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二年级 >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综合学习活动 小小故事会

《小小故事会》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这次综合学习活动是围绕“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这一内容展开的,目的是扩展本版块教材所学的内容,强化“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的学习意识,了解更多的关于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
   2.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3.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4.学习科学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5.能对别人的话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2.能对别人的话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
    (1)学生分小组搜集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可以列举搜集到的科学家的名单和故事,还可以搜集相关人物的图片、音像、乐曲等资料。
    (2)学生自渎欣赏、鉴别、挑出最喜爱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做充分的个人准备。
  教学过程

  1.激趣、谈话导入
   (1)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学期学习了好几篇关于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谁能说一说这些科学家的名字吗?(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2)师:课前老师也让大家分小组搜集了很多关于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把你们搜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呢?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看看我们今天的“小小故事会”中谁表现得最出色。(课件出示题目)
  2.小组交流汇报
   (1)指名说一说搜集了哪个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教师板书)
   (2)请同学们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分小组进行交流。(小组成员加强合作,相互帮助,提高每个成员讲故事的水平。)
   (3)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生分小组介绍搜集材料的情况,典型材料“图片、磁带、光碟、文字资料”可以向同学们特别推荐。)
   (4)小组之间互评。(学生点评各小组讲故事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以正面鼓励为主。)
  3.教师讲故事
   师:看见同学们讲得这样精彩,老师也想讲一个老师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教师配乐讲故事,同时课件演示故事内容。)
  4.联系实际谈体会
   师:同学们,听了这些故事后,你想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围绕这些故事谈自己的体会,总结提高,丰富知识。)
  5.表扬鼓励,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科学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希望你们都能向他们学习,勤于提问,善于思考,做一名博学多才的人。
  6.作业设计
   把你了解的这些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伴教锦囊
  1.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牛顿,小时候看到风车磨坊可以磨面,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小风车,但小风车太小,不能借助风力,牛顿就想了一个办法,把一只老鼠绑在风车的轴上,在老鼠的前面放一点食物,老鼠向跑去吃食物,但受绳子的限制,永远跑不过去,而牛顿的风车却被它带动了!
  2.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爱因斯坦总是不以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著钢筋踏梯才烟囱内的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著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3.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课后反思
 
  《小小故事会》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扩大课外阅读量。
   2、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并具有根据需要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扩大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分组搜集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还可以搜集一些图片和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童年的问号》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同学们分组搜集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还可以搜集一些图片和照片。
  二、老师想现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1、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2、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爱迪生小时候热爱大自然。7岁时被妈妈送到了学校。从此,爱迪生每天都要端坐在教室听恩格尔老师讲1加1等于2,或者说2等于1加1。爱迪生开始在课堂上琢磨其他的事,例如他想:既然摩擦动物的毛可以生电,那么,如果把电线接在猫身上,再用力摩擦猫的毛是不是可以发电?恩格尔老师最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的学生,于是他经常呵
    斥爱迪生,爱迪生的学习成绩成了全班倒数第一。更让恩格尔老师恼怒的是,爱迪生还爱冷不防地问些令人难以回答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为此老师跟家长说这个学生跟不上学习,令家长将孩子领走。爱迪生的妈妈说:“据我观察,爱迪生还算聪明……”恩格尔反驳道:“不不不,他总考全班倒数第一!并总提荒唐古怪的问题,例如他问:‘老师,为什么2加2等于4?’等于4就是等于4,这还要问吗?”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恩格尔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算荒唐的问题巴!当牛顿发现一个苹果掉下来,提出了个问题: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天上掉?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却成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第一步。我们能说,牛顿不该提出这样的发问吗?”
    恩格尔一时不好回答,可他还是坚持己见,边敲着桌子边说:“牛顿是谁,您的孩子又是谁,能相提并论吗?”
    爱迪生一生中惟一正规的教育就这样结束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爱迪生对妈妈说了一句心里想了很久的话:“妈妈,长大后我要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发明家!”
  二、把你搜集到的科学家的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可以自己讲,也可以合作讲,还可以表演等,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然后小组推荐进行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
   1、。学生自愿到前面来交流,也可以小组推荐交流。其他同学听一听,评一评,哪位同学讲得最好。
   2、展示图0片,为大家解说,其他同学轮流参观。
   3、说一说,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四、举行一次《我最喜欢的科学家》小报展。
 
  
阅读(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