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四年级 >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万年牢

自主阅读,提升能力——《万年牢》教学设计
襄樊市第三十九中学 朱颖颖
  
  [ 情景说明]

  教学内容:《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1 、认识8 个生字。

   2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 、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Powerpoint 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回忆一个你所吃过的糖葫芦的模样,好吗?(课件出示冰糖葫芦图片)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 、检查词语(课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 、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1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 )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2 、小组合作研讨。

  3 、班内汇报交流。

  4 、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 、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 、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 、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 、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 、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感情朗读,深入体验

  齐读课文,谈谈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为人实在、做事认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五、拓展理解,体会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实际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亲那样吗?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

  万年牢

  糖葫芦――万年牢

  做生意――万年牢

  做人――万年牢

  [ 教学反思]

  《万年牢》是本人执教的一节校级公开课。在准备这节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师用书及相关参考资料,并研究了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既是略读课文,就应在短时间内抓住课文的训练重点,在一节课内将学文明理、领会方法都训练到位,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抓住“万年牢”这条主线,通过文中三次出现的“万年牢”来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继而发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做人道理,重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我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围绕着“万年牢”这条主线,学生一步步进入课文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大胆发言,最终由文本的解读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鸣,达到了最初设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受到了语言文字和美好情感的熏陶。

  这节课得到了本校同行的一致好评。课后反思,这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既体现了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也有教师牵引过多的痕迹。还有老师对我的板书提出意见,认为这个板书虽然简练,但念起来不通顺,这个意见我觉得有道理,以后在设计板书时不光要考虑精练、体现文章重点,更要注重板书的语言合理性和美观度。
 
  《万年牢》A、B案
欧绪成 宇桦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A案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B案
  ●自学
  ①通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
  ②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讲座解决。
  ③理清文章脉络。(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列出一个写作提纲)
  ●默读思考
  ①故事围绕着哪一件事展开?
  ②课文中三处出现“万年牢”这个词语,想想分别是什么意思?
  ●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动笔写一写人物评价
  ①对“父亲”的赞美(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
  ②老板的生意经(这种生意经好不好,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
  学生完成这一书面作业后交流,相互评价。
 
  《万年牢》教学设计之二
实验一小 黄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课文网》提供的文章〗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35页)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万年牢》教学设计之三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文峰小学 李媛媛
  
  在我们办公室里常常有这样的对话:“这篇(略读)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才上完。你呢?”“一个课时。略读课文嘛,学生读读说说就行了。”我想,前者是将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讲课,后者则是将略读课文忽略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我这样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万年牢》的教学: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

  多音字:把(ba)闷(men)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⑴ 为什么叫万年牢?

  ⑵ 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

  ⑶ 小结:

  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

  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⑴ 什么是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⑵ 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3、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万年牢》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欣赏歌曲《冰糖葫芦》“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齐读课题,先理解“牢”,再理解“万年牢”。
      “牢”的解释:
     1.养牲畜的圈(juàn)
     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
     3.监禁犯人的地方
     4.结实,坚固,固定
      万年牢(永远牢固,永远结实。)
   (三)到底什么东西会万年牢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课前导读,明确本次略读课文的要求。
     1.想一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2.谈一谈: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二、初读感知
   (一)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二)检查字词: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三)自主读顺课文
  三、深入探究
   (一)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二)全班汇报交流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讲父亲自己经营制作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并保证产品质量。
       第二件事: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期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了工作。
     2.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3.你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认真、实在、讲良心、不马虎……)
  四、联系实际
   (一)出示父亲的话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课后作业
   (一)收集有关做人认真,实在的故事。
   (二)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在“说话”活动中,立足课堂放眼课外,拓宽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大量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如:在第四环节的“说话”活动中,“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重在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借助板书清楚、有条理地解述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说说老板的生意经”是让学生在受了文章的教育、熏陶之后,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说真话、吐真情”是其最突出的特色,在此过程中,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展示自我,在轻松愉快中人格得以升华。
 
  

阅读(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