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九年级 > 全部初中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南昌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2013年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它是赣江汇入鄱阳湖的口岸。在古代,它是江西四大镇之一,是水运的大码头,木材、大米的集散地,百货进出南昌的中转站。这里的“它”是指
A.吴城镇    B.李家渡    C.文港镇    D.武阳渡
2.某班要以“我爱南昌”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表是小兰同学为本期板报准备的材料,因为粗心,她对表中一位人物的介绍出现错误,请帮她把错误项找出来
 人 物 头 衔 主要事迹与成就
A 汪大渊 航海家、旅行家 出海远航,到达澳洲;著《岛夷志略》
B 胡先骕 植物学家 出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
C 梅汝璈 法学家 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著《东京审判》
D 黄秋园 画家 代表作有《风雨同舟图》;著《中国传统画技法》
3.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李军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A.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4.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5.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减机构  D.裁汰冗员
6.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7.火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不同时代的火花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痕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右图所示火花属于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遗存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8.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9.1973年,他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奖”。他是
A.邓小平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10.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11.如右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读、研究可以了解
A.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
B.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C.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
D.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
12.九(1)班同学在某次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
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战争被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
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世界市场形成    D.美国内战
13.“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这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
A.启蒙运动的意义      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A        B         C        D
15.“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B.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3分,第17题4分,第18题8分,共15分)
16.(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20年更达到年均124.6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1分)试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

17.(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分)
(2)结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简述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分)

1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约定的和平】
材料一 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1)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上搭建起来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1分)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1分)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1分)

【打出的和平】
材料三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所述“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1分)概述这场战争结束后的4、5年内,我国在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1分)

【持久的和平】
(4)“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C 3.A 4.A 5.B 6.C 7.D 8.C 9.D 10.B 11.A 12.B 13.C 14.A 15.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3分,第17题4分,第18题8分,共15分)
16.说明1913-1920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短暂的春天”。(1分)辛亥革命的鼓舞(答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或“民众与社会的支持”亦可);(1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掠夺。(1分)
17.(1)由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意思相近即可,2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每点1分,满分2分。)
(2)若结合材料二: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或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做了精神上的准备)。(1分)
若结合材料三: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做了思想舆论准备。(1分)
18. 
(1)巴黎和会。(1分)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掩藏着复杂的矛盾。(意思相近即可,1分)
(2)慕尼黑会议。(1分)“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实际上纵容了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分)
(3)抗美援朝战争。(1分)“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1分)
(4)所运用的历史知识或史实能说明论点,1分;理由充分,表述清晰,1分。
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强大了意味着爱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强大了。(1分)
又如: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构建世界长久和平;(1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下载地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