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五年级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七律·长征》PPT课件7

《七律·长征》PPT课件7

我读长征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和气势。

长征: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 ... ...

词语解释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走,奔跑。小泥球在脚下很快滚过去。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四千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泛指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 ... ...

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把“五岭”山脉和乌蒙山分别比作什么?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2.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夸张、先抑后扬,更突出了红军的伟大。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句诗中讲的是长征途中的哪两个故事?

2.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暖”和“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暖”字体现了云南五月初温暖的天气,也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寒”字生动再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惊险悲壮场面,体现出红军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 ... ...

总结

纵观整首诗,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要求:背诵并默写全诗。

下载地址

阅读(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