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九年级 > 全部初中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2011-201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调研试卷(有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大丰市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综合调研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液氮做致冷剂 C.氧气供给呼吸   D.铜线制电缆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少量液体  B.称取食盐     C.点燃酒精灯    D.存储氧气
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 水              B.氧化汞 汞+氧气
C.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D.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5.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6.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9.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气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曾取名“惰性气体”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0.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被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C.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保护气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12.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                   B                  C                    D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给液体加热
13.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14.下列物质:①液态氧 ②五氧化二磷③冰水混和物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氯化钾⑦水银⑧过氧化氢⑨糖水,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只有①⑦      B.②③④⑥⑧      C.只有⑤⑨         D.只有②③⑧
15.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KMnO4)和氯酸钾(KClO3,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
16. (8分)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用“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送入指定轨道,未来两年内我国还计划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空间对接,并计划将航天员送入“天宫一号”进行空间实验,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1)-(4)小题
(1)“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 火箭点火 B.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 隔热材料脱落 D. 整流罩脱落
(2)“神舟飞船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  ▲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D.小分子团水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4)科学家们研制了“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约占70%,氧气占20%以上,此外,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飞船能根据仪器实时监测各种气体含量,并自动调节各种气体成分,同时将有毒的气体过滤掉,始终保证飞船内的空气适合航天员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小,但是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B.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C.空气中的各成份的体积分数是不变的,不随地域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中可以没有这种气体
17.(1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如右图),请你帮助完成:先关闭活塞,再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然后     ▲     ,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2)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
 (3)小明同学准备加热由一种白色晶体和一种黑色粉末组成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则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    (填装置代号字母),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  口进入(填b或c)。
(4)若小明同学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用  ▲  装置,当观察到    ▲    现象时开始收集,当观察到  ▲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氧气集满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  ▲  ,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5)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   ▲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
②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   ▲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
(6)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18. (7分)(1)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 。
(2)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25 mL空气(如下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
 ②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③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填字母序号)
   a.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b.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c.加入红磷量太少;     d.加入红磷量太多
④如果让你选择哪种药品来做该实验时,你认为入选的药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19.(9分)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       
实验三          ▲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

九年级化学调研练习一参考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A D A D C B A D B D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
16.(1)A     (2)C      (3)D     (4)A
17.(1)锥形瓶     把锥形瓶浸在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住锥形瓶;或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集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松开热毛巾)
(2)防止固体药品加热时,水蒸发在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3)BC(或BD)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b
(4)C     当气泡往集气瓶口外冒      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5)①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  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或少量的玻璃棉)
   ②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集气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6)A     C(或E)
18.(1)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   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状固体)
(2) ①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②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③<   abc   ④既能除去氧气,又不与空气中的其物质发生反应,且生成物在常温下是固体。(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19.(9分)(1)
实验一   反应慢
过氧化氢→水+氧气
实验二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或对照等);
    (3)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或化学性质没变)(2分)
 

下载地址

阅读()