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一年级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课桌下的纸团

《课桌下的纸团》教学设计之一
教育学院 周 贤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挂图、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初步了解并会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引入课文
  (1)教师随手抓起一张废纸(准备),揉成一团随便扔在地上,接着问:小朋友们,老师刚刚做了什么?老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但是老师刚刚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这样做的,同学们相信吗?不信的话,我们一起来看第18课。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第48页。同时在黑板上揭题,齐读课题。学习“纸”字(请看幻灯片),带读,注意翘舌音,右边比较难写,老师板演,学生书空,并数笔画.应注意的难点是:强调"纸"字下面没有点,可以用"地下没有木屑"来帮助记忆;末笔是一个斜钩。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桌下的纸团是从哪里来的?请小朋友们合上书本,先听录音。在听的时侯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录音,结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问题,得到答案后,出示课文挂图。
  (3)那么丁丁、小刚和冬冬各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个问题.在读的时候要按照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圈起来,自己想办法记生字。
  3、结合理解课文,学习生字和词语
  (1)丁丁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第1节,指名读第1节。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问题.
    ②学习生字(请看幻灯片)
    a、“完”:带读,跟读,指名读(板书:田字格中教师书写),说说间架结构.
    问:做完作业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业”:(步骤同上).“作”字还要注意平舌音;“业”注意笔顺(学生看田字格下“业”的笔顺),带领学生书空.
    c、“成”:(步骤同上).难点是读音(翘舌)和笔顺,末笔是点.
    ③齐读这一小节.
  (2)我们来看小刚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指名读第2节.
    ①要求回答上一个问题。
    ②学习带读字“踢”(请看幻灯片)分析间架结构。
    ③齐读这一小节。
  (3)那么冬冬又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指名读第二节。
    ①回答。②学习生字“脸”(请看幻灯片),分析间架结构。③齐读第3小节。
  4、巩固生字和新词
  (1)出示生字和新词卡片,抽读(纠正),带读。
  (2)书写指导,重点是“纸,业,成”。
  5、作业:朗读并抄写课后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3个小朋友各是怎样对待纸团的,搞清楚几个动作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抽读生字和新词(用卡片)。
  2、讲读课文
  (1)自由朗读,看课文共有几节,指名回答。
  (2)学习第1小节。
    ①指名读第1节,其余同学想:纸团原先是谁扔的?怎么会到小刚脚下?
    ②指名回答,小结:丁丁随手扔下的纸团滚到了小刚的脚下。
    ③齐读。
  (3)学习第2小节。
    ①那么小刚又怎么做呢?请小朋友看课文插图,哪个是小刚?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刚把纸团踢到了冬冬的课桌边,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请一个小朋友读第2小节,其余同学思考这个问题。然后要求回答。
    ③问:小刚为什么要悄悄地踢纸团?
    ④小结:小刚看到地上的纸团,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边。
    ⑤齐读第1小节。
  (4)学习第3小节。
    ①现在纸团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请小朋友看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
    ②指名读第3小节,其余小朋友听的时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时候把纸团扔进了纸篓?为什么冬冬要在那个时候捡起来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结:下课后冬冬自觉捡起地上纸团,扔进了纸篓。
    ④齐读第3小节。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刚为什么脸红?
    ⑤指名回答。(因为知道自己错了,冬冬做的对。)
    小结:冬冬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丁丁和小刚改正了乱扔纸屑的坏习惯。
  3、齐读课文,教师总结
  (1)朗读课文。
  (2)出示思考题。
    ①课桌下的纸团从哪里来?
    ②这个纸团来到了谁的身边?
    ③这个纸团最后到了哪里?
  (3)讨论以上3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丁丁--小刚--冬冬--纸篓纸篓
  (4)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丁丁、小刚和冬冬3个小朋友对待纸团的态度是不同的,那么他们谁做得对?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读课文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下节得再讨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让学生知道不能乱丢果壳纸屑,自觉保持环境,巩固生字和新词。
  教学过程:

  1、讨论课后问题,加深理解课文
  (1)指导朗读全文。
  (2)看课后练习4,说说丁丁、小刚和冬冬谁做得对?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刚知道自己错了吗?从课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丁丁和小刚脸红了)
  (4)请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刚两位小朋友,以后会怎么做呢?
  2、行为指导
  (1)请小朋友们对照一下,我们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们为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们学习,自觉保持环境卫生。
  (2)问:①别人把废纸扔在你的桌子下,你应该怎么做?
    ②你看到别人桌子下有废纸,怎么办?
    ③纸团要扔进纸篓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应该扔在哪儿呢?
    指名回答。
    小结:不能乱丢果壳和纸屑,小朋友要自觉保持环境卫生。(结合课后练习5,齐读。)
  3、作业练习
  (1)复习生字,口头组词。(完、作、业、成、脸)
  (2)完成课后练习2和练习3,指导纠正。
  (3)结合作业本练习题,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
 
  《课桌下的纸团》教学设计之二
教育学院 李 燕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不让随地乱扔纸屑、果壳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不随地乱丢纸屑、果壳做个讲卫生的好儿童。
   2、重点指导“业”、“成”、“脸”等字的字型。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字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乱丢纸屑、果壳是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2、学会生字,理解字词义。
   3、“做”与“作”的区别。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把课文的题目《18 课桌下的纸团》写在黑板上。
   老师说:“看这题目《课桌下的纸团》,大家会不会觉得奇怪,怎么课桌下会有纸团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师也和大家一样,也不知道这纸团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看看这纸团是怎么到了课桌下的。”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标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使同学们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3、老师讲这个故事:“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原来这纸团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刚踢到了冬冬的课桌边,最后还是冬冬把这纸团拾起来扔进了纸篓。”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纸团是谁扔的?纸团又滚到了什么地方?丁丁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
      (板书:扔滚)
      学生回答后,问:那该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师:那我们再看看小刚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第二段
      思考:纸团现在又到了哪里了?为什么?小刚这么做对吗?
      (板书:踢冬冬)
      生回答后师说:小刚没有捡起纸团反而把它踢给了冬冬,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捡起纸团放入纸篓。那纸团的最后命运如何呢?难道它一直躺在了课桌下了吗?我们再继续读第三段,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纸团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学生读第三段
      思考:纸团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这样做对不对?丁丁和小刚为什么脸红了?
      (板书:捡扔纸篓)
      学生回答都老师又说:我们都应该向冬冬小朋友学习,都应该把那纸团扔进纸篓,不过丁丁和小刚也还是好孩子,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错了,脸都红了。
    4、演示板书,对照板书把古书再向学生们讲述这个故事。
    5、齐读课文,做课后第四题。老师总结这课文的中心:我们都应该向冬冬同学小,主动把纸团扔进纸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不随地乱扔纸屑、果壳,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业
    老师:回家后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第二课时
  复习
   检查朗读课文,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桌下的纸团》这篇课文,知道了乱扔纸屑是不好的习惯,我们应该把纸屑扔进纸篓。通过读课文我们也初步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学习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还要学习2个新的部首。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叫一个学生站起来读课文)
  教授新课
   1、师出示“纸”的识字卡片问:这个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还学过哪些绞丝旁的字。(让学生对“纸”字组词,并反复读“纸”字)
     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纸”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讲“完”字
     师出示“完”字。让学生读,师捂住下边问学生: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着捂住上边问学生:下面的读什么?
     师:我们还学过由“元”字组成的字?
     师: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组成词组?
     师知道写法(特别是偏旁)
   3、讲“作”和“业”两个字
     师同时出示“作”和“业”两个字,学生读,注意纠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结构。
     师问:“做”与“作”有什么区别?(做课后第三题)
     学写“业”。看老师在黑板上写这个字,边看边说笔顺,重点强调书写字的难点及容易错的部位。
  巩固
   师出示四个生字,让学生反复认读,并让学生自由组词,加深所学字的记忆。

                第一课时
  巩固生字
    师出示已经学的生字的卡片,让学生认读(包括笔顺,笔数,组词)
  讲授新课
  (一)学习生字
    1、学习“成”字。(笔画,笔顺)
    2、学习“刚”字。(偏旁,笔顺)
    3、学习“脸”字。(结构,笔顺)
      师:我们还学过什么字也有“”?(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
  (二)指导所有的生字的书写。
    1、学生观察老师写的字,说出生字的笔顺。
    2、说说它们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强调字的难点及容易错的部分。
  练习
   师出示小黑板(课后作业第2、3题)。
   师提示:我们学习了课文并学会了生字,现在请大家先想一想该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做,其他的同学打开书完成课后习题第2、3题。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复习巩固
   1、领读课文,复述本文的教育意义(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随地乱丢纸屑、果壳)
   2、学生读生字,写生字。
 
  
阅读(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