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生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思想;
2.体会精巧含蓄的布局;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难点:本文思想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导入新课
鲁迅的小说中,哪一篇最好?学生讨论,老师提供鲁迅本人意见:鲁迅先生有一位好朋友孙伏园,他也向鲁迅提过这个问题。鲁迅回答,他最喜欢《孔乙己》。原因是,“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作风。”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最喜欢的小说──《孔乙己》。(板书课题)这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请先看“预习提示”(指名朗读)。
预习质疑
1.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2.借助字词典和课文注释,自学生字词。
3.孔乙己失踪了,鲁镇派出所要填写一份“失踪人口档案”(印发),请你帮助填写:
鲁镇派出所失踪人口档案
姓名 曾用名或绰号 照片
性别 年龄
籍贯 现住
外貌特征
身材
面容
衣着
语言特征
性格行为特征
职业及工作单位
最后露面时的情况
时间
地点
事由
当时衣着及外貌特征
见证人
推测下落
联系人姓名地址
档案填写人
年月日
4.提出你的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
课文阅读与研讨
一、指名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研讨以下问题。
1.本文题为“孔乙己”,前两段却不提孔乙己,是否离题?为什么?不写这一段可以吗?为什么?答案:不是离题。这是交代社会环境(板书)。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缺一不可。人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交代环境,是塑造人物之必需。
2.本段交代了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写这些有什么作用?答案:一种是“短衣帮”,他们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喝。另一种是“穿长衫的”,他们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这里一里一外,一坐一站,一贫一富,对比鲜明。用短衣和长衫区别两种人,具体形象,又为孔乙己的不伦不类埋下伏笔。板书:短衣──站,外,贫;长衫──坐,里,富。
3.“大抵”是什么意思?查字词典,纠正课文注释之不足。答案:(1)大概,(2)大都。这里应是“大都”,课文注释不准确。
4.“我”是否鲁迅?“鲁镇”是否真实地名?为什么?答案:不是,因为本文是小说,其中人名、地名是虚构的。
5.作者塑造“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答案:(1)“我”是孔乙己悲剧的见证人。这种第一人称写法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2)写“我”也是为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服务──写“我”的“职务”实际上是表现掌柜对长衫主顾,惟恐伺候不周;对短衣帮则往酒里羼水,能欺就欺。人心如此势利冷酷,孔乙己的不幸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6.归纳:前三段为孔乙己出场作了哪些铺垫?答案:先交代环境,次交代职务的无聊,然后用“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引出。这样写,布局精巧,行文自然,衔接紧密。
二、指名朗读“孔乙己出场”一段,研讨以下问题。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说明什么?答案:说明孔乙己的奇特身份:站着喝酒,说明他在经济上和短衣帮一样穷困;穿长衫,说明他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虚荣心十足,自命清高。板书:站──穷困;长衫──自命清高。
2.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有什么思想特征?答案:思想特征有二:一是四体不勤,好喝懒做;二是总想保持读书人的臭架子,在他看来,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板书:好喝懒做。
3.孔乙己为什么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答案:和穿长衫一样,是炫耀读书人的身份,卖弄学问。说明他的迂腐。板书:迂腐。
4.为什么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识字吗”,他“不屑置辩”,而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答案:他识字,是毫无疑问的,也是他自傲的资本,所以“不屑置辩”。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一步步爬上去。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这也是他最疼的一块疮疤,因此,每当触及到这一点,他便颓唐不安。板书:失意,潦倒。
5.是什么原因使孔乙己如此好喝懒做、穷困潦倒而又迂腐不堪?答案: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6.为什么说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学生讨论,教师讲: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因为从根本上说,科举制度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和选拔官吏的。这一点,连封建统治者也直言不讳。据《唐摭言》记载,有一次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鱼贯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投影)因而李白曾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投影)宋真宗为吸引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也写了著名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必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愁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投影)这是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说。从读书者个人来说,则是在统治者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引诱之下,走“读书做官”之路。这样,考上的,就成了丁举人,有钱有势;考不上的,就成了孔乙己,贫困潦倒。因为他学的那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没什么实际用处,于是就成了百无一用的废人!
孔乙己的悲剧就在于他已经成了废人,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却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废人,是牺牲品,反而还自命清高,经常迂腐不堪地向别人炫耀他那些知识垃圾!
三、继续阅读,研讨世人对孔乙己的态度。
1.酒客们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指名读)这说明什么?答案:有两段写怎样对待:(1)“孔乙己一到店……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2)“孔乙己喝过半碗酒……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教师归纳:一是“笑”,把他当作自己取乐的工具。二是“叫”、“嚷”,即嘲弄,戳他的疮疤,并以此为快。
2.指导以上两段的朗读,重点是“叫”、“嚷”的语气。教师用三种不同的语气朗读,让学生辨别优劣,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然后模仿。注意叹号、问号、省略号等标点的作用,还可讨论它们是否可以删去、换去。
3.“笑”有多种(初一时我们学过《谈“笑”》一文):微笑、讥笑、嘲笑、哄笑、耍笑、奸笑、窃笑、哈哈大笑、莞而一笑、皮笑肉不笑……酒客们的笑应是哪一种笑?答案:哄笑、耍笑。因此,孔乙己的悲剧是“笑声中的悲剧”,而这一段则是“在笑声中出场”。(板书:笑声中的悲剧,在笑声中出场)
4.不仅是酒客们笑孔乙己,掌柜,“我”,甚至连孩子们也都笑他,这些人的笑有什么不同?哪个对孔乙己伤害最重?答案:酒客──哄笑;掌柜──引人发笑,是“笑”的组织者,伤害最重;“我”──附和着笑。
5.作者这样写众人的笑,目的何在?答案:揭露世人的冷漠与麻木──封建科举制度、等级制度不仅毒害了孔乙己,也毒害了广大世人,包括这些酒客的灵魂,使他们思想麻木、冷漠、不辨是非。对于通过科举制度爬了上去、成为残酷凶暴的统治者的丁举人,他们不敢反抗,不敢谴责,不敢抨击,甚至还怀有敬畏之心;而对于爬不上去,和自己地位一样低下的孔乙己,却百般嘲笑、耍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辛酸与不幸上,却意识不到自己也处于奴隶的地位,自己的命运也是一样的悲惨!
其实,这种麻木、冷漠,以揭别人的隐私,戳别人的疮疤为快乐的行为,也是一种“国民劣根性”。作为“国民劣根性”代表的阿Q,不也是以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小D为快乐吗?──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认识到这一点,并把它写进《孔乙己》、《阿Q正传》等小说。因此《孔乙己》有其极高、极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6.孔乙己与“我”的对话十分绝妙:一老一少,一冷一热,孔乙己越说越起劲,“我”却爱搭不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答案:(1)表现孔乙己的善良(板书:善良);(2)连小伙计都看不起孔乙己,表现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也更显示出世人对不幸者的麻木冷酷。
7.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细节,表现孔乙己什么特点?答案:善良和迂腐。
8.“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是一个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
四、阅读孔乙己被打折腿一段,讨论:
1.掌柜是怎样想起孔乙己长久没来了?这说明什么?答案:由结账想起,说明孔乙己的价值在掌柜眼里还比不过十九个钱。
2.下面加下画线的词句可以删去吗?为什么?(1)这一回,是他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答案:不可。借酒客之口,反映丁举人权势赫赫,横行霸道,凶恶残酷。(2)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答案:不可。“打了大半夜”说明打得时间之长;“再”说明是故意打折了腿,表现丁举人心狠手毒,非常残忍。(3)许是死了。答案:不可。表现口气淡漠,人心冷漠。
3.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以上描写,说明科举制度是一种罪恶的制度,吃人的制度,戕害读书人的制度──同是读书人,爬上去的,就成为人上之人,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残害爬不上去的;爬不上去的,就成为人下之人,贫穷潦倒,横遭欺凌。科举制度,是一把杀人的软刀!析字:“戕害”的“戕”就带着一把“刀”。
五、阅读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一段,讨论:
1.这段的环境描写和“我”的外貌描写起什么作用?答案:写秋风天凉,给孔乙己的末路增加悲凉气氛;写靠着火、穿棉袄,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
2.再次写孔乙己的外貌,是什么用意?答案:表现孔乙己命运的悲惨,表现丁举人的罪恶,控诉科举制度“吃人”。
3.这时掌柜怎样对待他?请加述评。答案:见面先说:“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说明在他眼里,孔乙己的命运轻于他的十九个钱。然后,“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然后又是“笑”。此时的掌柜,已麻木冷酷到毫无人性的地步。
4.“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可否换成“掏”或“拿”?为什么?前文“便排出九文大钱”为什么不用“摸”而用“排”?答案:不可换。“摸”说明这四文钱是仅有的,以此表现孔乙己生活窘迫。前文的“排”是他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也在只用四文钱买一碗酒的短衣帮面前显示一下阔气,还能对酒客们的耻笑表示若无其事。
5.关于孔乙己“满手是泥”的描写,和前面“脸上黑而且瘦”等外貌描写连在一起好不好?为什么?答案:不好,这样写,行文自然。
6.孔乙己是怎样离开咸亨酒店的?答案:是“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他是“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生活,在笑声中离去”。他的悲剧,是“笑声中的悲剧”──以笑衬悲,悲剧更悲。(板书)
7.“十九个钱”重复了几次?说明什么?后来不提了,为什么?答案:四次。说明孔乙己是可有可无和被社会抛弃的人,掌柜只有在结账时才想起他,表现其命运的悲惨。后来不提了,说明他已经被冷漠的人情、世情吞噬。
8.“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相互矛盾的,这样写是否病句?应怎样理解?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不是病句。孔乙己本来就“不会营生”,又被打折了腿,失去了生存能力。在那样残酷冷漠的社会,他是不可能生活下去的,所以说“的确”死了。但是,孔乙己是一个对社会没用和被社会抛弃的人,他没有家人,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人关心他的命运,没人了解他的情况,即使他“的确”死了,也没人了解确切情况。他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像秋天的树林里飘落了一片黄叶,就像冬天的大地上枯死了一棵小草,没有引起任何的反响,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所以,作者又用了一个“大约”。“大约”、“的确”表现了鲁迅先生深厚的、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力,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的大师!
六、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组织讨论。
巩固深化
1.归纳、记忆本课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
3.叙述性说话练习:请按照下面的提纲,采用并列式结构,说明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1)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2)好喝懒做,不会营生;(3)心地善良;(4)思想麻木。此题让中等以上学生完成。
4.议论性说话练习:请你以下面这句话为开头,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说说孔乙己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戕害,二是冷漠世情的摧残,三是自身性格的缺陷。此题由优秀生完成。
5.想像性小作文:假如孔乙己中举。(可以此导入《范进中举》)
课外活动
将《孔乙己》改编成小话剧剧本,设计好服装、道具、布景,再配以效果,然后排练演出。此题由特长生完成。《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I”)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I”)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题。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分析主人公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及刻画人物的手段。
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讨论后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板书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别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三)朗读课文。
找学生朗读课文。可找三个学生分段朗读,第一个朗读课文第1~3段,第二个朗读课文第4~9段,第三个朗读课文第10~13段。朗读课文,要提出朗读要求。
(四)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字形,解释词义。
(五)由提问导入课文分析。
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
2.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和事?
3.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开头三段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孔乙己》写作和发表于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小说所反映的时代是清朝末年。作者在小说的第一段里也有明确的交代,说:“这是二十年前的事”。当然,这是小说,不宜把它理解得过于死板。
这篇小说的题目叫《孔乙己》,也即是小说主人公的姓名。作品描写一个连秀才也没有考中的下层穷苦读书人孔乙己。他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穷得几乎要讨饭,有时不免做些偷窃的事。他常到咸亨酒店去喝酒,“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酒店的人们常取笑他,从中取乐。后来他偷了了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最后长久不见他到酒店去,大概是死了。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这篇小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第二部分(第4~13段)。
小说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故事发生的地点——鲁镇的咸亨酒店,其格局(布置的格式)“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其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即清朝末年。这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乡镇的缩影。再往下,描述酒店的顾客、店里的各种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先介绍到店里来喝酒的两种人,一种是靠柜外站着喝的“短衣帮”,他们大多是做工的贫苦劳动者;另一种是“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穿长衫的”主顾,这大都是一些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有产者。这里,作者用一“短”一“长”,一“里”一“外”、一“坐”一“站”,以及买不起荤菜与“要酒要菜”形成鲜明对比,将两种喝酒人的不同身份、地位、贫富的对立,生动地显示出来。接着,写店里的人:伙计、“我”和掌柜。小说里的“我”,是酒店的小伙计通过“我”的见闻和职务的变化,通过掌柜对长衫主顾、短衣主顾和小伙计的不同态度的介绍,揭示了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渲染了一种势利、冷漠的社会气氛、人际关系。这为主人公的出场作好了准备,提供了典型的生活环境,也为描写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埋下伏线,作了预示。第一部分的末句,自然地点出主人公孔乙己“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在引出孔乙己的同时,突出“笑”也给人们造成悬念,发人深思。
(六)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M部分(第4~13段)。
这部分课文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4~9段)、第二层(第10~11段)、第三层(第12~13段)。
课文第二部分,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这部分,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层,并让他们思考:这一层主要写什么?
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4段首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紧承上文,开始具体描写主人公
孔乙己。这句描写出孔乙己的奇特身份,揭示了他的社会地位,意义含蓄而深长。“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的生活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与小说开头所说的喝酒主顾中的“短衣帮”差不多。但孔乙己又是“穿长衫”的,这又含蓄说明了他是“读书人”,虽穷可又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死要面子,受封建文化教育之毒很深,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因而,成为“唯一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这“唯一”就标示了他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独特的性格与身份,他欲“上”不能,居“下”又不甘心,和酒店主顾中的上层人和下层人都不一样。
课文接着细致描写孔乙己的肖像。逐步刻画他的性格特征。“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生活状况不好,时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别人的凌辱;“皱纹”和“花白的胡子”,点明他生活状况不好、年岁已老;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既穷又懒,好逸恶劳;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表现了他的书呆子气,也表现了他的迂腐可笑。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就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的话里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这是一种强烈的讽刺和椰榆。接着,写孔乙己到酒店后,酒客们揭他的短取笑他。他先是不答,当人们一次又一次揭他的“伤疤”、取笑他时,要面子的孔乙己不得不起来分辩说:“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他争辩的结果是“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在这里,作者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可悲,他是众人取笑的对象,他的到来使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但是,拿孔乙己的伤疤、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的人们不也是很可笑、可悲的吗?
在这一段里,作者通过上述肖像描写,把一个穷困潦倒、迂腐可笑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第5段,描叙人们背地里对孔乙己的议论,交代孔乙己的身世和经历。这是前面情节的补充。孔乙己连秀才也没有考中,又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愈来愈穷,弄到将要讨饭,因而“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不拖欠酒店的钱。这说明他的诚实。
第6段,紧接第四段短衣帮酒客嘲笑孔乙己的话题,层层推进,波澜起伏。人们先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人们接着又说“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时,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些灰色”。这几句生动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活动:先是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傲,后来却是反映他难以掩饰的、不可名状的苦痛。
第7段,用对比方法进一步描写孔乙己的性格和不幸。孔乙己知道不能和那些酒客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次,孔乙己问十二岁的酒店小伙计“我”:“你读过书么?”“茵香豆的首字,怎样写的?”孔乙己越说越高兴,还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后见“我”“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时,孔乙己“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这段一老一少、一热一冷的精彩的对比描写中,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低,更说明了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也说明了孔乙己的寂寞与善良。
第8段,写有好几回,孔乙己给来酒店赶热闹围住了他的邻舍孩子分茵香豆吃,和上文教小伙计“我”写茵字,都说明孔乙己喜爱孩子的善良性格和难找“知音”的孤苦、寂寞心情。
第9段,用一句话来小结上文引起下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作为供人取笑的对象,别人的生活也是无聊的,靠从取笑孔乙己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没有孔乙己,“别人也便这么过”。
2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二层(第10~11段),并让他们思考这一层的大意。
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第10段,由掌柜结账引出还欠19个钱的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又从掌柜和酒客的对话中侧面交代孔乙己因偷窃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这是孔乙己不幸遭遇的发展。从这段描写和对话中,既反映了人们对这一不幸事件的无比冷漠,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了举人的凶狠残暴。科举时代爬了上去的丁举人把连秀才也未考中的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打断了腿,欲置他于死地。这事实本身也是对科举制度罪恶的深刻揭露。
第11段,先写环境气候,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接着引出长久没有来的孔乙己。这一段写孔乙己出场,是通过“我”忽然听见“温一碗酒”这虽然很低,却很耳熟的声音开始的。此时的孔乙己,“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从这些外貌、动作描写中看出孔乙己的惨状,与前面对孔乙己的描写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连肉体也遭到摧残。即便如此,掌柜和酒客们仍不忘对他进行取笑。面对这种取笑,他也不像从前那样去争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之后又低声说“跌断,跌,跌……”,脸上现出很像恳求不要再提的眼色。最后,孔乙己在旁人的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这两段文字,侧面描写孔乙己遭了举人毒打被打断了腿的悲惨遭遇,正面描写孔乙己致残后的肖像、语言、动作,表现了他的惨状。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3.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层(即最后2段),思考这两段文字的作用。
第三层(第12~13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
小说末尾写此后再没有看到孔乙己,只因为他还欠酒店19个钱,这年年关和第二年的端午节掌柜都提起他。小说最后是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这结尾、这结局,留给人们去猜测、想象,但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留给人们去深思、回味。
《孔乙己》这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后半生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小说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当时一些人们的冷漠麻木、昏沉可鄙的精神状态。作品所描写的那黑暗冷酷的社会和冷漠无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一个侧面,使读者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就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还在《自选集·自序》说过,他的创作是要“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这是鲁迅小说创作的根本宗旨。《孔乙己》就是以小说的形式描写当时社会的黑暗、上流社会的罪恶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孔乙己是下层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中的一个,作者对他既寄予同情也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即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品的主要批判矛头是直指造成孔乙己悲剧的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文化教育与科举制度的。作者对孔乙己周围的那些人,对以取笑孔乙己为乐的酒店的掌柜和酒客们,也进行了嘲讽。作者痛恨那些愚昧落后、麻木昏沉的人,一心想改造他们,他多次说过要用创作来“改良社会”、“改良这人生”。
关于《孔乙己》的主题思想,鲁迅的学生和友人孙伏园也曾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谈到过。他说:
“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按指《呐喊》集——引者注)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成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作风。”(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1924年1月12日《晨报副刊》)
“何以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孔乙己》呢?我简括的叙述一点作者当年告我的意见。《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对于苦人是同情,对于社会是不满,作者本蕴蓄着极丰富的情感。”(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七)总结全文。
1.《孔乙己》是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苦读“四书”、“五经”,耗尽年华,热衷科举,一心想沿着封建社会里一般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顺着读书应考做官的阶梯往上爬,可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落到将要乞讨的境地。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觉悟。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毒害、摧残了他的灵魂,而且也摧残了他的肉体。作者在刻画孔乙己性格中可悲的东西、批判他的封建落后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善良心地和对他的一定的同情心,如写他教“我”识字、给小孩子分茵香豆,他在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他还“写得一笔好字”。这些描写,更激起读者对毒害、摧残他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愤恨。这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孔乙己精神上的痛苦要超过肉体上的痛苦。
2.小说的布局结构很精巧。
小说用第一人称、以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中心进行结构布局,在以小伙计的视角和口吻回忆叙写20年前的往事之中,融人成年人(作者)的解释与判断,使作品既真实感人又深刻丰富。
小说开头先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介绍酒店的格局,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然后转入对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接着自然地引出主人公孔乙己。主人公出场前描述的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镇的世俗画。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小说在笑声中引出孔乙己,最后他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笑声”贯穿全篇。这阵阵哄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它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同时,也批判了群众的麻木、昏沉。
小说的结尾,写得悲凉,留给人们深思。
3.作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的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1)通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简练的揭示出人物的特殊身份和社会经济地位,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身材很高大的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时常遭受欺凌的老年书生的形象。
(3)通过服饰描写揭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说明孔乙己是一个不肯脱下长衫、唯恐失去读书人身份的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他又穷又懒,又很爱面子。通过这件破脏的长衫,就把孔乙己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状况、思想性格十分深刻的揭示了出来。
(4)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表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他性格的迂腐可笑。别人责问、奚落他时,也常用四书、五经中的话来替自己辩解,连对孩子也说“多乎哉?不多也。”这类话。他把偷书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生动的表现了人物的个性。
(5)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像孔乙己在酒店受顾客取笑戏弄时神态、动作的变化,表现了他读书、应考、追求功名的思想;写教“我”识字和给孩子吃茵香豆时的动作、神态,刻画了他善良的品性。
最后,写孔乙己被打断了腿,“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令人惨不忍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他的灵魂,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然而,他仍麻木不仁,至死也未醒悟。这是他最可悲的性格。
列表:孔乙己前面几次和打断腿后
比较:最后一次出场在肖像、语言、神态、动作方面的变化
4.作品语言精练、深刻、生动传神。
(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里”,这文中的一个“踱”字,活现出阔绰的长衫主顾的身份地位和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
(2)“排出九文大钱”,这个“排”字,生动地表现了穷困的孔乙己数钱时缓慢的动作姿
态和显示他在酒店的特殊身份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从不拖欠酒钱的好品格。后文“摸出四文”中的“摸”字,则形象的表明孔乙己境况的悲惨,由“排”到“摸”写出孔乙己命运的重大变化。
(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众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处境十分难堪的孔乙己,深感气恼和羞耻,想再作一次争辩又有些慌乱心虚时的神态。
(4)“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首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老年读书人的性格。
《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三
作者:徐立红
教学目的
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与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了解全文精巧的布局。
三、从认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坑害读书人的社会丑恶的现象。
教学设想
一、边点评边研讨,从小说的三要素上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
二、重点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准备《孔乙己》录音磁带。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时代背景,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第三册教材附录中《谈谈小说》,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二、板书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獗,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昏沉、麻木状态。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三、听《孔乙己》全文录音。(无条件者可由教师、学生共同带表情朗读)
四、学生略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自查字典,正音正字。
亨(hēng)笋(sǔn)荐(jiàn)绽(zhàn)
屑(xiè)涨(zhàng)红哄(hōng)笑
间(jiàn)或附和(hè)门槛(kǎn)
2.分析、讨论故事情节(结合板书)。
五、学生精读课文第一部分,研讨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交待了几个内容?
2.这一部分对全篇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结合板书进行
这一部分主要是社会环境描写。通过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不但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依据,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预示了情节发展的结局、人物的悲剧命运。
六、小结: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分析主人公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及刻画人物的手段。
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讨论后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分析塑造孔乙己形象采用的手段及人物性格特征。
1.阅读《谈谈小说》中“塑造人物手段”的部分。
2.精读课文,在文中点批。
3.展开研讨。
师生共同概括出特征
三、讨论本文精巧的艺术构思。以课后练习线索,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后回答。
明确:
1.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童言无忌”,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
2.“当时”——1918年,封建科举制度已经废除,孔乙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人物,以及表现人物的故事情节就无法展开。写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3.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1)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这样,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2)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分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4.这里写的是无数次喝酒的情形。作者是取生活中几件典型事例来写,既节省笔墨,又能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5.要是再用一段文字,侧面描写孔乙己的死,就会显得太平白、太直露,没有给读者回味、思考的余地,那么,表现主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小结:
作者的精巧构思、作品的布局安排,都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
四、引导答疑。
1.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死了”?作者这样结尾,用意何在?
2.《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3.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4.文中几处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
五、讨论本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后归纳: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
六、完成课文后“理解·分析”一、三和“揣摩·运用”五。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