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九年级 > 语文版A初中初三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之一
福州延安中学 林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切实掌握文言基本知识,夯实文言基础。
    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诵读法、归纳法、讨论质疑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在情境中,朗读再现
   1.导入
    展示富春江山水图片,配以悠扬的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气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导语:同学们,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早在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旅程中的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今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
   2.朗读
    以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齐读、范读、听读等)来培养语感,初步感知内容。
    朗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可先由学生发现、质疑、讨论、总结,然后教师帮助归纳疏通。
    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黑板展示:
      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泠(lí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横柯(kē)
   (2)读出节奏
      这篇课文大部分是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还有“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注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读“箭”和“奔”。
   (4)注意语速
      写景散文,应放慢语速,在舒缓的语调中,展开想象,体会意境。
  二、在合作中,归纳疏通
    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知识,并设置解答疑难和提交学习成果的环节进行归纳疏通,努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分小组,由组长带领,参考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
    2.划出疑难语句,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运用归纳法,小组共同完成重点词汇的整理,力求知新温故。
    4.各小组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解决或提交小组学习成果,全班共同分享。
     如:
      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返回。
      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百叫无绝:停止以为妙绝:极
      重点词语:奔:飞奔的马;负:凭借;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经纶:筹划……
  三、在品读中,质疑赏析
    阅读中有所思考、善于发现才能学有所得,教学中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注重品读,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探讨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欣赏水平。
   赏析写景之妙:
    (1)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表现景物特征,语言美。如“共色”、“缥碧”、“寒树”、“轩邈”、“泠泠”、“嘤嘤”、“疏条交映”等等,都很具有画面感,能激发想象,让人如见其景。
    (2)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如:形、声、色等。
    (3)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对偶、比喻、拟人等。
    (4)情景交融,溶情于景。
    (5)整体布局巧妙,结构安排得当。采用“总分”的形式结构全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板书:
        与朱元思书
  四、在创作中,拓展提高
    学有所得,更要学以致用。利用掌握的方法进行创作,才能真正提高。利用品读中领会的写景方法与技巧,活学活用,创作现代版的“我心中的富春江”。
    设置一个小小的游戏:设想你是富春江的导游,要求你用最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述富春江如画景色,力求打动听众,吸引他们报名参加富春江之旅。支持人数最多者获胜。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导游篇:“美丽的富春江”。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人墨客为之歌唱。这是一张中国地图。这里是浙江,让我们聚焦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并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会一齐聚首这里,这恐怕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作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戾天 鸢飞 经纶 横柯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第二课时
  一、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册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
    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2.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学生明确:第三段写山,突出"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桐庐一带山的奇异,感受其挺拔美、清幽美。
  二、学生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选择"山"或"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秀美壮丽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写景文字。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
   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
   3.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及全文内容。
   2.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方法教学: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幻灯:出示描写山水的诗句)
    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描写的是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富春江是浙江境内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出示多媒体)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语速适中、语调柔和。
   3、个别朗读,师生评
   4、集体读,点评
  三、读懂课文:
    学习古文不仅要求会读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如有困难词句,可随时提出来,老师愿意帮助你。(幻灯:出示字词,重要句子。要求解释和翻译。)
  四、研读课文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富春江的美景好象就在我们眼前。同学们,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提问:1、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特征?
    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师: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的高度的概括和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景色的呢?
    生:作者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师:那么,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
    生: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
    师:作者又是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从感觉角度看,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边回答边板书)
     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生:运用修辞手法
     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富春江的确美,美在它的碧波荡漾,美在它的鱼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树群山,美在它的鸟鸣猿啼,置身于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发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吗?
  五、体情品意:
    “鸢飞戾飞者……”
    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交流讨论。
    明确: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师:这山这水,多诱人啊,让人忘记一切烦恼,一切世俗,让人的心变得宁静透明,读到这句,让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余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六、尝试背诵
    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和语言特点的理解,尝试背诵。
  七、作业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就你曾经欣赏过的美景,写一篇绘景抒情的随笔,字数不少于四百字。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者物者,窥谷忘返。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
  《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所以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在让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想有效地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做到: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以至成诵。对于朗读的指导,首先在预习之前,我将文章给学生范读了一遍,要求学生标注字词的读音及朗读停顿,然后要求他们回去要将课文读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学生将课文读熟,并按照一定的节奏来读,那么大体意思基本上也就可以弄懂了。为了让学生了解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特点,上课前我从网上搜索了图片,并在图片上配上课文文字,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课文。上课时,在讲课文的过程中,也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反复地读,且速度宜慢,因为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另外还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及段落间的停顿,尤其是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会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文字所描绘的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可要做示范朗读,学生中读得好的也可给同学们示范。
  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我没有一字一句地讲解,而是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疏通字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于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词句,最后由全班讨论交流,
  学生对文本的现代汉语意思有了大体的了解后,还应该能对本文进行理解分析,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会进行揣摩体会。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根据随堂练习所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用原句回答,边交流评价边板书,最后从板书设计中总结本文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多角度地写景。从而体会作者的寄情于景的写法
  这篇文章的难点是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望反”两句的理解。考虑到学生以现在的生活阅历很难理解此中深意,如刻意求深,也可能效果反而不好,如只讲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觉有些肤浅,所以教学中在弄懂字面意思的基础上,介绍作者生活的背景及个人经历,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说说应该如何去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最后再作以总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