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一年级 > 人教版课标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6 静夜思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佚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学生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那么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可以说,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课标中要求写字写笔画简单的字,不求多,贵在精。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本课共四个字,都是以前学过的。教师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做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一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笔顺规则,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让学生练写,练写上可体现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写2个)。写完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开展背诵竞赛)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累的意识即可。)
  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在作业安排上,我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又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真正做到了为学生而教!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一
后宅小学 丁红军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再看图选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   )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
    8.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三
重庆市九龙坡区 李阳洪、高生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四
作者:徐金盈
  
  1、(看一组图片)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东升,祭月、赏月的活动便开始了。人们纷纷设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饼、水果、饮料、芋头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团圆赏月,大人们给孩子讲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古老神话传说。在银色的月光下一边品尝节日佳肴,一边赏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今天,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夫妻相约一起赏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团圆饭,还有的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
  2、说说你们怎样过中秋的?
  3、齐唱《八月十五月儿明》

  一、明月,入题
  1、从刚才的图片中,以及同学们的回忆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个爱月的民族,中秋节我们赏月,故事里我们讲嫦娥奔月,古诗里更有许多明月呢!你能记起几句有月的诗句吗?
  2、月儿圆了,人团聚了,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候。可是,有一些人却由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只好借一首古诗表达他心中的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静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解题,品读
  1、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齐读课题。
  2、这首诗你们早就会背了吧?一起背诵。
  3、(看课件,听朗读),说说听出了什么?(慢,忧伤,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出示学生文章,《妈妈,我想对你说》,教师深情朗诵,思念的滋味你尝到过吗?指名说。带着思念的感受读题。
  4、李白也在思念,他的感受又如何呢?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他吧。
   ①打开课文,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板书:思故乡。是什么让李白想起了故乡呢?(提示读古诗前两句)
   ②重点理解:疑:好像。什么好像什么?解释后两句。
   ③师:地上铺着一层霜,给人什么感觉?李白站在像霜一样的月光中冷吗?他怎么不叫夫人给他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给他端个火盆啊?师:(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
  5、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
  6、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7、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
  三、扣题,拓读。
    师: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除了静夜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出示其中三首:《春夜洛城闻笛》、《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说说是什么让诗人想起故乡。(简要理解诗意)
  四、结题,回读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五
苍蓝秋心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学生特点:
   《静夜思》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教师要立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读准字音,读中悟情。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2、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1、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介绍背景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圈出生字,边圈边读,加深印象。
   3、小老师带读生字,齐读生字。
   4、去掉拼音抽读生字。
   5、六人小组讨论:用老师教给你的识字方法,你认识了哪几个字?说给同学听一听。
   6、全班交流:用了什么方法记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换一换、猜字谜)
  四、生字回文,细读古诗
   1、生字回到文章中,你还认识吗?找小伙伴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师倾听,多肯定,多鼓励)
   2、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带着问题读读古诗。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说说夜空,朗读感悟
     让我们站起来,当一回李白!请你们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此时此刻的诗人,看着一轮明月,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感受到李白那强烈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情感,同时学习有语气朗诵古诗的方法——要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
  五、自我展示,当堂背诵
    多种方式熟读成诵。(男女赛读,分行读,分组读)
  六、学写生字
   1、观察笔顺,小老师带领同学书空
   2、观察范字与田字格的关系
     教师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耳”上横短,下横长,有一横在横中线上。“头”的第五笔是长点而不是捺,写得上尖下圆。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注意学生的坐姿与握笔姿势,即使提醒纠正。(上身正,脊背直,下巴低……)
   4、展示佳作
     挑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给同桌看,说说自己怎么写好它的。
   5、组词,理解字意
  七、作业设计
   1、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
   2、生字抄写、组词。

  课后反思:
  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古诗怎么“自主学习”呢?尤其是低段的古诗教学。我从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入手,虽然孩子们的精力不是时刻集中,但我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带读、自由讨论识字办法、领头书空、展示自己、自我评价……看着他们兴冲冲的小脸,我想他们还是有所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古诗的教学尤其不能拘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应在教学中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在介绍背景解诗题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标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不用旧模式老师介绍,而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效果更好。学生在介绍李白和写作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在理解诗意时我注重多让学生朗读、交流。这样既不会破坏诗歌的朦胧美,又可以促使他们动脑思考,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没错,学生们喜欢读书,喜欢多种形式、变着花样读书!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教学也要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那么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笔人生财富啊!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六
董会新
  
  设计意图:
   古诗《静夜思》是小学一年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同学们对这首古诗都非常的熟悉,也十分适合少年儿童歌唱,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用听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逐步体验并理解诗歌的意境;
   2、在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识谱视唱能力,并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吟唱古诗词。
   3、能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养成自主学习歌曲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歌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背古诗吗?你都会背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吧。
    (生尽情展示)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讲述着一种心情、一个古诗、甚至是一段历史。同学们那你知道哪些古诗是描绘思念家乡及亲人的吗?(引入《静夜思》)
  二、歌曲教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静夜思》。(出示歌片)
   1. 解决歌片中出现的音乐知识。
   2. 播放歌曲,聆听可以随音乐动起来。初步了解歌曲。
   3. 看曲谱听歌曲,从心里跟唱。
   4. 再听歌曲,小声的跟唱。
   5. 听歌曲,大声的跟唱。
   6. 教师弹琴共同演唱,及时纠正唱的不准的地方;并强调演唱姿势。
   7. 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延伸: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那课前我们也背了很多的五言绝句,那你能换一下歌词唱其他的古诗吗?
    学生视唱其他古诗,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四、总结:
    我国古代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浓缩着文人的智慧,闪耀着历史的光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让我们用歌唱的方法去学会更多的古诗。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七
作者:唐红玲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生字“思、疑、霜、故”,理解诗句。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三、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静、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思、疑、霜、故”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第二课时
  一、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8.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9.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二、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疑、故”两字左右两部分要写紧些,“思”和“霜”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要摆放合适。
  (三)教师范写,学生独立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三、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四、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八
作者:桂林中美实验学校 王玉香
  
  《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课件投影生字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没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所幸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来点评,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让其他同学也站起来读,还通过范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配乐齐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这一环节,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识字教学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分层次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生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出示打乱的生词,让学生“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当学生基本能读后,在加大难度,把拼音去掉,剩下生字及词让学生再来挑战认读,还加入“转盘认生字”的游戏,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让他们互相交流,补充,充分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悟教学,是这节课最为成功的地方。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幅幅生动的插图。如:出示《静夜思》背景插图,李白的图象,以及理解“霜”这个词时出示的图片等等,还有富有动感的练习题,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教学世界的欲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