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一年级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汉语拼音·听话说话·识字31·乌云 大风 闪电 下雨

《乌云 大风 闪电 下雨》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供稿人:敬文 潘 娜
 
  一. 教学目的要求:
  1.看图说话,复习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的某些生活习性。
  2.学会两种新笔画:
  3.学会六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二. 教学重点、难点:
  六个生字的音、形、义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 电教软件:
  1.投影片一张,(课文中的插图)
  2.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⑴名称:《怎样写汉字》
  ⑵主要画面内容
  ⑶硬件运行环境:PC机
  四. 教学过程:

  ㈠复习:
  1.谈话:小朋友,上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出示课题),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吗?下面我们就边看图(出示投影片),边读课文,一起来回想一下。
  2.读后指名看图说话,回答问题。
  ㈡揭题: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主要来识字,学习课文中的六个生字。
  ㈢识写生字:
  1.识写“云”:
  ⑴(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谁来把这个音节给大家读一下?
  ⑵提问:这是个什么音节?念第几声?
  ⑶齐读
  ⑷提问:“云”出现在哪里?它有哪几种颜色?白色的云叫什么?灰黑色的云又叫什么?天空中飘白云,说明天气怎样?天空中飘黑色的乌云,说明天气怎样?
  ⑸识记“云”:
  a.提问:“云”字是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共有几笔?请同学们看微机(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1),这个字里面有个新的笔画名称:(叫“撇折”)
  b.齐读两遍
  c.它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呢?
  (先写两横,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2,接着写“∠”,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3,最后一笔“点”,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
  d.请同学们跟着微机一起写一遍(按“回车”键,按笔顺笔划一笔一笔写)
  ⑹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⑺扩词:书上指的是什么云?你还能用“云”字来组几个词语吗?
  2.识写“电”字
  接着,我们要来学习第2个字。
  ⑴指名读:这是一个几拼音节?
  ⑵提问:“电”和“云”一样,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⑶识记“电”:
  a.“电”字共有几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4)
  b.它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呢?
  (H)写一笔竖,按“一”键,屏幕显示图5,接着写“横折钩”,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6,然后中间写一横,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7,再封口,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8,最后一笔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微机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4,再按“=”键,反复显示两次;
  ⑷学生跟着微机书空,(按“回车”键,跟着屏幕按笔顺笔划一笔一笔写)
  ⑸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⑹扩词:谁能用“电”字来组几个词语?语文中指的是什么?
  3.识写“风”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个字,这个字念“feng”,听准了吗?我请小朋友上来找出这个音节。
  ⑴正音:这个音节是后鼻音。
  ⑵提问:刮风的声音是怎样的?
  ⑶识记“风”
  a.“风”字共有几笔?第二笔是什么?n后一笔是什么?(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9)
  b.“风”的第一笔是…(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0) ,第二笔是(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1),再按“=”键,反复显示两遍,第三笔是“撇”,(按“一”键,屏幕上显示图12)。
  c.第二笔“横折斜钩”位置在哪儿。
  ⑷学生跟着微机书空(按“回车键”,请学生跟着微机一笔一笔书空)
  ⑸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⑹扩词:谁能用“风”字来组个词语?
  4.识写“雨”字,
  天上布满了乌云,有闪电,有大风,说明要怎么样了?(看投影片)
  我请小朋友上来找出“雨”这个音节
  ⑴提问:这是个什么音节?
  ⑵齐读
  ⑶识记“雨”字
  a.“雨”共有几笔?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按“1”键,屏幕上显示图13)
  b.“雨”的第一笔,写在田字格横中线的上面,从左上格开始穿过竖中线到右上格) ,第二笔是示图16,并按“=”键,反复显示两遍,写在a中线上面,往里折一些) 。
  c.为什么“雨”字里面有那么多点?b些点为什么都朝一个方向斜?
  ⑷书空:(按“回车键”,跟微机一笔一笔书空)
  ⑸扩词:谁能用“雨”字来组几个词?
  5.识写“天”
  刚才我们写了“云、电、风、雨”四个字,它们都是一个自然现象,并且都是发生在天上,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天”字,请小朋友上来找出这个音节。
  ⑴齐读
  ⑵自己识记“天”字:这个字比较简单,我请小朋友自己跟着微机学。
  ⑶你是怎样记住“天”这个字的?
  ⑷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⑸集体跟微机书空一遍,(按“回车键”,微机一笔一笔书空)
  ⑹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⑺扩词:谁能用“天”字来扩个词
  6.识写“乌”字:
  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个“云”字,知道黑色的云叫…,最后我们来学习“乌云”的“乌”字,请个小朋友上来找出这个音节。
  ⑴这是个什么音节?
  ⑵齐读
  ⑶识记“乌”字
  “乌”的第一笔是(在左上格),第二笔是(按“=”键,反复显示一遍),接着一笔是(这一笔叫“竖折折钩”,从第一笔“撇”的下面起笔,朝外折到了横中线下面一点再沿横中线折,到了右下格时再折来,最后往里钩,再按“=”键,反复显示图22) ,最后一笔是(图23),这一笔要写得外面一点。
  ⑷集体跟微机书空一遍(按“回车键”,微机一笔一笔书写)
  ⑸书写: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
  ⑹扩词:用“乌”字来说几个词语。
  ㈣总结
  1.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中的六个生字,我们一起来把这六个字齐读一遍。
  2.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六个生字中出现的两个新笔画,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读一遍。
  3.集体读课文。
  最后我们一起来边看图边把课文读一遍。
  ㈤布置作业:
  把今天教的六个生字,每个抄一行。

  ——本教案选入《计算机辅助小学教学课例精粹》一书

  《乌云 大风 闪电 下雨》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乌”“云”“电”“风”“雨”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知道下雨、刮风、闪电、打雷等自然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乌”“云”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知道下雨、刮风、闪电、打雷等自然现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韵母ɑn和enɡ,整体认读音节wu、yu、yun。
   2、笔画乚、乙、横折钩、竖弯钩、撇折。
   3、熟字“马”“去”“田”。
  二、看图说话。
    大意为:乌云来了,刮起了大风,下雨了,还有闪电。邻居老奶奶晒在外面的衣服要淋湿了,冬冬帮老奶奶收衣服。
    让学生知道下雨、刮风、闪电、打雷等自然现象。
  三、拼拼读读。
  四、教学字词。
    乌:跟“马”比较,除掉多一撇外,第2笔是横折钩,跟“马”的第一笔横折不同。“乌云”也叫黑云,天上乌云密布,快要刮风下雨了。
    云:让学生想想跟哪个字很相近,可以用去笔画的方法记。除了“乌云”,我们常说哪些云,(白云、彩云、红云)你会写“白云”吗?
  五、书写指导。
  六、复习巩固。
   1、 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电”“风”“雨”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二、字词教学。
    风:读准后鼻音。书写时第2笔横折弯钩要紧凑些。中间的长点要写好,笔顺从外到内。
    雨:笔顺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里边四点方向要一致。
    电:让学生想想,“电”是哪个字的笔画变了。用电组词,如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车、电冰箱。电的用处很大。但闪电如果击中人和房子,会有危险。我们要避开闪电,更不要玩电。
  三、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生字。
   2、近字比较认读:
     云——去马——乌田——电
   3、认读词语。
  四、书写指导。
  五、复习巩固。指导课堂作业。
 
  
阅读(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