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三年级 >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暮江吟

画图理解 再现情景
满祥广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
史桂华 郭锡洋

  一、导入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
  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同桌练说)
    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
     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
      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
      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
     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
   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
    ③啊!( )。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说说诗的意思。
  3、能背诵全诗,默写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
   (2)指名说说意思
   (3)齐背全诗
  2、教学新课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江:大河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4)分析古诗
    A、教学1、2句
     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
     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
     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
     第二句中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说说整句的意思。
    B、教学3、4句
     理解“可怜“的意思
     给“似”换一个字
     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
    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
    B、指名读
    C、对其进行评价
    D、齐读全诗

   (6)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二、揭题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⑤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范读
  3、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5、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6、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学习后两句诗。
   ① 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② “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③ 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⑤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
   ⑥ 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⑦ 齐声朗读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练习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
聂学敏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四
作者:王宝莲
  
  教学内容:
   “注·提”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21课
  教学要求: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
  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十、作业: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相关链接:谈谈我教《暮江吟》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五
福建省石狮祥芝中心小学 邱跃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师: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师: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师指名读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学习新课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师: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师: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师:把比作,又把比作。
    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师: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9、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10、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三、小练笔。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诗、吟诗、还做诗、做画,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课后同学们能收集有关白居易的诗,我们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六
佚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诗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二、知诗人,初赏诗
    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你读懂了哪里?你哪个地方没读懂?谁来帮帮他?
  五、学习前两句诗    
   1、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2、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3、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那就恋恋不舍地读读吧。
  六、学习后两句诗。
   1、(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2、“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4、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现在能根据这首诗把屏幕括号里的内容说完整吗?谁来连贯的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完整?(出示,学生先说,最后指名读。)
  七、指导朗读,领悟感情。
   1、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注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可以采用多种读法:如男女对比接读。)
    师:我建议马上举办一个诗歌朗诵会,请在座的各位诗歌爱好者参加,来一个诗歌朗诵能力大比拼,好吗?(好)学生先练读,再赛读
   2、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3、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带着这些感受再齐读一遍。)
   4、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出来了吗?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练习(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做。)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瞧,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提示语呢!
  九、总结: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七
文/承智
  
  学习目标:
   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
   1、今天来给同学们上课,心理上免有点惶恐。不知道同学与一个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激动?忐忑?还是像老师一样的惶恐?能不能给佘老师一点信心和鼓励呢?
   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
    (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6、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板书)
  二、听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词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有心去欣赏这首诗。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再来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读诗。初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画面。
   1、自由读诗。注意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进一步的感受画面。
   2、谁来读读这首诗?
   3、俗话说:“好诗好景好地方”,谁能告诉我这首诗写得是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什么地方知道的?(暮江吟——江;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
   4、这首诗写得是什么时候的风景呢?(九月初三夜——农历九月初三,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二,今天的九月初三是十月十六,星期六)
   5、九月初三傍晚和夜晚时间的江边景色。诗中哪个词看出是傍晚?哪个词体现的是夜晚?(暮、夜)
  四、赏诗。看课件,听朗诵,欣赏诗词
   1、公元1083年,距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九百多年,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的日落,不禁陶醉其中,吟下了这首诗。然我们看看画面,去亲身领略当时诗人所看到的美景。(播放课件录音)
   2、诗分两个时间段,那么我们也按两个时间段来学习品味这首诗。
  五、品诗。体会诗人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
   1、傍晚夕照,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诗句,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到的景象。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铺:——体现了光的柔和、斜身的方位、还有面积广大而均匀
         ——比较:照、盖、洒、射,铺更形象、生动。
       瑟瑟:——碧绿的颜色
          ——江水中怎样的绿呢?(像绿宝石、像无暇的翡翠、像碧玉铺成的)
       红:——江水是怎样的红呢?(像小孩子的脸、像红玛瑙、像火)
         ——白居易有一首诗《忆江南》,诗中有一句:“日出江花红似火”虽说是江边的灿烂红花,但朝霞映红江面,也如火一样的艳艳。在这儿,夕阳下的江水,不也是“日落江花红似火吗”
       一道:——为什么用“一道”,对于夕阳,我们多半怎样的给它组词?
          ——一轮夕阳,半轮夕阳
          ——“一道”我们一般怎样组词?
          ——一道墙、一道伤口、一道光(
          ——对,是一道光,夕阳西下,是光斜射到江面上,本诗的句子应该是“一道残阳光铺水中”只是古诗的绝句有严格的字数要求,所以省写了“光”,这在古诗中经常见到。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愁而眠的应该是人,全诗应该是“江枫渔火对愁眠人”同样是因为字数的原因,省去了。(利用简笔画去帮助学生体验诗句所描写的情景)
   (3)诗人的遣词练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4)“夕阳无限好”古诗中有很多吟夕阳的诗。谁查了相关的资料?
      李商隐:《登乐游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焕《登鹳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无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5)看到这样的情景,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那么,带着这样的愉快心情,我们来读读这两句。
   2、夜晚的景色
    (1)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诗人留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2)读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感受。
    (3)夜晚的景物有哪些?
       新月:如弓——古诗中常有这样的描写,“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是新月如钩。
       露珠:珍珠(晶莹、透明)——新月的映照
    (4)如果说傍晚江边夕阳如火,那么夜晚江边新月当空,一片银白。这静谧的夜景令作者作美丽的遐思。
   3、将全诗朗诵一遍。
  六、再次品味、赏析诗词
    诗人的心情很是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着跟诗人同样的情感。诗人触景生情,吟咏此诗。我们又怎样来表达我们的读诗心情呢?
    出示作业:唱唱、画画
    诗如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画画(展示网上学生的画)
    诗如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唱唱(出示录音歌谱)
    诗为心声——朗诵好的同学可以有感情或者表演地朗诵
    贺诗——大家可以贺一首诗,把自己心目中的夕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夕阳西下红如砖,可爱石榴云里钻,深蓝天空点约霞,夕阳美景似奇观。)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八
城关镇涧东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课题
   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4、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令人爱惜。今义:令人怜悯。用“可爱”代替“可怜”,即“可爱九月初三夜”,用现代的话怎么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真珠——珍珠。古时写“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要写成“珍珠”。
   4、诗意理解:
    ①这些诗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②诗人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能加上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说吗?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三.研读悟诗情
   1、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这首古诗,和大诗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江南独特的美景!
     再读古诗,你最欣赏哪几句?在这句子中,你欣赏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第一、二句
    ①生汇报。
     A、“残阳”
      “铺”——联系下文的“半江红”理解。
      出示句子比较:一道残阳照水中(用“照”太俗)
      一道残阳射水中(用“射”不符合残阳的特点)
      一道残阳铺水中(用“铺”形象地表达了霞光几乎贴着湖面铺撒过来地样子。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看图体会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
     B、“江水”
     “瑟瑟”“红”——这是怎样的绿,怎样的红啊,能用上“仿佛”或者“好像”说一说吗?
    ②你们说的真美。这么美的景象,谁来读一读?(指多名学生读,师相机指导读后,男生齐读。)
    第三、四句
    ①生汇报。
     A、“露珠”——“真珠”。(比喻的手法)
     B、“月亮”——“弓”。(看图。用形容词描述:晶莹剔透的珍珠,精致小巧的弓。)
    ②这么美的景象,谁来读一读?(指多名学生读,师相机指导读后,女生齐读。)
  四.吟诵入诗境
   1、你们读得真美!老师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九月初三那一天的美景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音乐响起)让我们一起在这柔美的音乐声中去想象那一幅清丽的图画——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我静静地站在江边,只见一道夕阳的余晖铺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光色瞬息变化,江水一半是碧绿的,另一半则是通红的,整条江简直就像一大块美丽的宝石!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只见那弯弯的月亮悄悄地挂在树梢上,像一张精致小巧的弓。那江边的花草上已经爬满了圆滚滚的小露珠,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它们难道是从天上溜到人间来玩耍的星星吗?
   2、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你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3、让我们也来当一回作者,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诵表达出来。——准备(背诵)——全班交流(配乐)。
  五.延伸展诗兴
    我们的家乡很美,我们的江南很美,其实我们的祖国山河,我们的大自然到处都很美,有很多诗人也都赞美过我们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赛诗会”,小组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平时积累的古诗多。
  六.课外作业
    刚才同学们背诵了许多写景的古诗词,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诗词画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也可以编成一个小故事,看看这些诗词又蕴涵着怎样的心情和感悟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