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全部高中高一地理全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高一地理上册宇宙中地球模块综合测试及答案40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单 宇宙中地球
单元综合检测题
(9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现在天文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到来。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大行星行列,太阳系九大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八颗。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质量大小                          B.发光强度
C.密度大小                          D.有无卫星
2.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从级别上看包括几个层次(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恒星质量巨大,自身能发光;行星质量较小,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质量大小是二者最大的差别。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
答案:1.A  2.B
3.2005年10月6—10日,地球穿越天龙座流星群的轨道。我国乃至北半球各地都可用肉眼观测到少见的天龙座流星雨,各地最佳观测时间是在日落后40分钟至深夜24时,而天龙座流星雨极盛期出现在北京时间10月8日23时前后。图中各点能观测到流星雨极盛时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据地球穿越天龙座流星群轨道时的日期是10月份,再根据图中极点出现极夜,可以判断该图是关于北极点的俯视图,所以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再根据晨昏线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四点中①④位于晨昏线上,③点位于0—6时的范围内,②点位于18—24时的范围内,且②点接近24时。
答案:B
     我国已启动“嫦娥登月计划”,将于2007年发射一颗名为“嫦娥一号”的月球探测卫星,在月球表面上空200千米的高度进行环绕。然后再分别发射两颗“嫦娥”系列卫星,进一步实行卫星登陆。卫星发射场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据此完成4—5题。
4.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解析: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包括地球和月球,所以是地月系。
答案:B
5.卫星发射场选在西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获得较大的初速度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解析:卫星发射场的选址主要考虑气象、纬度和地形等自然条件,西昌与酒泉、太原比较,纬度低,能获得地球自转较大的初速度。
答案:B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完成6—7题。
6.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
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
解析: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火星。B、C两项属于巨行星,D项是远日行星。
答案:A
7.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解析:宇宙环境是外部条件,包括稳定的光照条件和安全的运行轨道。
答案:D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C.使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明显增多
D.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解析:强烈的太阳活动直接引起“磁暴”;极光不是“各地”都有的现象;地球外层大气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是因为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因此,本题只有A项是正确的。
答案:A
9.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拍摄了图像(如下图)。图像反映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解析:夜幕是黑暗的,星星成为同心圆轨迹线,由于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中心点应是北极星,此图像反映地球在自转。
答案:A
    地转偏向力能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据此完成10—11题。
10.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使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
A. 任何地方均发生偏向
B.在极地不发生偏向
C.北半球自低纬向中纬方向运动时向东偏
D.南半球自西向东运动时向南偏
11.“×”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答案:10.C  11.A
12.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从第一天见到太阳在上中天到第二天太阳在上中天相隔的时间是(    )
A.恰好1恒星日                          B.大于1太阳日
C.小于1太阳日                          D.恰好1太阳日
解析:处于地球表面一个定点的人们随地球自转从第一天见到太阳上中天到第二天太阳上中天是一个太阳日,即昼夜更替的周期。轮船向西航行,相当于轮船随地球向东转动的速度慢了,因此比一个太阳日长。
答案:B
13.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
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 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
C.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地球成为两极 稍鼓的旋转椭球体
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
解析: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地球的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且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当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时,极圈内不再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长江位于北半球,自西向东流,南岸冲刷作用较强,河岸较陡。D项正确。
答案:D
14.北京某公司职员,乘国航航班前往纽约参加商务活动。国航北京至纽约(74°W)直通航线,去程飞“远东航线”,即经俄罗斯、白令海峡、阿拉斯加、加拿大进入美国;回程飞“北极航线”,即由美国、加拿大、北极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至北京。该公司职员到达纽约后,入住在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此时手表显示时间为8:00,为了公务活动的便利,他应该将手表的时间调到(    )
 
A.①              B.②                C.③                  D.不调
解析:手表显示的时间8:00为东八区区时,应将时间调为纽约所在的西五区区时。
答案:A
15.如下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P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 回归线之间
解析:图中除P点外的四点表示了二分二至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左边一点为北半球夏至日,右边一点为北半球冬至日。依据地球公转方向即时间的推移,上边一点为春分。P点处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此时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答案:D
16.下图中表示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日出时刻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境内位于北极圈内北冰洋沿岸著名港口,因3月21日这天全球昼夜平分,各地均于当地6时日出,此后,太阳直射点进入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延长,日出时间相应提前,摩尔曼斯克因位于北极圈内,在6月22日(夏至日)前后一段时期为极昼,故最符合的曲线为②。
答案:B
17.6月22日至9月23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小→大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小→大→小
解析:6月22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到赤道,在此时间段内,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和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都渐小,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由于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因此当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时,香港正午太阳高度角渐高,过香港以后,太阳高度角渐低。
答案:B
    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18—19题。
 
18.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19.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A.150°E                       B.160°E
C.105°E                       D.90°E
解析:第18题,该地窗户朝南,无太阳直射现象,表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为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②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光线,③为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第19题,当阳光为②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0时,该地位于150°E。
答案:18.D  19.A
20.下图为“昼长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四条曲线所代表地区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列是(    )
 [
A.abcd             B.cadb                C.bcad              D.dabc
解析:从低纬向高纬,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由小到大。
答案:C
21.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B.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
C.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D.哈尔滨、广州、北京、杭州
解析: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
答案:C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22—24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白昼时间 5时30分 9时09分 11时25分
22.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3.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24.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  ④地方时差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第22题,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应选择丁地。第23题,赤道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而赤道的纬度位置最低,所以白昼时间与12小时的差越小,纬度就越低。第24题,昼夜长短是由地球公转带来的。
答案:22.D  23.B  24.D
    地形因素对建筑物布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采光、通风等。安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为“皖南山区”,多丘陵和山地,许多聚落中的建筑物都建在山地的坡面上。右图中的建筑物高度都为h0,该地位于32°N,楼间距为S。读图完成25—26题。
 
25.如果图中的两幢建筑物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坡面是(    )
①阳坡  ②阴坡  ③夏季风迎风坡  ④夏季风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条件,皖南山区的民居一般位于向阳坡。我们北半球中纬地区,向阳坡即南坡。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坡一般是夏季风的迎风坡。
答案:A
26.建筑物的合理楼间距主要是看当地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照射下底楼仍有阳光照射,图中的两幢建筑物合理的楼间距S应为(    )
A.S=hcot(90°-23°26′)
B.S=(h0-h)cot(90°-32°)
C.S=(h0-h)c ot[90°-(32°+23°26′)]
D.S=h
解析:该地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应在冬至日,此时光照状况如下图所示:图中S即前后楼距离。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32°+23°26′),那么 =cot[90°-(32°+23°26′)],
S=(h0-h)cot[90°-(32°+23°26′)]。
 
答案:C
27.地壳的平均厚度(    )
A.约为33千米
B.约为6千米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解析:清楚地壳厚度、岩石圈界定的要领是解此题的关键,学习时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理解透彻,记忆要准确。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5千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7千米。岩石圈包括地壳及上地 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答案:C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29.对图中甲、乙两处的正确叙述是(    )
A.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B.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
C.甲、乙两处同为上升气流
D.热量主要来自短波辐射的是甲处
解析:第28题,从图中可知随着纬度的升高,高度降低。对流层的高度就是低纬地区高度高,高纬地区高度低。第29题,对流层中随高度升高温度降低,平流层中随高度升高温度变化情况是: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因此甲、乙气温相差不大,甲处在对流层中水汽含量高于处在平流层中的乙,甲为上升气流,乙为水平气流。甲处的热量来自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答案:28.B  29.B[
30.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由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每上升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 ℃。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因而空气的对流十分显著。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整个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B
二、综合题(共55分)
3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新浪网报道:2007年12月25日将发生火星冲日现象。
材料二:外行星(即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的大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侧时,称为行星“冲日”,简称“冲”。火星冲日每隔780天左右发生一次,而每隔15—17年才会出现一次火星“大冲”,大冲期间火星离地球最近。
(1)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火星冲日的是(    )
 
(2)地球和火星同属于(     )
A.类地行星                   B.巨行星
C.远日行星                   D.地月系
(3)地球和火星公转相比:
①公转方向________。②公转轨道面之间________。③公转轨道的形状为________。
(4)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太阳                B.火星               C.金星               D.月球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冲日即地球、太阳、火星三者成一条直线,且地球、火星位于太阳同一侧,即C图所示。第(2)题,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四颗大行星。第(3)题,八大行星公转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等特征。第(4)题,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答案:(1)C
(2)A
(3)相同  夹角较小  近似正圆的椭圆
(4)A
32.(9分)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为__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太阳高度分布图。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2)此日,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3)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_________,接近_________点。
(4)此日汕头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影子朝向_________。
解析:读图可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90 °对应的纬度是南回归线,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日期为12月22日,接近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汕头位于北回归线上,由此不难求出此日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1)12  22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90°  0°
(3)快  近日
(4)43°08′  北
33.(14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乙图中。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的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点。
(4)b点的人影朝__________方向,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时。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个__________时区。
(6)有一架飞机从b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甲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发生极昼现象,且135°W经线位于夜半球中间,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3°2 6′N,45°E)。纬度位置越低,地转偏向力越小、自转线速度越大。在地球上,从一点到另一点,走大圆最近。
答案:(1)图略
(2)(45°E,23°26′N)
(3)a  d(4)西南  24  66°34′  6(5)6  22  17  21(6)东北→东南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经过7个多月的太空飞行之后,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太平洋时间2004年1月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在火星“古谢夫环形山”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也于1月24日在火星着陆。这一对火星探测器担负着四大探测目标:①判断 火星上是否出现过生命;②明确火星气候特征;③掌握火星地质特征;④ 为人类探索打下基石。
(1)太平洋时间采用下面哪一个时区的区时 …(    )
A.东十二区                       B.西十二区
C.西四区                         D.西八区
(2)“勇气”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时,全球与北京同处于一个日期的范围大约是(    )
 A.不到全球的1/2                              B.正好占全球的1/2
C.正好占全球的2/3                            D.大约占全球的2/3多一点
(3)八大行星中,与火星轨道相邻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A、B、C、D为二分二至点,请在图中画出“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解析:太平洋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推出太平洋时间为西八区的区时;由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推算1月4日0时的经度的方法可用下面简图:
 
    则0时经线经度为12×15°+35/60×15°-120°=68.75°,因其在0°经线以西,故应为68.75°W。那么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从68.75°W向东到180°,经度跨度为248.75°(180°+68.75°),占全球范围的2/3多;火星车着陆时(1月4日)应在C点(12月22日)附近,在C、D之间,靠近C点。
答案:(1)D
(2)D
(3)地球  木星
(4)图略(C与D之间,且距C较近)
35.(12分)画一幅“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___圈的上部和___________圈的全部。
(3)在内部圈层中标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4)在古登堡界面,地震波___________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___________则完全消失。
解析:主要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绘图能力。
答案:(画图略)(1)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大气  岩石  水
(3)略
(4)纵波  横波

下载地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