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七年级 > 语文版A初中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
    2.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
  二、学法引导
    学生自读全文,实施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迁移,联系上学期学习的《<伊索寓言>两则》作比较阅读,把握寓言的特点,再用反向思维去多角度解读寓意。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直译)。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感知,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2.难点:
     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①重点字词;②《成语词典》对“黔驴技穷”的解释;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强化诵读训练,指导学生熟记文言实同的含义。
   2.准确直译文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掌握重点实词,准确直译文章。
   3.理解这篇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情况并解题。
   2.教师范读文章,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对照课后注释翻译文章,教师补充说明。
  2.教师板书重点词及复杂句对学生进行再次训练。
    船——用船。蔽——隐藏。窥——偷看。稍——渐渐地。
    憖然——小心谨慎的样子遁——逃走。
    且——将要。噬——咬。异能——特殊的本领。
    习——习惯、狎——亲近而不庄重。计——盘算。
    (口阚)——怒吼。跳踉——跳跃。蹄——踢。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六个层次分出来。并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动作的词语。
    ①以为神  ②憖憖然  ③甚恐
    ①蔽、窥  ②稍出近之 ③远遁
    ④觉无异能,终不敢搏  ⑤益押   ⑥技止此耳
    ④往来视之,近出前后  ⑤荡倚冲冒 ⑥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4.把握文章主旨。
    问:为何虎最后敢吃了驴?
    虎渐渐了解了驴的“本领”仅是“鸣”、“踢”,虽然驴外观看上去是“庞然大物”,也不能改变它被吃掉的命运。
    黔驴技穷,比喻那些虚有其表、本领有限的人。
  5.请同学复述课文,并在末尾讲明寓意。
  (四)总结、扩展
    《黔之驴》是外强中干的小人的写照,虽然他们“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而其实无德无能。作者用寓言尖锐地讽刺了这种人。
    我们今天学习《黔之驴》,可以从中学到许多道理,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请同学谈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三。
 
  《黔之驴》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
   2、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些成语,他们中有不少就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黔律计穷”就是一例,他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提到寓言,我们应该比较熟悉了,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寓言的特点?(语言是一种文学体材,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介绍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故世称“柳河东”。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威礼部员外郎。这是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因遭宦官和旧官僚联合反攻而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改为柳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的散文和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
    《黔之驴》是他被贬为永州刺史后所作。是著名讽刺小品《三戒》(另有《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中的一篇。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事态。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点名学生试读
   2、正音
     黔(qián)好事者(hào)窥(kuī)慭慭然(yìn)骇(hài)遁(dùn)噬(shì)搏(bó)狎(xiá)
     跳踉(liáng)口阚(hǎn)
   3、全班齐读
  四、疏通字词
   1、置疑
   2、字词训练
     ·船载以入( 用船) 驴不胜怒,蹄之( 踢)
     ·以为神( 神奇的东西) 技止此耳( 罢了)
     ·稍出进之( 渐渐地) 至则无用( 却)
     ·慭慭然( 小心谨慎的样子) 乃去( 离开)
     ·虎大骇,远遁( 逃走)
     ·以为且噬己也( 将要) ( 咬)
     ·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 ( ……似的)
     ·蔽林间窥之( 隐藏) ( 偷看)
  五、朗读课文并复述大意
  六、课文分析
   1、问:课文对驴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体态:庞然大物;声音:鸣;动作:蹄。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
   2、问:是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明确: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
   3、问:课文对虎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心理描写有:以为神;慭慭然,莫相知;以为且噬己,甚恐;觉无异能者;终不敢缚;技止此耳。动作描写有:蔽林间窥之;远遁;往来视之,进出前后;荡倚冲冒;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4、问: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食驴的动作有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
    明确: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至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5、理解本文的寓意
     明确:A、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B、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七、材料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类,作三戒。”
      ——《三戒》序

  本文省略的结尾部分:
    “噫!形之庞而类有德,声之宏而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八、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九、板书

         驴           虎
    形态:庞然大物-------------- 以为神
    声音:   鸣-------------- 甚怒
    动作:   踢-------------- 喜(技至此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