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全部高中高二历史上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忻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

忻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联考试题
高二历史(B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名称、姓名、班级、联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
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宗法分封制是维系政治等级和确保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的支柱,这一制度选拔官吏的基本原则是
A.推荐 B.血缘世袭 C.自荐 D.分科考试
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经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诗人这里强调的是
A.英国文化的本源
B.西方法律、文学、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
C.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D.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
3.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中,首相的职位十分突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国家元首却扮演仪式性角色
B.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C.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D.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4.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列强在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后,强加给中国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其中被称为19世纪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五四爱国运动历史博物馆
历史背景  运动历程  历史文献      
5.下图为“五四爱国运动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历史背景、运动历程、历史文献。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适合的是
A.巴黎和会          B.上海三罢斗争
C.五四精神           D.《每周评论》
6.“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把人类的解放事业寄托在了无产阶级身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主义同盟成立
C.马、恩在巴黎会晤      D.《共产党宣言》发表
7.孙中山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斗争中,最典型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三大政策           D.北上宣言
8.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9.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下列图片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是
 

A.骨耜                                    B.耧车

C.翻车                                 D.曲辕犁
10.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B.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11.下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的展品不可能出现的是   

A.水力纺纱机 B.蒸汽锤 C.铁路 D.飞机模型
12.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实行军事化措施    B.赢得了农民的拥护
C.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巩固了工农联盟
13.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的事件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凯恩斯主义        D.重商主义
14.就苏联改革,曾经有这样的说法:“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对这一观点理解明显错误的是
A.斯大林逝世后苏联进行了多次改革
B.改革步履艰难,急重难返,效果不大
C.社会主义改革艰巨、复杂而曲折
D.三次改革一无是处,原本没有必要
15.毛泽东在1958年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此,国家
A.进行了三大改造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16.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3年已经达到11.67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B.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C.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D.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989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19.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里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墨家尚贤、节俭的思想 B.法家变革、发展的思想
C.儒家民生、和谐的思想       D.道家无为、联系的思想
20.明清之际新经济因素的萌发,孕育了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潮,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呼唤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1.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文中所提物件,指中国古代的哪一科技发明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22.20世纪50年代,京剧《秋江》在欧洲演出,演到一半,后排的观众都站起来了,想看清舞台上是不是真的有水。当他们看到平平的舞台真没有水时,爆发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这一情形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
A.虚拟化 B.综合性 C.现实性 D.虚假性
23.《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是画中人物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幅画主要体现了
A.古典文化传统   B.人文主义思想   
C.宗教改革理念   D.主权在民原则 
24.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中,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的看法,颠覆了上帝造人说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5.他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引领了浪漫音乐的先河。他赢得了“乐圣”的称号,他是
A.贝多芬            B.海顿
C.莫扎特            D.德彪西
26.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名著《西游记》的销量一直不愠不火,但自从被搬上电视屏幕后,迅速成为各大书店热销书籍。我们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A.电影情节没有小说描述丰富真实
B.先看电影再读小说比较合理       
C.电影传媒有益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推广
D.小说的影响力最终还是超过了电影
27.19世纪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兼采中西文化,提出自强求富,力图变革救世。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李鸿章自称“一生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采用的材料分别是
A.封建王朝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资产阶级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封建王朝统治 西方先进制度
D.资产阶级统治 西方文明制度
28.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我们在习惯上简称“八荣八耻”。其中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运动的思想内涵与其一致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9.1945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产物   
B.完全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整合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基本原则是谦虚谨慎
30.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在国防、农业、信息、航天等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大发展,其中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B.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C.“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D.神州飞船的成功发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5分)阅读下面一组图片,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万能蒸汽机的诞生              图二 耐用电灯的诞生
(1)图一的机器是谁发明的?这项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2)图二的发明者是谁?这项发明有何意义?(3分)

(3)图二的发明能够运行是依靠什么动力?它能够取代图一的蒸汽动力的原因有哪些?(4分)

(4)上述两项发明分别出现在第几次工业革命中?由此你对科学技术有什么认识?(3分)

3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为此,他提出了什么学说?(3分)

(2)依据材料概括卢梭的主要思想。(5分)

33.(17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有道德的君子要学问渊博,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可能有反叛的事情发生了。

材料二  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他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简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命题。
————《中国全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主张是否被历代统治者采纳,并说明理由。(5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态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说:“后之为人君者则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材料四  顾炎武在《郡县论》中指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一日,……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焉得而不穷?国焉得而不弱?”。他在《日知录》中谈到:“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共同特点?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五  为了配合维新变法运动,这部书(《明夷待访录》)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梁启超说这部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且最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绪年间我们一班朋友曾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中国全史》

(4)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明梁启超积极印发《明夷待访录》的原因是什么?(2分)
 

忻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中联考
高二历史(B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B C D C C D B D C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B C C B  A B C A C A D C B
二.非选择题:(31题15分,32题8分,32题17分,共40分)
 33.(1)主张:用礼治国可以维持长治久安。(2分)
没有(2分)。
理由:许多皇帝重用繁刑,结果导致亡国。(1分)
(2)态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2分)
原因:《明夷待访录》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或明统治腐败导致灭亡);顾炎武个人认识的深化。(2分,2点满分)
(3)共同特点: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揭露封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则指出君主专制是民穷国弱的根源。②主张以天下为主、以民为主,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4分)
    影响: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发展起了一定影响。(2分)
(4)原因:①《明夷待访录》猛烈的批判君主专制,符合资产阶级立宪要求;②有利于动员人们支持、参与变法;③尽量减少变法的阻力(2分,够2点意思贴近即可给2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