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小丑为失明的小女孩表演成功后的激动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小丑为失明的小女孩表演成功后的激动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盲人的资料,了解盲人的生活情形。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丑表演吗?请谈一谈你们的感受。
假如你是一位盲人,请想象一下,你能欣赏到小丑的精彩表演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个小丑与盲姑娘之间的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阅读情况。
3.教师小结。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请标记生字,并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2.交流学习结果。
读准下列生字:篷、滞
读准下列各字并组词:
覆、檐、澈、盲、滞、促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3.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找出来,可以查阅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交流。
四、理解感悟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也可以与同桌讨论:
1.小丑为什么要到小女孩家为她一人表演?
2.小丑是怎样让小女孩知道小丑是怎么回事的?
3.小丑为什么哭了?
五、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与引导(学生讲到哪一段,就组织学生讨论哪一段,并且相机指导朗读)
1.第1—10段。
引导理解:
小丑看着小姑娘那双明澈的眼睛惊讶万分……我将给你一个人表演。好吗?
思考:为什么小丑“惊讶万分,不知说什么好”,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2.第11段到结束。
3.快速阅读全文,前后对照,找出与小丑相关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
(1)突然,这个年迈的小丑发现,无论他怎么表演,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头上扎着红蝴蝶结的小姑娘始终不笑。
(2)过了好一会儿,著名的小丑终于开口道:“听着,孩子,我一定要让你知道我为什么可笑。如果你父母方便的话,明天下午六点钟我到你家来。我将给你一个人表演。好吗?”
(3)小丑说:“当然,我答应过的。”他向她的父母致意,然后送给爱丽卡三本厚厚的盲文童话书作为新年礼物。
(4)小丑既没戴眼镜,也没穿戏装,完全没化装,表演能不能成功,他心里没底。
(5)突然,爱丽卡吃了一惊,她发现这个伟大的小丑哭了!
当然,还可以找出写父母的句子,这样,理解小丑为什么哭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拓展延伸
师:盲人生活我们难以想象,我向大家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感受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像小丑一样伟大的艺术家们,他们的人生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请大家搜集一些,读一读,相信你会收获很多很多。
板书
小丑的眼泪
盲女孩:始终不笑→仍然呆滞不变→开始笑了→大笑起来→她笑得气喘吁吁
伟大的小丑:打开心灵之门
《小丑的眼泪》教学设计之二
两市镇一完小 贺娟红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2、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小丑美好的心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丑为盲姑娘演出成功后的激动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小丑为失明的小女孩表演成功后的激动之情。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小丑表演的VCR.
2、同学们,“小丑”是开心快乐的代名词,他的出现总是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笑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奥地利作家约·马·齐默尔为我们讲述的一个关于小丑的故事。
3、齐读课题,质疑
(二)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2、读词语,积累词汇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是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鞠躬哧哧地笑滑稽面面相觑
畏缩气喘吁吁蹲下呆滞不变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呢?
4、解疑:通过读书,你们弄明白了哪些问题呢?
三、学文悟情
A、第一次表演
1、小丑为什么流泪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请一个同学读文章的1—3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描写小丑演技的句子
出示句子:这小丑根本不说话,他用不着说话就妙趣横生。他在孩子们面前表演着哑剧,一会儿装小猪,一会儿装鳄鱼,一会儿装跳舞的熊,滑稽极了。
(1)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读,齐读
(2)还找到了哪些体现他演技精湛的?
2、在这欢笑的人群中,一个穿着节日盛装的小姑娘引起了小丑的注意,是什么原因呢?小丑的表演职责是给人们带来快乐,面对这样一个始终不笑的小女孩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引读8-11段
4、为什么说小丑做的是重大决定?这是一位怎样的小丑?
5、分角色读4—11段
带上你的体会我们再来读4--11自然段,男同学读小丑的话,女同学读盲姑娘的话,注意只读双引号中的句子。
B.第二次表演
1、当夜大雪纷飞,第二天下午6点钟,小丑来了吗?又是如何为盲姑娘实施他的重大决定的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的19—29自然段,圈出小姑娘神情变化的词句。
(2)同桌交流: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有这样的情绪变化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2、小丑是怎样让盲姑娘看表演的呢?讲解”蹲”字,谈体会.
3、他的精心表演下,小姑娘有了哪一系列情绪变化。
a、“呆滞不变”说明什么?
b、盲姑娘“呆滞不变”小丑怎么办?
c、为什么说是“最困难的表演”
d 、面对困难一点也不畏缩的小丑让盲姑娘有怎样的情绪变化?
4、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有这样的情绪变化的?
5、从盲姑娘的情绪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合作朗读,注意读出小丑表演的艰辛,和盲姑娘的情绪变化。
7、矛盾句谈看法(出示倒数第2段)
(1)在这段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一对反义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课文中还有一处这样看似矛盾的句子,你找到了吗?
(3)在这个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叹号能换成句号吗?为什么?
8、(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小丑只是一个再也平凡不过的职业,可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个伟大的小丑呢?
9、小姑娘笑得那么欢,小丑的目的达到了,本应高兴才对,为什么小丑却哭了呢?
10 、课文写到小丑哭了就戛然而止,但故事肯定没有终止。沉浸在快乐中的小姑娘发现小丑哭了时她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五)拓展延伸
1、抓住盲姑娘情绪变化的词语把《小丑的眼泪》复述给家长听,并和家长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2、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也是一位盲人,他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曾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老师也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3、同学们,一句温暖、激励的话,一串及时的动作,一份持之以恒的关注,都是一些细小平凡的事,可就是这点滴滴的细小平凡成就了一个人的伟大,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爱心,拿出自己的耐心,去帮助别人,一起做伟大的平凡人!(在歌曲《爱的奉献》中结束课文。)
板书:
20 小丑的眼泪
重 大 决 定
小丑 伟大 (正面描写)
最困难的表演
盲姑娘 不笑----欢笑 (侧面衬托)
教学反思:
“教然后而知困”!的确,放电影似的把教学实况在脑海里回放了一篇,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不足,越来越多的遗憾。由美国作家约马齐摩尔写的《小丑的眼泪》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著名年迈的小丑在表演是看到一位姑娘并没有因他的表演而与别的小孩一起露出灿烂的笑容,从而得知这位姑娘竟是一位盲人,为了让这位盲姑娘高兴快乐,小丑亲自来到小姑娘家为她表演这件事,突显了小丑的伟大爱心和他的精湛技艺。在教学时,我注重抓重点词,找矛盾句的方法带领学生去领悟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一、抓重点词体会人物内心
本课的一个关键词是“眼泪”,这个词在文中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这个关键词引出的信息。“学贵有疑”,首先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孩子们抓住了“眼泪”一词,提出了:小丑是开心的代名词,为什么会流泪?小丑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流泪?小丑为谁流泪……接下来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让他们去文中自己找答案解决问题。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大部分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问题的答案,但“为什么流泪”这个问题却答案百出。因此我抓住这个问题,通过朗读,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快速的理清文章的思路,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领悟小丑的精湛技艺和伟大爱心,在以上基础上,我再用“眼泪”对文章加以总结,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做人处世的态度。这样,教学目的就在这一简单的词语学习中达到。
二、找矛盾句塑造人物形象字
文中有几处看似矛盾的句子,如“虽然这是他毕生最困难的表演,但他一点也不畏缩。”为什么是最困难的?面对困难一般的做法不都是逃避吗,为什么他不畏缩?“孩子们笑的那么欢,以至泪水蒙住了视线。”等,找出这样的矛盾句,让学生朗读,体会,并谈感受,让学生明白----这样看似矛盾的句子其实并不矛盾,反而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高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时时注意了学生的朗读指导及写法指导,想上出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可就像郭老师点评的那样,我抓主了每个重点却每个地方都不够到位,文中“年迈”一词,我并没有带领学生找出来。所以,当我在教学“蹲”这个生字时,虽然设计巧妙,但不够精彩。“学而有思则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牢记----扎扎实实教学每一环节!
《小丑的眼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丑的眼泪这篇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好吗?(好)那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每个词语读两遍,开始。
2、不错,音读得很准。接下来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是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二、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理解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屏幕上出示的几个问题。
(幻灯出示问题。)
(生读课文……)
1、为什么要到小女孩家为她一人表演?(指名答)
a.小丑在跑马道上是怎样表演的?(他在孩子们面前……)
b.小丑的表演怎么样呢?(滑稽、妙趣横生)(解释这两个词)
c.孩子们对这样的表演表现出怎样的情形呢?(欢快地扯开……)
但是小丑发现一个小姑娘没有笑,后来他知道了这位小姑娘是一个盲孩子。她非常向往光明的世界,也向往和其他孩子一样能看到小丑精彩的表演,过一个愉快的圣诞节。面对这样一个盲女孩,小丑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呆呆地站了很久,你们说说(出示链接)问:(指名答)
2、小丑是怎样让小女孩知道小丑是怎么回事的?(小丑是怎样为小女孩表演的?)(指名说)
(12自然段以后……)
小女孩对小丑的表演有什么样的反应过程?(板书)
始终不笑——仍然呆滞不变(脸上表情死板,没有任何变化)——开始笑了——大笑起来——笑得气喘吁吁(解释: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3、小丑为什么哭了?
(指名答,出示幻灯指导体会)
4、出示幻灯:谈一谈:
1)你觉得小丑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说
2)怎样理解“这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小丑啊!”(先指名说一说,然后出示幻灯练一练句型变换)
根据同学说的,老师作小结回答。(出示幻灯)
三、这篇课文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找出相关语句说一说。
这篇课文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神态、外貌等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向往光明,向往快乐的盲姑娘的形象,更主要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美好心灵的伟大的小丑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小丑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注意运用这种写作方法。他能使你写作对象形象更加突出。
四、拓展延伸,结合实际谈一谈。(幻灯出示)
感情朗读。
五、幻灯出示:课后小练笔及课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