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九年级 > 全部初中初三九年级地理全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2012年鄂州市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鄂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40小题,共50分。1-10小题为地理试题,每小题1分;11-30小题为历史试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为政治试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图(图1),完成1至2题:
1.对该区域大陆两侧同纬度的A、B两地的地理要素进行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A地的年平均气温比B地高     
B.A地的年平均降水量比B地小
C.A地的植被覆盖状况比B地好    
D.A地的年太阳幅射总量比B地大
2. 能基本反映A地气候类型的气温柱状图(图2)是

A           B               C               D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A.东非大裂谷       B.红海   
C.大洋中脊         D.海沟
读澳大利亚区域图(图3),完成第4题:
4.对澳大利亚的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A. 中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主要的农耕区
B. 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大陆的西北侧沿海区域
C. 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带
D. 动物物种具有独特性和古老性的特征
 
读我国东部地区沿107º48′E的地形剖面图(图4),完成5-7题:

5.图中地势较低的A处发育
成河流,该河流可能是
A.黄河     
B.淮河     
C.汉江     
D.珠江
6.B山为太白山,对于其以北区域的自然地理景观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河流在冬季出现封冻现象          D.耕地以旱地为主
7.我国幅员辽阔,多特殊天气。B山以南区域独有的天气现象是
A.寒潮 B.梅雨        C.沙尘暴 D.干旱
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完成8-10题:
材料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这种风的方向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我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
材料二: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图(图5)
材料三: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图6)


图5                  图6
8.图6中的台湾省(B)和陕西省(A)都在季风区内,但台湾省年降水量远远大于陕西省,可能的原因是 
A.台湾省所处纬度比陕西省低,降水多
B.陕西省受黄土高原的阻挡,降水少
C.台湾省两侧都是海洋,无论是吹冬季风还是夏季风,都会带来丰沛的降水
D.陕西省受黄河影响,降水少
9.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区域位于非季风区,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c
A.夏季风势力较弱,难以影响青藏地区的绝大部分区域
B.冬季风势力强劲,足以深入青藏地区的绝大部分区域
C.青藏地区海拔较高,阻挡夏季风的深入
D.青藏地区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烈,不受冬夏季风的影响a
10.青藏高原南侧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降水非常丰富,年降水量达4000-5000毫米,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其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太平洋 B.其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印度洋
41.(8分)读俄罗斯国家区域图(图9),完成下列问题:
(1)大河和山脉成为俄罗斯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试填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B                      C                 
A、B之间的地形区的名称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导致这种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 (   )
A.南方地形平坦,铁路建设成本小 
B.南方土地多且土壤肥力低,建设铁路正好充分土地资源
C.铁路运输方式灵活,速度快
D.北方气候严寒,不利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建设和利用
(3)河流往往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首选之地,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主要布局在南方的
                 流域。
(4)D地形区内沼泽密布,可能的原因是(    )
A.该区域降水较多               B.该区域地势较低且蒸发较弱
C.该区域内地势较高             D.该区域河流支流较多
(5)俄罗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发展经济当务之急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据其国情可实施的战略部署是(   )新课 标第 一网
A.东部大开发    B.南部大开发   C.西部大开发     D.北部大开发
42. (7分)读黄河流域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A至B河段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1分)
(2)简述黄河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提示: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有无结冰期等方面作答)。(3分)
(3)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重在治沙。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措施。(3分)
上游:                                                   
中游:                                                    
下游:                                                   

鄂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文综(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B        3.D        4.D       5.C   
6.A      7.B      8.C      9.C     10.A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41.(8分)
(1)(每空1分共4分)
A勒拿河    B 叶尼塞河    C乌拉尔山 
中西伯利亚高原
(2)D (1分)
(3)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1分)
(4)B (1分)  
(5)A(1分)  
42. (7分) 
(1)凌汛(1分)
(2)(四点答三点即可,3分)
a、含沙量小,
b、植被覆盖较好,
c、有结冰现象或出现凌汛,
d、水能资源丰富
(3)(每点1分共3分)
上游: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建设,兴修水库,植树种草
中游: 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  
下游: 修堤筑坝,加固大堤    

下载地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