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全部高中高二历史上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宋明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4课  宋明理学
【典型例题】
例1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社会条件有:①社会动荡②佛教的欺骗性③人民饱受战乱之苦④统治阶级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关键是对“社会条件”的理解,社会条件当然指客观条件,而不包括主观条件,更不是全部条件。其中,佛教的欺骗性也应是广泛传播的条件之一,但它不属于社会条件,所以不应选上。另外,佛教的传播在各朝各代都没停止,而南北朝时期最为广泛,其特殊的社会条件是不容忽视的,故此题选B项.
【答案】B

例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分析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阶级角度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朱熹是宋朝的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进一步发展阐述了儒家思想。据此,可判别正确答案应为C。朱熹的思想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涉及,故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答案】C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势力,其根源是
A 封建国家的分裂        B 统治者发展佛教用来麻醉人民
C 经济发展的需要        D 众生平等的主张便于人民接受B
2.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三教合一”这三教中不包含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景教D
3.隋唐时期知识分子对宗教的观点是
   A崇佛压儒和道教          B以儒为本,吸纳佛道思想
   C以佛为本,吸纳儒道思想  D崇儒压道和佛教B
4.“理学”思想确立于
   A隋        B唐       C宋        D明C
5.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C
6.有关新儒学——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展继承孔孟学说,有两个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D
二.问答题
7.什么是理学?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什么?
7.理学是在宋朝时,为了回应佛、道挑战,新兴儒学思潮建立的学说,它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2)隋唐时期的学者提出佛、儒、道三教合一的主张;(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在吸取佛、道哲学的某些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学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4)宋代“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5)“二程”和“朱熹”对儒学经典的多年钻研。


【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中的佛教主要是指佛教中的
   A天台宗          B华严宗        C禅宗    D净土宗
2.下列倡导三教合一文人包括①王维②王通③柳宗元④刘禹锡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A
3.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张载    B程颐    C程颢     D朱熹D
4.认为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这里的“格物”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普遍存在的原理
   C对各种知识的体会         D先天的“理”C
5.下列所列“四书五经”书名中的属于“四书”的是①《诗经》②《论语》③《春秋》④《孟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C

二.问答题
6.程朱理学和陆王新学有什么同异之处?对理学如何评价?
6.(1)同: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2)异:前者认为“理”是通过“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而后者认为“心即理”,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不用学习只要通过内心反省就可以体会“理”。(3)评价:局限性: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载地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