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全部高中高二地理全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污染与防治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oM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大气污染  B.噪声污染  C.水土流失  D.生态破坏
2.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答案:1~2.1.D 2.D 第1题,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而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第2题,生态破坏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现象。而A、B、C三项是由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根据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4.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渤海湾  B.温州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
答案:3~4.3.D 4.D 第3题,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积聚,海水呈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第4题,在四个选项中,珠江口纬度最低,气温最高,生物活动强盛,最易出现赤潮。
除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域污染,称为非点源污染。1985年,美国总长约290万千米的河流中,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总长约26.6万千米,其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类型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主要污染来源及其占污染河流里程的百分比  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占污染河流里程的百分比
5.关于美国非点源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64%的河流主要受到来自农业的污染
B.美国47%的河流主要呈现泥沙污染
C.美国8.7万千米的河流主要呈现农药污染
D.美国主要受采矿污染的河流与主要呈现出病菌污染的河流长度相当
6.导致美国河流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排放的营养物质
C.人类活动排放的有毒物质  D.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荒漠化
答案:5~6.5.D 6.A 该组题回答的关键是对美国河流主要污染来源图和主要污染物类型图的判读。图中详细说明了各污染物类型和所占比例,其比例大小基本反映了污染的程度大小,再结合题目中河流总长度和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长度即可计算出各项数据。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与其他废物分开,便于回收利用,剩余无利用价值的垃圾,采用填埋、焚烧、堆肥法进行处理。据此完成7~9题。
7.关于城市垃圾填埋场的选择,错误的是
A.垃圾填埋场应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B.垃圾填埋场应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C.垃圾填埋场要尽量少占耕地良田  D.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8.下列有关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焚烧法处理垃圾是可以大幅度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B.焚烧法处理垃圾时可以利用燃烧的热量进行发电
C.垃圾焚烧处理后的废渣无需特别处理  D.垃圾焚烧过程中应注意大气环境保护,避免大气污染
9.西欧某国家要将城市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城市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7~9.7.D 8.C 9.A 第7题,垃圾处理厂由于对环境有污染,因此应该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以减小污染。第8题,垃圾焚烧处理后的废渣需要作特别处理。第9题,垃圾填埋场应该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10~13题。
10.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11.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12.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岩成分
13.垃圾处理方式中,堆肥相对于填埋、焚烧而言,其优点是
A.投资小  B.垃圾减量最彻底
C.环境效益高  D.技术要求低
答案:10~13.10.C 11.D 12.C 13.C 第10题,我国的煤炭品位低,含碳量较小,因此煤矸石产出较多。第11题,煤矸石大量长期堆放会诱发灾害。第12题,用煤矸石做成煤矸石砖,是最合适的一种利用方式。第13题,用堆肥的方式来处理垃圾的优点为环境效益较高。
读“2010~2007年北京a、b、c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污染物的污染指数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差),完成14~16题。
 
14.如果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下列四种,则据图判断其首要污染物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15.据上题题意,下列关于造成这种污染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B.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C.发达国家把污染转嫁于发展中国家  D.近年来工程建筑较多,工地扬起大量的沙尘
16.根据下图判断,北京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中,近地面空气质量问题最严重的是
    
A.T1日  B.T2日  C.T3日  D.T4日
答案:14~16.14.D 15.C 16.B 第14题,看图推出首要污染物是c,污染指数在春季最高,联系到在春季北京经常发生扬沙、沙尘暴等现象,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第15题,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很广,如沙漠的沙尘,汽车尾气的烟(固体),建筑工地的扬尘等。这些可吸入颗粒物并不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第16题,考查“逆温”现象。逆温出现的时候,近地面容易遭到更严重的污染。逆温就是上热下冷的空气状态,T2、T3都是。注意左图中烟囱的高度,T3逆温到烟囱的高度就消失了,所以不会造成烟向下吹污染近地面的状况。T2中,烟囱完全位于逆温层内。
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是世界三大酸雨区。据此完成17~19题。
17.上述三大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A.重工业发达  B.地形平坦  C.降水较多  D.受西风带影响
18.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A.埃及金字塔  B.四川乐山大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  D.巴黎埃菲尔铁塔
19.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回收利用酸性气体  B.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料技术
C.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减少能源的利用
答案:17.C A项属于社会经济条件;北美、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形复杂,故B项错误;中国长江以南基本不受西风带的影响。
答案:18.A 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酸雨影响不明显。
答案:19.B 化石燃料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酸性气体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故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料技术是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
20.(2008广东,16)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答案:20.C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原生因素和次生因素。水源、气候、空气属于原生因素,其质量的好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次生因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很大。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与人体寿命基本没有关系。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3分)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甲 1993~2010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乙 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21.(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BDE
(3)大气污染、酸雨危害严重;水污染严重
答案: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②生活污水大量排放造成严重污染;③农业活动造成的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分析图甲可知,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的概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略有波动。第(2)题,分析图乙可知,1999年以后,该地区不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排放量明显增加。此外,赤潮现象的发生,也与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有关。海水养殖过程中,往往投放的饵料较多,造成水中营养物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生物的快速繁殖生长。第(3)(4)题应结合该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图示材料进行分析。
22.(13分)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三: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四:无锡地区2010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4)有关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地区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答案:22.(1)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2)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
答案:人为原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水氮、磷含量高,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3)2007年5月初,无锡地区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蓝藻上浮时间提前,光照充足,蓝藻繁殖生长速度加快;降水少,太湖水位降低,氮、磷浓度提高;吹偏南风的时间提前,使蓝藻提前聚集到处于西北方向的无锡水域。
(4)优点:污水经过芦苇等植被的生物净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地区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问题。
缺点:运输线路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要协调各方力量。
解析:本题围绕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展开。富营养化是人类由于无节制排放污水,使水体中氮、磷等元素浓度提高,导致藻类迅速繁殖而产生的一种有害现象。富营养化的形成除了氮、磷等营养元素浓度提高外,还需要气温、环境等条件的配合。对于太湖的富营养化,题目在引导分析了原因之后,接着提出了一种解决措施,并要求分析该措施的优缺点。要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3.(2007广东)(12分)有报道说:“某年3月28日11时左右,N市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为此,环保部门展开了调查,确定是否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根据下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对眼睛有明显刺激。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①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强烈太阳光和较长时间的日照。
材料二:3月24~28日有关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监测项目 SO2(mg/m3) NO2(mg/m3) 总悬浮微粒(TSP)(mg/m3)
3月24日 0.034 0.022 0.266
3月26日 0.036 0.042 0.361
3月28日 0.089 0.065 0.462
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0.115 0.112 0.130
材料三:“霾”是一种类似轻雾的天气现象。据气象资料统计,N市各个月份中,最低日照时数在3月。有关气象资料见下表。
日期 3月26日 3月27日 3月28日
日照时数 4小时 3小时 4小时
日照时间 11:00~15:00 12:00~15:00 12:00~16:00
风速状况 静风 静风 静风
霾 无 无 有
天气状况 阴转晴 多云 晴间多云
材料四:对市民身体健康影响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项目 霾”的目击情况 “
因不适而就诊人数变化(医院就诊情况调查)
 见到 未见 不清楚 眼睛 上呼吸道 头昏、疲劳 无反应
结果 55% 23% 22% 不明显(无因空气污染而受损病例) 略上升 不明显 —
(1)3月24~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________趋势,最主要的污染物是________。
(2)此次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眼睛  B.上呼吸道  C.身体疲劳  D.没有影响
(3)综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确定这次污染就是光化学烟雾污染?请说明理由。
答案:23.(1)上升 总悬浮微粒
(2)B
(3)否。理由:①NO2(或NOx)浓度不高;②日照时数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发生;③3月28日11时左右没有日照,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对探究问题完整过程的了解。
24.(2008山东,32)(12分)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实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24.(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出,易发生爆炸事件等。
(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3)D B A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和资源化。目前,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法、焚烧法和堆肥法。发达国家处理城市固态垃圾的主要趋势是采取焚烧法,从资源再生利用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垃圾焚烧后,体积和重量分别为原来的5%和15%,灰渣还可用于制砖或铺路;垃圾经过焚烧消除了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降解绝大部分有机氯化合物,在焚烧过程中通过烟气净化装置处理可防止空气污染环境;此外,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回收装置处理后,可用于供热和发电。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垃圾采取卫生填埋方式,少数城市也采用筛下物堆肥,筛上物填埋的方式,这些垃圾处理方式解决了城市垃圾短期内的处置问题,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土地的报废,城市地下水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长此下去垃圾将无地可埋。为解决这种情况,垃圾处理宜采取大型化垃圾焚烧电站和大型卫生填埋场相结合的策略,并逐渐由现在的以卫生填埋为主过渡到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保留适当规模的卫生填埋场。
 文
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oM

下载地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