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三年级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主党组织极积动员群众为山上送.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年,朱德军长已是40多岁了,但他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
  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
  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
  绵延:连续不断.
  (三)集中识字.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
  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担"是个多音字,本课读dàn 担子,扁担,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ān 担心)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四)巩固练习.
  1,游戏:识字大餐.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
  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
  (五)作业设计.
  将本课的生字和课文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围绕"藏"和"找"学习课文.
  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2,(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可能还会流出血来.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 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 什么是"崎岖" 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没想到")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来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到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这首歌谣的含义了吗
  2,指名读歌谣,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首长,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
  总结补充.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朗读课文.
  2,检查认字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找朋友:给生字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字卡片:朱担粮军井战士肩
  指名认读这几个字,明确这八个字是要求能认会写的.
  2,合作学习,识记字形.
  跟同桌讨论学习,读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音形.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识记方法.
  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变成"朱";"车"字戴帽子变成"军";
  用比较的方法记住:旦——担良——粮站——战
  开——井土——士房——肩
  3,指导书写.
  指名书空,强调字的笔顺.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说在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朱:第一笔"撇",要写得短一点,不要连在第二横上.
  军:上面部分是"秃宝盖",不是"宝盖头",最后一笔是"竖".
  士:下面一横要写得比上面一横短.
  肩:下面不要写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笔变成"竖".
  4,学生练写两个,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三)巩固练习.
  1,随堂听写本课生字:朱担粮军井战士肩
  2,给生字组词.
  粮( ) 军( ) 井( ) 肩( )
  战( ) 士( ) 担( )
  板书设计:
  战士们藏扁担
  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之二
湘妃竹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红军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受到光荣的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1、 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红军革命根据地和与朱德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6 朱德的扁担。
   3、 齐读课题,读准轻声音节“扁担”。
   4、 针对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读一读,帮一帮。
   3、教师抽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 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7、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自主质疑。
   8、 齐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你正在浏览《课文网》提供的文章〗
  一、 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二、 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介绍朱德,朗读歌谣。
   1、学生自主汇报搜集的朱德的资料,教师补充。
   2、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3、出示歌谣,学生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4、过度:
     听到这首歌,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以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
  三、 感悟课文。
   1、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
    (挑粮上山。)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
    (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
   3、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4、出示句子:
     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1) 学生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2) “满满”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6、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馈。学生齐读课文。
   7、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
    (1)指名朗读。
    (2)分组表演挑粮的过程。
    (3) 自由组合表演。
   8、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
   9、教师小结:
     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他。
   10.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用自己的话说说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
  二、 学习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说词,看谁说的多。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评学生的书写。
  三、 丰富词语库:
    情不自禁 解决 浩浩荡荡 醒目
  四、作业:
    听写字词。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出产、扁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板书朱德。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
     简介朱德。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课题中“朱德”“扁担”两个词里的四个字都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有三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利用图片,随着出示课题分散识字。这样字不离词,音、形、义紧密结合,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井冈山同志一支队伍不远
     生产草鞋打仗
    (1)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
    (2)开火车认读。
      [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朱德记”“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①出示贴有“斗笠”词语的斗笠实物或课件。
        一起读读这个词。
        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的。用来遮阳光和雨。
       ②出示总司令带着一支队伍在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的图片或课件。
        你们看,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会合了,书上用的是什么词。(会师)
        “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③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朱德记”三个字写在哪儿呢?(扁担上)
        “记”在这里表示标志、符号。
        在扁担上写“朱德记”表示这根扁担是谁的呢?(朱德的)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板书:心疼敬爱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
    (1)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①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5.教师小结:战士们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发和大家一起去挑粮,天黑了才回来,晚上还要研究工作,实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坏了他,就劝他不要去挑粮,可他还是坚持跟战士一起去挑粮,战士们看着心疼,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二)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
      ②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②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③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④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五)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辈的故事、名言。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教学目标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朱德、扁担、会师、封锁、险要、崇敬、稳健利落、日理万机”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朱德、扁担、会师、封锁、险要、崇敬、稳健利落、日理万机”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习课文,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质疑问难,为下节课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朱德像,简介朱德。
     朱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板书“德”,字形右边是“十、四、一、心”。在课桌上练习书写“德”
  (2)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板书“扁”,注意下面的里面是一横,多音字“担”不同的音组词。
  (3)课题补充完整,教师示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预习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1 回顾预习情况。
   2 交流预习情况。
   (1)生字词正音。
      生词:朱德到达布匹药材官兵着急毛竹防止甩得老远
      难读的词语:会师增添崇敬敬佩井冈山十分险要日理万机稳健利落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难读的句子:
     ①根据地周围地势十分险要,上山下山非常难走。
     ②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需的食盐、布匹、药材和粮食奇缺,红军官兵的生活十分困难。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疏通课文。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5)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质疑。
      学生质疑预设:
      A朱德是谁?扁担是什么?
      B朱德用扁担干什么?
      C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D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朱德记”。
  三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 简介背景:(看插图)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
   2 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 查字典理解“会师”“记”。
    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记在字典中的含义有:①在脑子里保留着印象。②把事情写下来。③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④符号;标志。⑤皮肤上天生的色斑。⑥量词,用于动作的次数。
    想一想“朱德记”的“记”应取的解释是:()
    这些词语中的“记”又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填空。
    记忆()日记()笔记()胎记()一记耳光()
    过度: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作记号?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四.课堂练习:
   1 认读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2 学习生字:朱、达、冈、匹、材
   3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 学习课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跳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质疑。
   (1)朱德用扁担干什么?
   (2)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3)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朱德记”。:
  二.学习课文,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指导理解第一个问题:朱德用扁担干什么?
    (1)自由读课文,分别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言,回答问题。
       提示:课文总共有五处可以说明朱德是用扁担来挑粮的。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仔细地体会,全面的理解课文内容。阅读教学的读懂课文内容就要落实到每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内容主要集中在第2、3、4自然段中。(详情见课文)
    (2)指导学生完整、连贯、全面的回答这个问题。
   2 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提示:这是文章的重点问题,也是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朱德挑粮的样子,战士对朱德的敬佩和心疼来理解“藏扁担”的原因。重点抓住的词有:地势十分险要、非常难走、往返50千米、穿草鞋、满满的一担粮、稳健利落、甩得老远、日理万机、翻山越岭等等词语来体会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以及战士们对他的崇敬和爱戴。
   3 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朱德记”?读了文章,你想说什么?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指导书写有关生字:官、甩、急、竹、防
   (2)课堂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甩( )记( )桃( )防()仿()
       用( )纪( )挑( )放()访()
     (2)总结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和()一块儿( )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 )的高尚品质;我们( )。
   (3)写出和下面句中带横线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A 朱德同志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
     B 大家很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之五
执教者:江苏省实验小学 孙佑美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描述了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们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赞颂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教学时,我们紧扣住“朱德的扁担”这一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常的扁担,从学生的好奇入手,以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之处着眼,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到红军战士、朱德同志不畏困难、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投影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的一二两个自然段。
   3、指导书写生字:守、攻、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圈出生字,描红,并认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教读:扁担的“担”是轻声
      你见过扁担吗?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2)、仔细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扁担上写着“朱德记”三个字
   (3)、“记”就是记号、标记,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
      对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疑问呢?
   (5)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朱德爷爷是一位总司令,他还要扁担干什么呢?
      小朋友真会提问题,就让我们来读课文,从文中来找一找答案吧
  2、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根据学情,指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几个重点词:
     井冈山根据地、粉碎、储备、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岭、劝
   (2)四人小组轮读课文,同学间互相正音。
   (3)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4)、生交流自己读懂的;
     A、我知道因为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
       板书:挑
     B、我了解到战士们怕朱德累坏了,就把他的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板书:藏
     C、我知道了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
       板书:做
   (5)、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自己读书就能获得这么多的知识!你觉得课文哪一段写的最有意思、读下来让你脑中的问题最多?(引导学生质疑)
   (6)、指名读第3段,其余人边听边想:读了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会质疑;A: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
            B:朱德同志为什么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
            C: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5、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切入口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要想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坚持要和大家一起挑粮,为什么要在扁担上作记号?咱们就必须要来仔细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A.自由读第一段,看看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
   (2)、根据生的回答,随机讲解“会师”(并随及简介背景);
      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儿就是指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主席带领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了。这时队伍壮大了,战士们多高兴呀!
   (3)、引读第二句:读了这一句,你看出什么来了?
      (红军所处的位置很危险)
   (4)、想象一下:山上的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指名学生说。
   B、学习第二自然段:
    (1)、边读第二自然段,边用“——”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可在重点词下做记号。
    (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
      联系生活:我们去城北公园玩,大约走2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30次城北公园这么远的路。
      “山高路陡”: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生体会山的高、险。
      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
      ……
    (4)、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第二句
    (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对呀,一个“争”字就告诉我们大家了。
    (6)、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
  6.小结:通过学习这二段,我们知道山高路陡,挑粮路上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们却无所畏惧。今天,小朋友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已经解决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处咱们下节可再来学习。
  7、学习3个生字
    守、攻、必、
    重点:“必”的笔顺及占格情况
  8、完成课堂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⒈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仿照例句,把有“更加”一词的句子补写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4、学写生字:攻、必、产、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3段。
   教学难点: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1.复习:
   课文1、2自然段讲了什么?
   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 )。
   虽然山路又远又险,可是( )。
  2.教学第3自然段:
   (1)(看插图)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①走在最前面的是谁?
      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②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先指名有一句说一句。再指导学生按顺序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
     ③书上是怎么写的?读1、2句。
      朱德爷爷当时已经40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块儿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④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一块儿”、“满满的”。)
   (2)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①轻声读后面的课文。划一划,哪些句子告诉我们答案?
     ②谁能用上这些词,用自己的话说说。
      大家想、太累、劝、藏、因此、又、找来
     ③指导朗读。
      “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
      指导读出后面“不料”的语气。
     ④引读:大家见了——
      大家心里怎么想?
      口头填空:大家见了,心里想:( )。从此,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3)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
     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
     粉碎敌人围剿。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课堂练习:
    指导书写有关生字::攻、必、产、劝

                      第三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⒈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⒉复习生字词,进入课内练习。
  教学过程:

  1.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带( ) 记( ) 桃( )
     戴( ) 纪( ) 挑( )
   (2)听写词语:
  2.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1)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总结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朱德带领部队和毛泽东的部队在井刚山会师,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 )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 )的高尚品质;我们( )。
  3.指导背诵第3段:
   (1)自由读第3段,想想哪几句话写了同一个意思?
   (2)同桌互相讨论课堂作业本第3题。
   (3)根据第3题的提示,自由试背第3段。
   (3) 指名检查,齐背。
  4、把句子补充完整: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大家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同志们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导完成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4题:
    (1)读题,三个句于里都有一个什么词?“更加”可以换什么词?表示程度怎么样?
    (2)你能用更加说一句话吗?

  板书:
                        朱德的扁担
                     挑
                         五六十里 (路远)
                         穿草鞋挑粮戴斗笠
                         山高路陡 (难走) 满满
                     做
                         藏 连夜 赶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之六
芹池联校 凌艳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扁担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板书:扁担)指生认读。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谁的扁担吗?补全课题:朱德的扁担,指生认读。齐读课题。
   2、指生介绍朱德,师进行补充。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课题为“朱德的扁担”,他用这根扁担做什么吗?(挑粮上山)为什么要挑粮上山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3、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这根扁担,你发现了什么?(朱德记)他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体会“藏”
    1、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战士们为什么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1)朱德同志是军长,他都要忙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学生看图片试着说一说。)
    (2)教师小结:是啊,清晨,当战士们还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白天,他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和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考,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么苦,却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呢?
    3、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体现挑粮累的句子
     课件出示: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1)五六十里:单靠两只脚要走上以整天!路远吗?谁来读好这个数字?
    (2)山高路陡:什么是山高路陡呢?(课件出示“山高路陡”的井冈山,学生想象:这样的路会怎么难走呢?谁来读出山的高,路的险?指名读。
   体会“同甘共苦”
    过渡: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争着去,抢着去,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也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课件出示插图)
    1、看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相机出示草鞋、斗笠。
    2、说话练习: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文: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学生齐读。
    4、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们认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样的人呢?(板书:同甘共苦)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么辛苦,也难怪战士们会这样想------(课件出示)
    5、这句话该怎么读出战士们的心情呢?试一试。(自由读,指名读)
    6、带着你的担忧、你的心疼齐读。
   体会“劝”
    1、在这种情况下,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去挑,你想想:战士们会怎么劝说朱德同志呢?(思考交流)
    2、多么贴心的话呀,朱德同志听劝了吗?他会怎么回答战士们好心的劝说?(交流)
   体会“做扁担”
    1、在大家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只好决定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这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战士们的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不料)
    2、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是,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夜那么深了,可他还在煤油灯下用力地劈、认真地削、仔细地磨。花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的时候,你看到的朱德司令是什么样子?(交流)
    3、看到朱德同志连夜赶做的新扁担,战士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而且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呀,大家是不忍再藏,不能再藏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不料,朱德-----三个字。所以大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指板书)同甘共苦的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三、拓展延伸:
    朱德爷爷的这根扁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朱德爷爷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伟人,永远学习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相信,读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和小朋友一样受到教育,和小朋友一样感动。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之七
作者:吴学鹏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德。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出示歌曲)
    小朋友们刚才欣赏了一首歌曲,你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朱德的扁担》(板书:朱德的扁担),生齐读课题。
    师:你见过扁担吗?它是用来干什么?课文中朱德的扁担用来干什么?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课件:读一读,想一想,朱德军长为什么要挑粮?
    ②指名生说(课件出示句子)
    ③生再读这个句子。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师过渡:是啊,人是铁,饭是钢,要打败敌人,我们红军还要储备足够的粮食。所以,朱德也和战士们一块到茅坪去挑粮,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了。(出示朱德挑粮的画面)
    ②看一看,说一说,图上的人是谁?他在干什么?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是这个表情?(从穿戴、年龄、挑的粮食等说说)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呀!那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③课件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袋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担的粮食重、沉、多)
     小结:是呀,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总是挑着满满一担粮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板书:同甘共苦)在挑粮过程中,尽管离敌人那样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一点也不怕,仍然和战士们去挑粮。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身先士卒”。(板书:身先士卒)
    ④再读这句话,读出粮食的沉重。
     他们挑粮容易吗?(不容易),你从哪能看出不容易?出示课件山路陡峭
    ⑤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要边看边想。课件出示:(播放动画视频)
     看了动画片后,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师随机问: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语言训练:(课件出示)比一比:看看谁的本事大?
     看到朱德爷爷这么辛苦,你心疼吗?如果你是朱德身边的战士,你怎么来劝劝朱德军长不要挑粮?
     战士们这样劝行不行?
   3、总结
    是啊,不管大家怎么劝,他总是不肯,坚持要去挑粮。所以当时在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课件出示: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爷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总司令,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民谣吧!
  三、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我的父亲朱德》等课外书。

  四、板书:
                朱德的扁担
                同甘共苦
                身先士卒
 
  《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学设计之一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官芷湄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识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读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然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认识朱德的扁担。
   3、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4、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5、全班交流。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3、联系第二白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4、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9. 朱德的扁担
                        敬佩
                 战士们          朱德
                     (扁担的图画)
                  藏           连夜做
                        崇敬
 
  《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学设计之二
语文班 李菊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
  二、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会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下面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同志 坚守 井冈山 粉碎 敌人 围攻
     必须 生产 一块儿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
     扁担 一担粮食(指名读、齐读)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并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理解“坚守”:坚决守卫,不离开。坚守什么地方?)
  三、细读课文:
   1、过渡:这篇课文的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
     朱德军长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板书:挑粮上山。)为什么要挑粮上山?
     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2、红军去挑粮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交流
    (1)出示句子: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指名读、齐读)
    (2)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可以画图)”、“非常难走”理解。“五六十里”会有多远?(把操场与六十里相比,等于300个操场)
    (3)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_____________;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______________;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感情朗读这一句。
    (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对呀,一个“争”字就告诉我们大家了。
   3、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
   4、(看插图)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走在最前面的是谁?你瞧,朱德军长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学生交流)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让学生完成填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齐读句子)
    (1)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是的,朱德军长没有因为自己是军长就穿的好一点,只是穿草鞋戴斗笠;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军长就挑的少一点,他挑的是满满一担;同样的,他也没有比别人少走一点路,他是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可以画画)。你能根据插图和课文内容用“一样…一样…一样…”把朱德同志挑粮的场面描述出来吗?
    (3)完成句式练习: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样(穿着草鞋、戴着斗笠),一样(挑起满满一担粮食),一样(翻山越岭走完一百多里的山路)。
    (4)朱德同志虽然是军长,但他和战士们没有什么区别。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一起吃苦,真是“同甘共苦”。(出示卡片)
   5、那么战士们看到敬爱的军长这样辛苦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请学生读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来说说。
   6、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学生交流。(联系到挑粮的累)
   7、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8、战士们的想法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指导读出后面“不料”的语气。
   9、朱德同志为什么不睡觉连夜赶做,还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记”三个字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10、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
       粉碎敌人围剿。
   11、学到这里,你能说说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1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四、指导学习
   1、生字:攻 记 劝
   2、齐读生字
   3、你发现了什么?
   4、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五、作业
   1、把《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板书:       朱德的扁担
           挑粮上山  以身作则
           藏扁担
         连夜  赶做  同甘共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