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全部高中高三历史下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高中三年级文科历史综合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商鞅变法法令中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它最能反映出当时在作国意在 (A)防止商贾高利贷者兼并土地,使秦国人民专力从耕织与战争中求富贵 (B)商鞅代表秦国法家利益 (C)秦国地处西边,.地理位置决定要实行这种政策 (D)秦国旧势力弱,推行这项政策阻力小 2. 韩非子说:"听其言必责(检查)其作(实用),观其行必求其功(效果)"。这一思想是: (A)集一切权力于君主一人 (B)君主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C)国君一人智慧力量有限,还须集中众人的智慧方法 (D)用严刑竣法镇压人民反抗 3. 杜甫描述玄宗开元年间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杰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其中的"公私仓廪俱丰实"最准确的含义是 (A)诗人夸大了当时社会现象 (B)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C)唐玄宗统治时期比唐太宗时社会经济更为繁荣 (D)实际情况是政府的官仓和地主的私囤较为丰实,广大农民不可能有存粮能力 4. 《明史纪事本末》载:(明孝宗)召大学士刘健等议日讲事(讲解经史),上曰"讲书须推明(讲解明了)圣贤之旨,直言无讯。若恐伤时(针砭时弊),过为隐覆不尽(掩盖)虽日进计,亦何益乎?且先生辈与翰林诸官,是辅导之职,皆所当言。健对曰:"巨等若不敢言,则其余百官无复敢言者矣。"上曰:"然"。谢迁曰:"圣明如此,臣等敢不尽心。诸臣叩头出。这段对话反映出明孝宗对臣下们探讨古代圣贤治理国家见解的态度是 (A)引诱臣下发表意见,判断臣下对自己的忠奸 (B)直言不讳 (C)随便说说 (D)怕臣下借古讽今 5. 被称为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第一部著是是 (A)《瀛环志略》 (B)《四州志》(C)《海国图志》 (D)《康 纪行》 6. 《资政新篇》颁布后,并未付诸实施主要是因为 (A)时值战争年代,无暇顾及经济建设 (B)看不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 (C)丝毫未涉及到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失去群众支持 (D)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抵触 7. 早期维新派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最主要是因为 (A)不满足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B)洋务派的自强求富弊逐渐显路 (C)洋务派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认识不清 (D)早期维新派强调依靠商民力量才能达到富强 8. 《义和团档案史料》载:各省督拒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无如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上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伪,热不两立,剿之则即该祸起肘腑,生发涂炭。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奏称信其邪术以保国,亦不谅朝迁万不得已之苦衷矣。这段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和目的是 (A)由"剿灭"改为"招抚",承认其作合法性,企图利用控制,以维护自身统治 (B)义务团带有反洋教一面 (C)类似于旧式农民战争具有宗教意识 (D)清政府征询地方总督巡抚意见,最后定夺对义务团的政策 9.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在致欧美日本各国的 国书里特表白:敝国现议力行实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与各大国永享无穷之利益。实实际上说明了清政府 (A)以期赶上世界民主的潮流 (C)顺应帝国主义侵略需要,维护统治地位 (D)为了遏制国内不断发生的人民革命 10.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创立民国与维新派的兴民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C)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1.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资产阶级立宪派最大的区别在于 (A)清政府为了达到强化中央集权之目的,立宪派要实行责任内阁 (B)清政府将分散在地方汉族督抚手中军政大权收回中央,集中到满清贵州手中,地方督抚要削弱满清王公大臣权力 (C)清政府扩大皇族人数,汉族官僚在内阁中人娄秒 (D)满清皇族要集权,汉族官僚要分权 12. 孙中山坚持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后,他才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真实用意是 (A)要袁世凯摆脱北方封建势力 (B)将袁世凯置于南方革命党人的监督之下,避免承接由清王朝交经的政权之嫌 (C)袁世凯统治基础在北方 (D)孙中山出于对袁世凯的不信任 13. 蒋介石由民族资产阶级右民办代表开始蜕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是指 (A)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B)1927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反共演讲 (C)蒋介石在南昌与列强买办密谋 (D)蒋介石策划"四一二"政变 14. 中共开始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军队是 (A)东北义勇军 (B)东北抗日救国军 (C)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 (D)东北人民革命军 15. 历史提供给共产党具体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机遇是 (A)领导"一·二九"运动 (B)中共参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八一宣言》 (D)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与国民党上层人物分别在西安南京等南和平会谈,共商抗日大计 16. 中共发动百团大战的原因是 (A)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B)中国抗日战争出现了空前的投降危险和空前的抗战国 (C)检验中共抗日力量 (D)中共粉碎国民党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 17. 1957年整风运动主题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的史实是 (A)《这是为什么?》 (B)反右派开始 (C)《事情正在起变化》 (D)少数右派确实借中共开门整风向党戟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因为 (A)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B)为解决工业化原料 (C)克服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发展农村生产力 19. 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这时英国海外商业扩和道路上主要竞争对手是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美国 20. 在争夺北美殖民地中,西班牙英国法国都曾占领过的同一地区是 (A)圣劳伦斯河 (B)俄亥俄河 (C)密西西比河 (D)哈得孙河 21. 北美独立战争时的政治中心,1789年底到1801年曾作为美国首都是 (A)纽约 (B)费城 (C)华盛顿 (D)波士顿 22. 拿破仑的下列活动中,具有侵略行为的是 (A)1789年出兵埃及 (B)1796年突入意大利 (C)1807年出兵葡萄牙、西班牙 (D)1812年进军俄国 23. 工业革命在社会关系上发生最重要的后果是 (A)工人贫困 (B)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的转变 (C)社会阶级结构简单化 (D)工人运动兴起 24. 恩格斯说: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德意志意大利)在1848-1871年内得以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重新获得独立,那末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反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遗嘱执行人,这里马克思所说的贵嘱是 (A)欧洲革命 (B)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 (C)普鲁士排斥奥地利 (D)欧洲革命时未完成消除割据实现统一的革命任务 25. 一战前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库的最重要因素是 (A)巴尔干战略地位重要 (B)巴尔干独立运动高涨 (C)巴尔干阶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 (D)欧洲列强乘土耳其衰落之机,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各自势力 26. 1890-1896年非洲唯一独立的国家是 (A)埃塞俄比亚 (B)埃及 (C)利比里亚 (D)苏丹 27. 欧洲爆发战争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定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佑的态度。这一材料反映出美国当时对一战爆发所采取的政策是 (A)势力均 (B)中立 (C)等待时机 (D)超越于战争之上 28.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披露:据联合国有关材料,1981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为6207亿元,1986年下降到4975亿美元,减少20%,直到1988年才有所回升。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由1981年的11982亿美元增及1988年的19283亿美元,增加61%。由此而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自8-年代以后陷入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本来就贫困落后 (B)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D)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当今世界主要矛盾 二、材料题 44. 材料一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平乎?"朔对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上古之事,经历数千载,尚难言也,臣不敢陈。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哀弋 ,足履革 ,以韦带剑,莞蒲为席,……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风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易》曰:‘正其本,万事理;失之谊毫百,差之千里。’愿陛下留意察之。" 摘自《汉书·东方朔传》 材料二 *诏太宗)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言(怨言0者,与人同科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己,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己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址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1198年)帝谓衬臣曰:"何以翕 弃末而务本,以广储蓄?"户部尚书邓俨曰:"今风俗侈靡,宜定制度,辨上下使服用居室客有差等,用度有节,蓄积自广矣。" 摘自《金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 (1397年)十一月,上御奉天殿,见散骑舍人(向皇帝规谏的官员)衣极鲜丽,上问:"制用几何?"对曰:"五百贯,农夫数口之家一岁之资也,而尔费之一衣。骄奢若此,岂不暴殄!"命切戒之。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有关时代背景,评述以上材料所阐述略具相同的治国方针、措施、启示是什么。要求:表术应当成文,限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 45. 材料一 郑子产有疾入谓太子叔曰:义死,子必有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太叔悔之,曰:"盏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摘自《左传》 材料二 宋太过谓宰相曰:"治国之道,宽猛得中,宽则政令不成,猛则民无所措手足。"吕蒙正进曰:"……近日内外上封事求更制度者甚众,望陛下渐行清静之化。"上曰:"朕不欲塞人言路,夫狂夫言而圣人择焉,亦古训也。"赵昌言曰:"今朝迁无事,边境宁谧,正当行好事之时。"上喜曰:"联终日与卿等论此事,何犹天下不治!苟天下亲民之官皆存此心,则刑清讼息矣!" 摘自《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1369年)正月庚子,上御奉天门,召之旧臣,问其政事得失。马翼对曰:"元有天下,宽以得之,亦宽以失之。"上曰:"以宽得之,则闻之矣;以宽失之,未之闻也,夫步急则踬,弦急则绝,民急则乱,居上之道正当用宽。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之沦亡,其失在纵驰,非宽也。大抵圣王之道,宽而有制,不以废弃为宽。简而有节,不以慢易为简;施之适中,则无弊矣。" 摘自《明事纪事本末》 材料四 参政杨宽欲重法,帝曰:"求生于重典犹索鱼于釜,得活难矣"。御史中丞阵宁曰:"法重则人不轻犯,吏察则下无循情。"太祖曰:"不然。古人制刑以防恶卫善,故唐、虞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秦有凿颠抽筋之型,参夷(诛连)之诛。而囹圄成市,天下怨叛。未闻用商、韩之法,可致尧、舜之治也。" 摘自《明史·刑法二》 读后请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谈论的相同问题是什么?材料一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 (3)材料三中明太祖总结元亡的什么教训? (4)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谈论的角度是否相同?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英国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始终奉行一种不同任何国家缔结长期盟约,从而使自己保持充分行动自由的政策,这就是所谓"光荣孤立"。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经为"光荣孤立"政策作过最清楚的解释:"我们没有永久的 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英国正是用这种狡猾的外交政策,维护着欧洲大陆强国之间的均势,从而维持自己的殖民地霸权和世界霸权。 摘自黄山书社《简明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我国的外交方针始终如一,清晰明了,足以使我循规蹈距,而不允许我随意决定,除非我想同选民的一致意见和经验背道而驰。我国将努力培养同其他所有国家的友谊,因为这最符合我国人民的福利和我国政府的原则。我国拒绝同他国结盟,因为这有损于我国的和平,我们渴望在平等条件下发展贸易关系,我们历来愿意互利互惠。我们尽力以坦诚态度进行外交往来,及时阐明我国的目标……无论在国内或国外,我们都不想,也无任何权利干预可能会妨害他国的争端。对于那些国家……我们则严守中立。 摘自美国1837年3月4日《范布伦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1939上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后,9月5日,美国政府宣布奉行中立政策,不准向交战国(或内战国)输入军火、军械、军用物资,禁止向交战国贷款;禁止美国船只为交战国运送一切货物。 摘自高等学校法学材料《国际关系史》 读后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原因目的 实质各是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所讲的美国的"中立"政策背景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认识美国"中立"政策的? (3)英国的"光荣孤立"与美国的"中立"政策两者是否有冲突? 五、问答题 47. 概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的历史条件?说明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8. 人类进入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东西方男家社会发展进程呈现出更为 明显的差异,其中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已走向全面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必珠表现及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C 3.D 4.B 5.A 6.C 7.A 8.A 9.C 10.D 11.B 12.B 13.A 14.D 15.B 16.B 17.C 18.C 19. B 20.C 21.B 22.B 23.C 24.D 25.D 26.C 27.B 28.B 二、材料题 44. 社会背景:经过农民起义打击或长期战争破坏,统治阶级注意调整政策,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上层社会追求奢侈丢弃节俭的风气日盛。 治国方针:禁奢倡廉,廉政爱民。 措施:身教重于言教,首先从统治者作起,规定等级约束奢侈。 启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为政者不在于言辞雅俗,职位高低,重在垂范任作用。勤俭节约,爱惜民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只能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统治基础。 45. (1)治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政策的宽猛,要宽猛相济。子产死后,子太叔执政,开始宽,继而猛,造成被动局面,后悔没按照子产的主张行事,后来总结出治国要宽和与刚猛相互调节。 (2)不仅要宽猛得中,对臣民建议要持"择善而从"态度,希望天下官吏勤政爱民清弥内乱。 (3)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是因为宽纵而失天下,纵容姑息法纪松驰,不能把政务荒废法纪松驰视为宽厚,治国要宽猛适度。 (4)从反面论证,为政者宽猛相济,既不可脱离法制,又不可滥施刑法,一味严竣法只能使事物走向反面。 46. (1)原因: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又是岛国,在欧洲列强分化组合结盟中,用超然态度,直到最后才根据自己所需选择盟友。目的:维持欧洲大陆强国均势,维护自己殖民霸权世界霸权。实质:利用它国矛盾,以维护自身利益。 (2)材料二社会背景是:美国独立不久,国内主要矛盾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尽量不介入欧洲事务,材料三社会背是:30年代美国致力于国内经济恢复,弥补经济危机损失,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威胁不了远隔重洋的美国。美国中立政策只是一个幌子,每当国际发生冲突,都揸着"中立"旗号,对双方大肆倾销军火物资提供贷款,刺激了国内生产力的发展,最后凭借经济力量,称霸世界。 (3)英美两国都用"孤立、中立"为掩护,希望他国在战争中两败俱务,为本国创造有利条件,攫取更大权益,两者没有冲突,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两次世界大战把两国连结在一起。 五、问答题 47. (1)历史条件;1953年总路线的条件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人民政府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即将开始计划经济建设;抗美援朝战局胜利已定,国际环境安宁;民主革命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人民政权巩固。1958年总路线条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新阶段;中共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结合本国建设经验,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反右派扩大化,助长了经济建设上的"左倾"思想滋长,背离了党的八大有益探索的成功经验;周边国际环境缓和,经济建设有急躁情绪。 (2)侧重点不同:过渡时期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侧重于工业化这个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力求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全面建设总路线,侧重于 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宵业生产高速度,反对"保守",大炼钢铁,以粮为纲。 (3)影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同时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由于工作过粗过急也遗留一些问题;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上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抗乱了生产关系,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面临建国后最严重的困难。 (4)启示:经济建设总呼线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应正确引导保护好人民群众向往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积极性,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切忌经济建设形势好转就头脑发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48. (1)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反动性表现在:普法战争引起巴黎9月4日革命,新成立的"国防政府"梯也尔政府都坚持卖国立场,一心要解除工人武装,经过巴黎人民1871年3月18日革命,成立了人民政权巴黎公社,法德两国资产阶级立即化敌为友,共同血腥镇压了巴黎公社。此后各国资产阶级为仇恨第一国际和马克思,企图宣布第一国际为非法组织,迫害马克思。1876年第一国际无法开展工作被迫解散。各国资产阶级为确保垄断资本,空前强化警察军事官僚机器,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发动战争,加强殖民掠夺。 (2)东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性表现在:中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在思想发动建立组织武装起义等方面作出努力,经过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政体,为维护辛亥革命果实,与北洋军闪不屈不挠斗争,国共合作推动国民运动发展。屯度国大党左翼提出"自治"主张,后来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英国收入锐减,朝鲜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向日本当局巴黎和会请愿要求朝鲜独立,起草了《独立宣言书》。士耳其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驱逐希腊英国干涉军,废除素丹制,粉碎了协约国瓜分阴谋,成立共和国并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国力上升。 (3)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反动原因: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用立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惧怕人民革命,疯狂镇压工人罢工起义;当巴黎公社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百,引起各国资产阶级仇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更借助于强化国家机器来对付无产阶级。 东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性的原因:工业革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长期遭受西方掠夺;在西方国家侵略下,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产生民族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想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必然要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侵略;在东方封建势力强大的落后国家,资产阶级代表了新的阶级力量,担负着领导革命的重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