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PPT课件3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走到半路,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有职无权。柳宗元在这里住了将近10年,到元和十年(815)才被改派到柳州当刺史。在刺史任上,他取得显著政绩。但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死在柳州,年仅47岁。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较有成就的是《永州八记》
... ... ...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文章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章显其志”。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正音:
啮( ) 腊( ) 挛( ) 踠( )
瘘( ) 疠( ) 当( )其租入
嗣( ) 几( )死者数 ( )矣
莅( ) 蹙( ) 殚( )
踣( ) 死者相藉( ) 曩( )
隳( ) 恂( ) 缶( )
谨食( )之 熙( ) 以俟( )夫( )
... ... ...
风檐展书读———揣摩文意
自己低声读2——4节.边读边思:
第二节的内容:简述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本节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矣”,看来令人羡慕,请问“利”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这个“利”字的?
“利”指的是以捕蛇抵挡赋税
这个“利”是用死换来的,利的背后隐藏着无限的痛苦和悲伤,这个利是用生命换来的.说明捕蛇给三代人带来痛苦
三.四两节的内容: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述说
从蒋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
苛捐杂税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
... ... ...
全文共五段,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永州百姓争着捕蛇的原因。
第二部分(2-4)叙写蒋氏祖孙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这是全文重点分三层。
第一层(2)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第二层(3)叙述作者向蒋氏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这是过渡。
第三层(4)写蒋氏自陈心曲: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是全篇答话的纲。
第三部分(5)点明全篇主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 ... ...
写作特点
第一,文章紧扣中心,层层深入,先叙后议,篇末点题。中心是写"赋敛之毒"甚于毒蛇,一个"毒"字,贯串全文。全文由叙事写起,因事而生感,由感而发议,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说服力很强。
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
①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税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痛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第三、语言精炼,形象生动。
本文作为论说文,但不采用一般推理论证的方式,而是有叙述,有对话,有议论,有心理刻画,有神态描绘,具体形象地来说明道理。同时,运用了像“号呼而转徙……犯寒暑”,“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类的对偶句和“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一类的散句交错运用,使句子显得整齐而又错综,概括有力的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