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全部高中高二历史下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2010年5月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卷

2010年5月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与右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
A. 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B. 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
C. 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
D. 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
2.拿破仑晚年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  
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 那就是我的《 民法典》。”这是因为《 民法典》 ① 用法律条文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②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③ 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以及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④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有另一个人扮演的,这点可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 … ”。在中外历史长河中,符合恩格斯的这段话的历史人物还包括①华盛顿  ②孙中山③甘地   ④秦始皇  ⑤慈禧太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战役中,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一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   C.雅克萨战役   D.奥斯特里茨战役
5. 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上张极力削弱德国的主要意图是
A.剥夺德国的殖民地             B.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C.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D.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
6.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少数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  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④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7. 19 世纪60一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均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人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小务
8.1808年5月3日,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近郊的民众奋起抗击。法军集体屠杀了上千名起义者。受此事件激发,西班牙作家戈雅创作了画作《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此画可以从侧面解释拿破仑帝国走向末日的重要原因是
A.欧洲民族主义逐渐觉醒             B.欧洲反法同盟的持续军事打击
C.法国人民厌恶非正义的战争         D.欧洲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9.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C.大大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不具备改变世界统治秩序的能力       B.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的地位
C.美国的参战改变了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     D.反战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11.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会同我们达成协议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想挤牛奶”的敌人指美国,美德矛盾是战前帝国主义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
B.“想挤牛奶”的敌人指俄国,俄德是世仇,战前围绕东欧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
C.“想割牛头”的敌人是指英国,一战前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强烈挑战
D.“想割牛头”的敌人指法国,法德在历史问题以及欧洲大陆霸权问题上有矛盾
12. 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地区及世界霸权                 B.赔款和争夺殖民地   
C.对德国的控制权                D.国联的领导权
13.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中、日、美三国都参加了会议
B.是惩办战败国的会议
C.是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组成
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有利环境的正义会议
14.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15.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认为:“如果把我们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基础上,那么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维持英日同盟        B. 主张同美国结盟
C. 对英日同盟持反对态度       D. 主张英、美、日三国结盟
16.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能够协调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两次会议签订的条约公正合理
C.各国都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       D.都属于协约国集团,具有合作的基础
17.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18.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的主要利益有:①分得了大量殖民地   ②控制了国际联盟 ③海军力量得以与英国并驾齐驱 ④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9.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国
C.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D.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20.反映人民志愿军的《歌唱祖国》中唱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这里的豺狼主要是指
A.日本侵略者     B.美国侵略者      C.苏联干涉军     D.联合国安理会
21.下列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结果以色列控制了巴基斯坦大部分土地
B.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是1956年,埃及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C.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D. 1973年10月,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发动大规模战争,打响“十月战争”
22.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表示:“假如当初我们能够将这场胜利转化为和平,我们也许可以避免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这说明“赎罪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 以色列为扩大“六日战争”的胜利 
B. 阿以双方为争夺宗教“圣地”耶路撒冷
C. 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六日战争”的失地  
D. 阿拉伯巴国家不满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家
23.耶路撒冷问题是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因为耶路撒冷
   A. 战略位置重要               B. 石油资源丰富    
C. 宗教民族感情复杂           D. 大国干预插手
24.《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包括 ①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核威胁严重 ②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提出“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③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日益形成,战争危险增大 ④美国侵越战争升级,美国人民掀起大规模反战和平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5.下列对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届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  
B. 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可以和平相处
C.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是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 反战和平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6.“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包括:①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内容 ②参与阶层主要是学生 ③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⑤主要由各国政府发起和组织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⑤
27.1914.7.28,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当天,法国政府向俄国声明:“在必要的时候,法国完全准备履行它作为一个盟邦的义务。”法国这一声明的意图是
   A. 支持奥匈帝国的行动                  B. 支持俄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C. 希望俄国出面共同阻止战争            D. 支持塞尔维亚抵抗奥匈帝国
28.1942年初,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盟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下列对这一联盟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的事件有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  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29.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伤亡人数 伊拉克军队 多国部队
死亡 约2万人 478人
受伤 约8万人 3754人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30.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C.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0分,共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诸国朝贡者,皆路出高昌,(高昌王麴)文泰稍壅绝之。至(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谓其使曰:“高昌数年来朝贡脱略,无藩臣礼;国中署置官号,准我百僚。称臣于人,岂得如此……”
——《唐会要?高昌》
又西域使欲来者,(高昌王麴文泰)悉拘留之。
——《旧唐书?高昌传》
材料二 :(贞观十四年,唐朝廷平高昌国)太宗欲以其地为州县,魏征谏曰:“未若因抚其人而立其子……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兵镇守……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布以助中国,所谓散有用而资无用。”上不从,以其地为西昌州,又改为西州……并为(安西)都护府,留军以镇之。
——《唐会要?高昌》
材料三:(东突厥来归附)温彦博以为,“请……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魏征以为,“……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卷19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十三年时,高昌王国与唐朝廷的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当时朝廷君臣治理高昌、东突厥的主张及其结果。(6分)

 


(3)请结合唐朝廷对高昌和突厥地区采取的不同方式,谈谈你对唐太宗治理国家的认识。(4分)

 

32.(1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段时间以来,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某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去苏联化”……个别国家的部分人否定苏联的二战贡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世人和国民要尊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11日
材料二
苏联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战争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战争结束时,苏联在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生产上比德国多出2倍以上,飞机则多7倍,同时也远远超过了英国,在迫击炮的生产上甚至超过了美国。
——金重远等《20世纪的世界》                                                 
材料三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并不正常。
——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
(1)苏联是打败法西斯的主力之一,请列举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方面的主要贡献。(6分)

 


(2)苏联的参战有助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携手合作,它的直接成果和影响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胜利对本国以及对世界的影响。(6分)

 


33.(10分)石油是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
材料一:石油是现代化作战的重要物资,对于能否有效制约法西斯侵略影响重大,30年代反法西斯和二战中有过成功经验,也有过深刻教训。
1938年,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当初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
1940年9月,日本军队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日本置之不理。1941年7月,日本军队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美国立刻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等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被迫在战与和之间作出抉择。
(1)材料表明面对日、意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的经济制裁政策有何不同?(4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阿拉伯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团结一致,以石油为武器,令世界为之一惊。开战当天,叙利亚就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关闭了石油输出港西顿,伊拉克宣布将美国的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海湾产油国随即宣布将原油价格提高17%,阿尔及利亚等10国宣布每月递减石油产量5%以威胁西方。
(2)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主要手段。(2分)结合所学分析该行动造成的影响。(2分)

 
 

场口中学2010年5月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卷(答案)
1—5 CDABB     6—10 AAAAA      11—15 DABCC     16—20  ADDDB  
21—25 DCCBC    26—30  CBABC
33.(10分)
(1)国联对意大利的的经济制裁没有把石油列禁运,制裁有名无实;(2分) 表明国联制裁侵略是一句空话,实际上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1分)
    二战中,美英荷等国把石油列入经济制裁;(2分) 沉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日本挺而走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同时表明美英荷团结一致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决心。(1分)
(2)手段:禁运、国有化、提价、减产。 (2分)   影响:成为引发西方新的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显示了产油国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增加了西亚产油国的经济收入。(2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