,就是哪些句子点明了赶花的意思这个环节去掉了。)

  相关链接:《赶花》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赶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东沟小学李文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7-14节,理解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从而体会养蜂人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2、继续复习识别课文的重点,并能抓住课文重点进行阅读。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含义,从而体会养蜂人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赶花”相关的句子和词语
    引入: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支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
   1、那么,他们是怎样地赶花的呢?(出示填空)
     养蜂人的生活非常(),又充满()。他们一年四季,天南海北,(),采()色的洋槐花,()色的苜蓿花,()色的荞麦花,()色的油菜花。逢年过节,他们也(),唯恐()。他们说:“只能(),不能()!”
   2、口头填空,齐读。
   3、这段话是按照总分的方法说出了养蜂人的生活非常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用直线标出第一句话,突出“艰辛”和“诗情画意”)
   4、齐读划线的句子。
  二、理清文章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所填内容就来自课文7-14节,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来描写养蜂人赶花生活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呢?
   1、轻声朗读课文7-14节,找出作者“我”有哪些疑问呢?用双直线划出来。
   2、交流后出示4个问题:
     ①我向养蜂工打听养蜂队来自何方?
     ②我惊讶地问:“养蜂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这么多的路?”
     ③我不由得关切地问道:“等到槐花谢了,你们该回家好好休息了吧?”
     ④我插嘴问道:“那时该回家歇息了吧?”
   3、那么对于“我”的疑问,养蜂人是怎么说的呢?快速默读课文7-14节,找出养蜂人说的话,用曲线划出来。
   4、交流齐读。
   5、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6、指名分角色——去掉旁白直接读对话。
   7、“我”的问题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8、小结(出示):本文的特点就是以“我”的发问来引出养蜂人对艰辛的劳动和生活的介绍,并使谈话引向深入。“我”的问题在文中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自由读文感悟
    过渡:从养蜂人层层深入地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了养蜂人的生活真是艰辛啊!那么你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养蜂人的生活非常艰辛呢?
   1、默读课文7-14节,找出文中描写养蜂人生活艰辛的句子来,用“()”标出。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
  四、由诗情画意引出课文
    过渡:养蜂队这样一年四季极少在家里休息,生活十分艰苦,可作者却认为是充满——诗情画意(板书)。
   1、诗情画意就是充满诗画的意境,那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呢?
    ①出示填空:
     之所以说养蜂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之中,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甜的蜂蜜),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②口头填空,齐读。
   2、养蜂人的生活工作那样艰苦,可作者却觉得那么美好、甜蜜,作者究竟要赞美养蜂人什么呢?
    (1)出示填空: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用“√”选一个正确答案。
     ①表现了养蜂人的生活和劳动是十分艰辛的。()
     ②赞美了蜜蜂是勤劳的有觉悟的生灵。()
     ③介绍了养蜂人的赶花路线。()
     ④赞美了养蜂人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奉献精神。()
    (2)交流并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结合课文,言之有据。一、篇幅(这课重点部分比较具体)二、课题。(这部分在写怎样赶花)三、意义。(赞美为酿造甜美生活而不辞劳苦的人们))
   3、小结: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是赞美了养蜂人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奉献精神。
  五、理解中心,朗读颂歌
    过渡:本文除了歌颂养蜂人,还赞美了小蜜蜂。
   1、齐读第六节,思考:为什么要赞美小蜜蜂?
   2、“蜜蜂和人一样,最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懂事情,明道理)
     那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一赶上花时,就没命地干活。花开不断,蜜也就采个不停,直到累死。)
     作者举了一只工蜂的例子,那就是——(生接读:一只……蛰人啊!)
   3、课文第6节竭力地赞美蜜蜂,这又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运用了“以蜂喻人”的写作手法,所以重点句中的“咱”不仅指那位说话的养蜂人,还指那些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还指所有的养蜂人!
   4、这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蜂儿酿成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养蜂人就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创造着巨大的财富。
   5、让我们先看影片,再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一段话。
    出示:
    蜜蜂啊,我赞美你。你是勤劳博采的专家,你在万花丛中翻飞,为人类酿造醇酒般的蜂蜜。“万花酿甜蜜,蜜成花不见。”
  六、总结全文:本文就是“我”和养蜂人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养蜂人赶花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从而赞美了为酿造甜美生活而无私奉献精神的人们。
  七、拓展练习: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养蜂人那样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默默无私奉献精神的人们。如炎热的夏天,战斗在高温下的炼钢工人、驾驶员或售票员,还有在严寒的冬天,迎着风雪坚守岗位的民警叔叔以及时刻为你操劳的老师,如果你站在他们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